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小滿剛過,中華大地已經漸漸地從無邊春色中進入生命力更加旺盛的夏天。南國的木棉石榴,北方的紅杏海棠,都已綻放,用一片爛漫演繹出一部屬於華夏民族的錦繡華章。端午節,就在這繁花璀璨中悄然而至。

端午的由來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從現有資料來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裡最早出現了“端午”這一說法:“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當然,也有另一種理解: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端午”成為節日,其原因就不在於其字面意義了。其實,對端午節的起源研究甚多,而且長期以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從目前的歷史研究和考古發現來看,聞一多先生提出的“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這一觀點似乎最為科學,這一觀點甚至可以從屈原那裡得到印證,屈原所作的《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這分明就是龍舟競渡的景象。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不過,古往今來的人們似乎更願意有些牽強附會地將“端午節”作為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等。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便是紀念屈原了。

現有資料顯示,早在南朝時期,樑朝的吳均就在自己所著的《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這一說法雖然不符合歷史事實,但流傳至今,廣為人們接受。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公元前278),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同時,屈原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可以說,屈原的愛國美德與文學才華受到了後世的無限景仰,而他的悲劇式命運更引發了世人的深深感慨,這是“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這一說法被人們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歷代慧心繡口的詩人們,更是為之寫下了很多華彩詩篇。

端午節的習俗

1

品 新 粽

粽子是一種以粽葉包裹糯米等蒸煮而成的食品,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 米一行, 粟一行, 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 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明朝的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每逢端午,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的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吃粽子作為重要的端午習俗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2

賽 龍 舟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龍舟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龍舟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划著刻成龍形的獨木舟, 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在發展演變中又被各地人們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意蘊。現在,龍舟競賽已經成為競技型的現代體育項目,其熱潮席捲全球30多個國家。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3

配香囊、懸艾草、纏絲符、飲雄黃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節日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 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一件重要物品。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祈求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一文讀懂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人們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就叫作雄黃酒,是端午節的飲品。看過“白娘子”這個神話傳說的人,一定都還記得雄黃酒讓白娘子變身的橋段。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雄黃酒有驅妖避邪、殺蟲解毒的功效。雄黃酒不僅可以飲用,在端午節人們還往往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