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培養閱讀習慣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

""溫儒敏:培養閱讀習慣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

讓學生多讀“閒書”

文 | 溫儒敏

本文為溫儒敏向商務印書館2014年主辦的閱讀論壇提交的論文,收入《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版。

圖片來源:溫儒敏在2019年8月17日“北大閱讀課”教師培訓上的做講座

讓學生讀“閒書”,以此促進閱讀興趣,形成讀書習慣,將大為獲益。

“閒書”就是課外書,是學生按照興趣選擇的書,既包括名著經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讀物,範圍是很廣的。為什麼要特別提出讓學生讀“閒書”?因為很多老師、家長認為課外讀物太濫、太雜,怕學生接觸耽誤了學習,因此,他們不贊成學生自己選擇讀物、也不主張學生讀“閒書”。很多老師、家長畫地為牢,只容許學生讀他們指定的書,甚至只讀與考試有關的書。

這些老師、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對。

不讓讀“閒書”,讀書成了非常功利的行為,老是圍繞考試需要讀那點課文,頂多還有一些教輔,限制那麼死,怎麼可能有閱讀興趣,怎麼可能拓展閱讀面,又怎麼可能提高語文素養?即使對考試而言,這也是下策。所以,我雖然未能參加這次“閱讀論壇”,也還是專門寫這篇短文,說說讀“閒書”的問題。

其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明確要求,就是讓學生讀書有選擇,有自由度,擴大閱讀空間。

對於語文教學來說,閱讀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閱讀量,才有語感,閱讀能力、語文素養也才能得以提高。光靠做題時不行的,“題海戰術”只會敗壞學生學習的胃口,讓他們失去對語文的興趣。光是讓學生在指定範圍內閱讀,也是不好的,那會限制學生的自主性,也會挫傷讀書的興味。

其實,讀“閒書”是自主選擇的閱讀,是目的性不那麼強的閱讀,甚至是漫不經心的、帶有娛樂性質的閱讀。放手讓學生讀“閒書”,就等於把他們送到浩瀚的書海之中,讓他們自由穿梭“歷險”,這是引發閱讀興趣的最好辦法。

書海中當然五光十色,甚至泥沙俱下,孩子們剛進入,適當給以一些指引是必要的,這指引主要是導向閱讀名著和經典,導向那些健康的、有文化意義的書,導向適合孩子們不同年齡段讀的書。

但“導向”不是死板限定,更不是強行禁止接觸某些“壞書”。堵塞不如疏導,你越是禁止,越可能引起好奇心,他們反而可能偷偷找來讀。引導他們讀健康的、有內涵的書,他們的閱讀口味和分析能力慢慢提升了,也就逐漸學會遠離那些低劣的書了。

所以,讓孩子們讀“閒書”,完全可以放手,加上適當的指導。

讀“閒書”是一種普遍現象,其實很多學生早就在讀,什麼《哈利波特》《盜墓筆記》,甚至是鬼怪、驚悚小說,都可能早就在津津有味地讀。只要不是“偏食”,讀一讀也不要大驚小怪,也可以引發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與其禁止閱讀,還不如讓孩子們讀,然後加以引導。

這就有一個要求,老師和家長也要適當關注這些“閒書”,多少也要讀一點,你才能就這些“閒書”和孩子們對話,也才談得上引導。

老師和家長應當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來看問題,看到學生有課外閱讀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為考試而扼殺這種興趣。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應當有所關心和給予一點的指導,但沒有必要過多幹涉。學生有他們的“語文生活”,有他們的語文“圈子”與表達形式,包括他們的課外“閒書”的閱讀交流、上網寫博客、QQ聊天,等等,其實這些都是他們語文能力成長的重要方面,又關係到語文興趣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形成。我們也許不能完全進入學生的“語文生活”,但應當給予尊重和必要的關照,儘可能在語文課和學生的“語文生活”之間疏通一條通道,那肯定會加倍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起讀書的習慣。

讓學生讀“閒書”,以此促進閱讀興趣,形成讀書習慣,將是大為獲益的。我曾經在北大本科一年級新生中做過一次調查,發現兩點:

一、凡是喜歡語文,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學生,都是課外閱讀量大、知識面廣、讀過很多“閒書”的,這部分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整體素質也高;

二、只熟習教材和教輔,課外閱讀“閒書”少,沒有閱讀習慣,即使考試成績不錯,進入大學後,往往會感到學習困難,視野窄,思路不夠開展。

在應試教育還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況下,我認為,除了“為高考而讀書”,應適當保留一點自由閱讀的空間,讓學生的愛好與潛力在相對寬鬆的個性化閱讀中發展。人文素質高了,其實也是有利於考試取得好成績的。

現在的語文課不太受學生歡迎,究其原因,是混淆了精讀課與略讀課的功能。本來,精讀和略讀是兩類功能不同的課型,精讀就是教讀,是示例閱讀方法;略讀是自讀,老師指點一二即可,讓學生自己讀,用精讀所學的方法去實踐,舉一反三。如今,多數語文教師把語文課全都講成精讀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空間被壓縮,又不讓讀“閒書”,這樣的語文課學生怎麼會喜歡?

語文教學應當研究如何溝通課內課外的閱讀。區分精讀和略讀,再往課外閱讀延伸,我看是個好辦法。現在有些語文教材設計了閱讀“鏈接”,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書目,可是很多老師不重視,這有點可惜。應當好好利用這種“鏈接”資源,鼓勵學生讀“閒書”。

應建立這樣一種觀念:語文教學的效果好不好,不止看課內或考試,很大程度上要看課外,看是否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這次課標修訂也強化了對於課外閱讀的指導,強調在閱讀上“尊重天性,培養興趣,提高能力”。這三句話很值得琢磨。在課內要注意引起閱讀的興味,學生課外就會主動找書來讀,慢慢形成習慣。

現在語文教學幾乎完全指向高考,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學生中學畢業了,卻沒有形成閱讀的愛好與習慣,除了課本與教輔,沒有讀過幾本書,閱讀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優雅有趣的事情。這樣的語文課是失敗的。

語文教學除了學習知識、提高能力,還應該把閱讀習慣作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來培育。一個人成年後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無論貧窮富貴,如果沒有讀書的習慣,就很難實現終身教育,也很難提升素養。

培養閱讀習慣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讓孩子們讀“閒書”,也應提到培養良性生活方式的層次來看。

- End -

公號責編:小悅君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026-026-4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