'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讀書 技術 設計 大學 心理學 軟件 餘小魚 2019-08-04
"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2 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不僅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如果是看一部虛構作品,我們可能要去思考,目前這個結局,作者是進行了何種邏輯上、感情上的推動,使其變成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如果是一篇議論文,我們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論據、通過了什麼樣的推理,才使其論點成立、能夠把人說服。

不僅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歸納雖是不可少的思維,但與此同時,也不能把細節和血肉完全丟掉,因為這些細節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鍊。特別是一本經典作品,往往書裡的每句話都有細細咀嚼的價值。

不僅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我們常常只關注不同材料之間相似的部分,因為相似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我們原有的認知無需更改和矯正,其壞處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性的擴展。所以我們更應關注不同,比如有人信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比如“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2 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不僅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如果是看一部虛構作品,我們可能要去思考,目前這個結局,作者是進行了何種邏輯上、感情上的推動,使其變成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如果是一篇議論文,我們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論據、通過了什麼樣的推理,才使其論點成立、能夠把人說服。

不僅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歸納雖是不可少的思維,但與此同時,也不能把細節和血肉完全丟掉,因為這些細節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鍊。特別是一本經典作品,往往書裡的每句話都有細細咀嚼的價值。

不僅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我們常常只關注不同材料之間相似的部分,因為相似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我們原有的認知無需更改和矯正,其壞處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性的擴展。所以我們更應關注不同,比如有人信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比如“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3 技能是學習的終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求知分為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為目標;高手磨練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信息、知識和技術本不衝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比如寫作是一種技能,玩牌是一種技能,炒股是一種技能,歌唱是一種技能,設計是一種技能,說服是一種技能,思考也是一種技能……這些技能都跟學習緊密相關,都離不開信息和知識,但又遠遠不止於此。獲得技能也就意味著你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哪怕一開始這種能力非常弱小。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2 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不僅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如果是看一部虛構作品,我們可能要去思考,目前這個結局,作者是進行了何種邏輯上、感情上的推動,使其變成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如果是一篇議論文,我們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論據、通過了什麼樣的推理,才使其論點成立、能夠把人說服。

不僅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歸納雖是不可少的思維,但與此同時,也不能把細節和血肉完全丟掉,因為這些細節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鍊。特別是一本經典作品,往往書裡的每句話都有細細咀嚼的價值。

不僅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我們常常只關注不同材料之間相似的部分,因為相似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我們原有的認知無需更改和矯正,其壞處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性的擴展。所以我們更應關注不同,比如有人信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比如“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3 技能是學習的終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求知分為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為目標;高手磨練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信息、知識和技術本不衝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比如寫作是一種技能,玩牌是一種技能,炒股是一種技能,歌唱是一種技能,設計是一種技能,說服是一種技能,思考也是一種技能……這些技能都跟學習緊密相關,都離不開信息和知識,但又遠遠不止於此。獲得技能也就意味著你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哪怕一開始這種能力非常弱小。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不管我們想學或者正在學的是哪一個領域的知識,我們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當成是一種靜態的、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本里的東西,而是把它當成一種動態的、可運用的、可以用來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拿學習心理學為例,心理學課本里有很多理論,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理解和背誦,那它們只是靜態的知識。如果我們想到怎麼把它們用起來,他們就可能變成一種技能,比如心理學的知識其實可以變成一種思考框架,成為觀察事物的一種特殊視角。

這樣一來,心理學就成為了一種技能。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2 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不僅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如果是看一部虛構作品,我們可能要去思考,目前這個結局,作者是進行了何種邏輯上、感情上的推動,使其變成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如果是一篇議論文,我們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論據、通過了什麼樣的推理,才使其論點成立、能夠把人說服。

不僅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歸納雖是不可少的思維,但與此同時,也不能把細節和血肉完全丟掉,因為這些細節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鍊。特別是一本經典作品,往往書裡的每句話都有細細咀嚼的價值。

不僅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我們常常只關注不同材料之間相似的部分,因為相似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我們原有的認知無需更改和矯正,其壞處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性的擴展。所以我們更應關注不同,比如有人信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比如“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3 技能是學習的終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求知分為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為目標;高手磨練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信息、知識和技術本不衝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比如寫作是一種技能,玩牌是一種技能,炒股是一種技能,歌唱是一種技能,設計是一種技能,說服是一種技能,思考也是一種技能……這些技能都跟學習緊密相關,都離不開信息和知識,但又遠遠不止於此。獲得技能也就意味著你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哪怕一開始這種能力非常弱小。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不管我們想學或者正在學的是哪一個領域的知識,我們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當成是一種靜態的、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本里的東西,而是把它當成一種動態的、可運用的、可以用來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拿學習心理學為例,心理學課本里有很多理論,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理解和背誦,那它們只是靜態的知識。如果我們想到怎麼把它們用起來,他們就可能變成一種技能,比如心理學的知識其實可以變成一種思考框架,成為觀察事物的一種特殊視角。

這樣一來,心理學就成為了一種技能。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4 有意識地去分析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的潛在關聯。

遷移。生物化學家伯納德·布羅迪博士被譽為藥物代謝之父,他的一項突出貢獻是發明了可以判斷血液中藥物濃度的甲基橙測定技術。事情發生在二戰時期,當時布羅迪來到了曼哈頓的中央圖書變,遍查文獻,連查了三四天一無所獲。之後讀到了德國紡織業的染料文獻才恍然大悟,通過染料知識向藥理學領域的遷移,發明了這項測定技術。

印證。如果說遷移式融合起到了啟迪思維的作用,那麼印證式遷移則可以幫助人探索規律。比如彭加勒曾對如何證明福克斯函數不存在而苦思冥想,後來在一次考察旅行中,突然想到把福克斯函數的變換等價於非歐幾何的變換,後來又想到可以把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術變換等價於非歐集合的變換,由此完成了最終的證明。

互補。互補式的知識融合,是指我們可以對同一個議題,找到完全不同的視角下的論述,把它們綜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這一議題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例如,對於“為什麼創業可以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一話題,我們可以綜合科技產品創業和藝術品創業兩個不同領域的觀點。

"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信奉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大學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卻過成了這句歌詞——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結果就是,以前應該泡在圖書館讀完的書,如今都要點燈熬油擠時間去讀。

粗略算了一下,近兩年我讀的書,比整個大學時期讀的書都多。這絕不是炫耀,而是對曾經虛度光陰的悔恨。

為了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我會對每月每週想要讀的書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第一步,我會計劃好接下來要讀的書單,把書名寫在計劃清單上。比如本週我給自己安排的書是《可愛的詛咒》和《小狗錢錢》。

第二步,實施學習。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把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點摘取出來,並且記成筆記,放在筆記軟件裡。

第三步,對筆記進行整理,或者畫出一張思維導圖,把書中的知識要點以整體的形式再現出來。

每讀一本書,按照這三步走完,我才感覺自己是真的讀完了,當時大腦裡也乾貨滿滿。

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真的想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感覺以前看過的書似乎什麼用都沒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真的是讀書無用嗎?採銅表示,以既成知識為核心的學習,學習者扮演的只是一個吸納者或者搬運者的角色。而學習者自身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識體系、方法、觀念乃至困惑,卻被擱置起來,不聞不問

那麼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採銅在《精進》這本書中提出了4點建議。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1 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收”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然而,教育心理學家則認為更合理的模式應該是“建構式”的,即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而來。

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課程或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程或讀這本書?是因為他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推薦,還是根本沒考慮過為什麼,只是隱約覺得對自己有用?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我在標註重點以及記筆記的時候,是依憑什麼來判斷哪些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的?有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還是隻是憑感覺?

我在學完之後積累下來的很多知識,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而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當我們在頭腦裡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逐漸把這種直接傳遞模式的學習轉變為建構式的學習。

要想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和反思更加系統規範,採銅建議可以思考以下4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瞭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2 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不僅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如果是看一部虛構作品,我們可能要去思考,目前這個結局,作者是進行了何種邏輯上、感情上的推動,使其變成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如果是一篇議論文,我們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論據、通過了什麼樣的推理,才使其論點成立、能夠把人說服。

不僅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歸納雖是不可少的思維,但與此同時,也不能把細節和血肉完全丟掉,因為這些細節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鍊。特別是一本經典作品,往往書裡的每句話都有細細咀嚼的價值。

不僅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我們常常只關注不同材料之間相似的部分,因為相似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我們原有的認知無需更改和矯正,其壞處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性的擴展。所以我們更應關注不同,比如有人信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比如“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3 技能是學習的終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求知分為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為目標;高手磨練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信息、知識和技術本不衝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比如寫作是一種技能,玩牌是一種技能,炒股是一種技能,歌唱是一種技能,設計是一種技能,說服是一種技能,思考也是一種技能……這些技能都跟學習緊密相關,都離不開信息和知識,但又遠遠不止於此。獲得技能也就意味著你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哪怕一開始這種能力非常弱小。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不管我們想學或者正在學的是哪一個領域的知識,我們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當成是一種靜態的、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本里的東西,而是把它當成一種動態的、可運用的、可以用來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拿學習心理學為例,心理學課本里有很多理論,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理解和背誦,那它們只是靜態的知識。如果我們想到怎麼把它們用起來,他們就可能變成一種技能,比如心理學的知識其實可以變成一種思考框架,成為觀察事物的一種特殊視角。

這樣一來,心理學就成為了一種技能。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04 有意識地去分析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的潛在關聯。

遷移。生物化學家伯納德·布羅迪博士被譽為藥物代謝之父,他的一項突出貢獻是發明了可以判斷血液中藥物濃度的甲基橙測定技術。事情發生在二戰時期,當時布羅迪來到了曼哈頓的中央圖書變,遍查文獻,連查了三四天一無所獲。之後讀到了德國紡織業的染料文獻才恍然大悟,通過染料知識向藥理學領域的遷移,發明了這項測定技術。

印證。如果說遷移式融合起到了啟迪思維的作用,那麼印證式遷移則可以幫助人探索規律。比如彭加勒曾對如何證明福克斯函數不存在而苦思冥想,後來在一次考察旅行中,突然想到把福克斯函數的變換等價於非歐幾何的變換,後來又想到可以把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術變換等價於非歐集合的變換,由此完成了最終的證明。

互補。互補式的知識融合,是指我們可以對同一個議題,找到完全不同的視角下的論述,把它們綜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這一議題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例如,對於“為什麼創業可以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一話題,我們可以綜合科技產品創業和藝術品創業兩個不同領域的觀點。

讀了100本書,依然感覺知識貧乏?多是因為沒做到這4點

總結一下有效學習的4種方式,第一是多向自己提問,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第二是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不僅要知道結果、學會歸納和比較相似,還要知道過程、學會延展和比較不同;第三是把知識變成一種技能,學會在“做中學”;第四是有意識地去分析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的潛在關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