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與東亞其他地區的端午節節慶同樣源於中國古代的端午節傳統。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

端午節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閩南語地區使用)、“粽子節”等。此外,由於歷史上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內容,華人的端午節文化和東亞其他地區的節慶文化出現區別,因此到了現代,為了區分其他地區的端午節,華人的端午節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稱“中國端午節”。

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端午節在中國由來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時代。關於華人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

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是始於對“惡日”的禁忌。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五月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最遲於春秋時代成書的《夏小正》記載,上古之時人們於五月已有儲存蘭草作沐浴之用以及採穀物煮豆湯消暑的習俗。而這期間的活動也以安息靜養為主,《禮記·月令》就記載當時提倡在五月齋戒節慾。而“惡月”禁忌也特別多,如漢代應劭所著的《風俗通》就記載當時一些俗諺如“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而據南朝蕭樑時期宗懍所著、介紹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文集《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在當時俗稱“惡日”,禁忌繁多,忌晒晾床、草蓆等用品和忌蓋屋。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最,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避邪。

除了驅瘟去疫之外,端午節不少習俗都與龍有關,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指出這些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並認為端午節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人的節日。隋代杜臺卿《玉燭寶典》中提到端午習俗,就指出競渡源自南方,又引吳地樂府詩《五月歌》描述五月吃粽子是吳地習俗,認為端午源於南方,後來才流傳至其他地區。而一些主要習俗如划龍舟和吃粽子也與龍圖騰信仰有關。相傳古代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投到江裡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而傳統上五方都有各自代表的龍,也對應五行,所以“五”這個數字也是代表龍,端午常見的五色絲也是代表五方的龍。

至於華人於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書中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唐代的《襄陽風俗記》也指以竹和五色絲包粽子是為了避免祭屈原的食物被龍吃掉。但《史記》中並沒有記載屈原的忌日,而與吳均同時的宗懍所著之《荊楚歲時記》第卅節卻記載東吳地區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而《蘇州府志》也指端午的粽子是為了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除紀念屈原及伍子胥外,也有說法指端午節與其他歷史人物如越王勾踐、介子推等相關,當中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是南方人,聞一多以此推斷端午節俗源於南方。

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至於“端午”一名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漢代端午節依然以保健、避疫為主,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記載當時五月,人們會製作黃連丸、霍亂丸等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藥物。除製作治病丸藥外,還會纏別稱為長命縷、續命縷等的五彩絲線作為心理防衛。而五代人馬縞的《中華古今注》則提到漢代宮中又有賜官員腰帶的習慣。

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至晉代時,除了沿襲過去的避疫禳毒習俗去採艾草懸掛門上之外,一些積極祈禳的習俗如踏百草、鬥百草等也很常見,而端午節划龍舟競渡習俗的最早記載也是當時出現。後世的端午競渡雖然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基本精神仍不脫惡日驅邪崇的本意。南北朝時採艾的習俗有所發展,荊楚一帶採艾要在天亮雞鳴之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用作艾灸,人們相信這種艾草別具療效。其他地區又有將艾草扎或剪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並有也採菖蒲來泡酒的習俗。宮中則承漢制,有賜衣物或扇子之習,《宋書》就記載劉宋時宋後廢帝劉昱於元徽五年端午節因為嫌棄太后王貞風所賜之扇不夠華麗而起毒殺之心。

隋唐時端午節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互相贈送日常衣飾用品已成為習俗,宮中也沿襲漢代制度,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隋朝時,隋煬帝在端午節賜百官玳瑁釵冠,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也賜文武官員腰帶。王溥的《唐會要》則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唐代端午節時各文武官員也常有賞賜,如《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期一個端午節,唐太宗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贈送物品也不限於上級對下級的賞賜,《新唐書·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唐玄宗常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所贈之物尤以扇子為代表,由於皇帝提倡,端午贈扇之風大盛,民間在端午前後有熱鬧的“扇市”專門售賣扇子,這些扇子又稱避瘟扇。此外,唐玄宗時宮中和長安城內還流行射粉團之戲,是把粉團放在金盤中,以小角為弓,架箭射盤中粉團,射中就拿來吃。民間又流行掛五時圖,又稱五毒符,是繪上蛇、蠍、蟾蜍、蜥蜴、蜈蚣圖案的紙,用以防止毒蟲作怪。

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宋朝時宮中繼承舊制賜物,且發展成按官階品秩賞賜節禮,后妃、近侍、大臣等皆獲賜不同的服玩。而民間出現比前代更精緻的端午節物,如賣桃、柳、百索、艾花等,食品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團。又有以紫蘇、菖蒲、木瓜切成茸再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而成的香囊。市面由五月初一起就有售賣桃、柳、葵花、蒲葉、艾草等植物及包括鍾馗在內的各種神佛像,人們買回家第二天就於門前以五色水團、茶酒供奉神佛,又釘艾人、製作精美的粽子、五色紙錢、青羅制的白舌帖子等在門板或門楣。此外也有不少人乘畫舫遊湖消暑。而這天也被視為馬的本命日,馬廄會以五彩為馬裝飾鬃尾和馬具。除香囊外,人們佩戴的還有驅邪的搐錢和吸汗的蚌粉鈴。而有些人又會把菖蒲、艾草、蒜等禳毒植物製成不同形狀,如天師狀、虎形等威猛外形來鎮懾邪魔外道。

明朝時端午划龍舟的習俗已在各地盛行,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的龍舟形制以及划龍舟的方式。有些是以龍舟來競渡,如張岱的《陶庵夢憶》記載明代瓜州的龍舟競渡情況,自五月初一開始,至十五結束,歷時整整半個月。而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為禳災而設的競渡習俗,競渡前除祭祀外,還要由巫師作法來祈求勝利。划龍舟後,人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以辟惡。杭州西湖的划龍舟是競賽龍舟圍著表演的大龍舟打轉,大龍舟上層有小孩扮演古人、神仙,下層敲鑼打鼓,之後大龍舟會拋下錢、鴨等物,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此外,明朝時的太醫還把端午取蟾酥的民間偏方帶進宮廷。

曾經的端午習俗:從惡日禁忌到扇子的風靡,再到馬的本命日

直至清朝,端午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至清朝滅亡,端午節依然受到重視,而紀念屈原已成為比原來的驅瘟避疫更重要的主題。1940年,郭沫若、老舍等人提出以端午節作為“詩人節”,紀念屈原和提倡其愛國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端午節也是重要的節日,但較前代更強調屈原的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文革時端午節雖然如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被視為“四舊”受到打壓,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仍然保留。大陸於2007年將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華人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保留更多端午節習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