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大事記


1935年8月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在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的率領下,由天水經中樑翻越鳳凰山進入新陽境內。在天主教堂(現為溫家集村溫義寶、溫玉傑家)和溫尚智家短暫休息後,渡過渭河,在王家莊宿營,次日經五龍鄉去秦安縣。

1942年(民國31年)由鄉賢胡汝翼,新陽商會秦州蒲善人,名醫任耀宗和地方人士損資,重建東嶽廟。

1945年(民國34年)歷經三年,在鳳凰山建成東嶽大殿及抱廈,東西配殿、戲樓、山門、僧房院等建築,於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舉辦廟會,唱大戲慶賀工程竣工,並由胡汝翼撰文《重修東嶽廟序》。

1951年,新中國成立後,提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為此,鳳凰山東嶽廟神像被毀壞,禁辦廟會。

1957年,鳳凰山園藝場成立,東嶽廟為園藝場庫房,並在鳳凰山發動群眾義務造林。

1960年,政策寬鬆。鄉人周未生在東嶽廟彩畫東嶽大帝神像,鄉人敬奉。後由周未生、胡進才、王長元、趙蒼海、溫作新、溫中元、王鳳生、楊映成、張發元、廖天元等發起,維修東嶽廟,鄉民舉後又由任巴平、任升堂、王根來、老王師、周未生、胡滿倉等組建廟會,並重塑東嶽大帝神像。

1963年,新陽境內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鳳凰山東嶽廟神像遭毀壞,同年鳳凰山造林站成立,站址在東嶽廟。

1978年,改革開放,百廢俱興,鳳凰山文物被明文保護,先後由周未生、任長海、毛福昌、胡守長、溫徳存、王根來、任巴平、任升堂、胡滿倉等發起,組建鳳凰山東嶽廟會。維修、擴建東嶽廟,並重塑東嶽大帝、三霄聖母神像。

1982年,原天水縣人民政府公佈鳳凰山東嶽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農曆三月鳳凰山恢復廟會活動,鳳凰山造林站遷至席西村。

1984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東嶽大帝聖誕之日六鄉民眾推選溫茂平、石七九、胡忠民為鳳凰山第一屆東嶽廟會會首。

1989年,鳳凰山擴修舞臺啟動,廟會期間由天水市電視臺錄製《金鳳展翅》專題報道,先後在天水電視臺、甘肅電視臺、中央二臺播放,影響深遠。並有溫子安先生為鳳凰山題寫為"眾望同嗣"匾額一面。


鳳凰山大事記


1990年,鳳凰山舞臺竣工。

1991年,由陝師大教授霍松林先生撰寫《鳳凰山名勝碑記》,廟會同年重修僧房院。《甘肅日報》報道鳳凰山東嶽廟會活動,溫子安為鳳凰山題寫匾額"鍾靈毓秀"。

1992年,修建鳳凰山舞臺前看臺,溫子安題寫"雲霞掩映"匾額。同年在鳳凰山東嶽廟東殿彩塑十殿閻羅神像。

1993年,由各界人士捐資建成東嶽廟山門,由霍松林為鳳凰山題寫匾額"目極秦隴"。

1994年,由甘肅省副省長穆永吉為鳳凰山題寫匾額"鍾靈泰岱",著名書畫家郭克為大殿題寫楹聯。

1995年,原甘肅省省委書記李子奇為鳳凰山題寫匾額"隴右名山",天水市政協副主席趙文華題寫匾額"天水鎮山"。

1996年,鳳凰山山門前看臺工程啟動。

1997年,山門前看臺竣工,經北道區區政府批准鳳凰山道教活動場所,由任法融為鳳凰山題寫匾額"秦州奇秀"

1999年,胡愛祖為鳳凰山題寫匾額"雄風貫世"


鳳凰山大事記


鳳凰山大事記


2000年,張篤傑為鳳凰山題寫匾額"永護雄山"。

2002年,黃羅斌為鳳凰山題寫"鳳凰山"匾額。

2003年賀敬之為鳳凰山題寫匾額"鳳凰山",由溫寶麟與溫子安撰序,刻石立碑於鳳凰山,並由溫寶麟為鳳凰山題寫匾額"壑吟九韶",溫子安書寫。

2004年,由胡錄林為鳳凰山題寫匾額"守清養道"。

2005年,雷達題詞"故鄉山川永在遊子心中",由毛曉春籌劃,溫子安書寫,刻石立碑於鳳凰山。

2006年,維修上山公路,修建停車場竣工,霍小平為鳳凰山撰文《鳳凰山泊場志》,刻石碑於鳳凰山。

2007年,由任法融出資修鐘樓、鼓樓,農曆三月二十八廟會日,霍松林來鳳凰山,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2008年,重塑東嶽大帝神像,立功德碑。同年5.12大地震東嶽廟諸殿受損,強裂基陷。

2009年6任法融出資倡導災後重建,2010年竣工。

2012年,由溫毓峰撰文,丁長勝等恭立《鳳凰山頌》石碑,同年經市、區評選,鳳凰山為2A級風景區。6月16日,由天水市麥積區文化局在鳳凰山舉行《唱響鳳凰》大型文藝演出。同年由任法融撰文的《重修鳳凰山廟宇記

》刻石立碑。

2013年,石雕鳳凰工程啟動,重立霍松林《鳳凰山名勝》碑石,鳳凰山廟會及文物簡史在《天水在線》上展示。

2014年,任法融出資維修鳳凰山原戲樓竣工,石雕鳳凰落成。

2015年任法融出資修成上山臺階,由王俊恆繪畫鳳凰山戲樓,戲樓掛曆屆匾額。

2016年由鳳凰山第三十二屆廟會編寫《鳳凰山志》,土地廟落成。

----內容源自《鳳凰山志》有刪減

來源;天水鳳凰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