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之戰殲滅日軍250餘人,敵飛機支援亦徒勞

文章摘自:解放軍報,作者:李亮亭 嚴興剛。

1940年2月24日(農曆正月十七),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裡,駐紮在山東臨沂城的日軍小池(大佐)大隊3箇中隊450餘日偽軍,同駐紮在江蘇省贛榆縣城的龜田中隊150餘日偽軍傾巢出動,採取分進合擊的偷襲戰術,企圖一舉消滅駐紮在莒南縣坊前區朱家窪子村的贛榆縣大隊。

鳳凰山之戰殲滅日軍250餘人,敵飛機支援亦徒勞

敵後抗日遊擊戰爭

贛榆縣大隊共300餘人,自1938年贛榆縣城淪陷後,國民黨愛國縣長朱艾周便帶領縣大隊駐紮在與之接壤的莒南縣坊前區,時常襲擾日軍,引起日軍的記恨。

23日下午,小池大佐接到贛榆縣龜田隊長的密電:朱艾周縣大隊駐紮在朱家窪子村,望協同出擊,予以消滅……

得到密報,小池大佐以為立功的時候到了,一番密謀後,便帶著3個裝備精良的中隊,向東直奔莒南方向。傍晚時分,在莒南的洙邊村安營紮寨。半夜過後,繼續向坊前區推進。

天近拂曉,小池大佐帶領日偽軍祕密接近了朱艾周的駐區一帶。狡猾的小池先派出一個漢奸隊摸到了與坊前區緊鄰的壯崗區西坡村,被哨兵發現。哨兵鳴槍報警,高喊:“敵人偷營了!敵人偷營了……”喊叫聲驚醒了熟睡的人們。營房裡頓時炸了鍋,附近的老百姓也紛紛探頭張望、出逃。

原來,這裡駐紮的是國民黨第57軍111師的軍官訓練隊。訓練隊張玉成隊長還算清醒,他一把拿起電話:“報告常師長,日軍偷襲來了……”日軍偷襲的情況迅速傳到了駐紮在坊前區朱梅村的111師師長常恩多。

111師原是張學良的東北軍。師長常恩多是抗日名將,參加過著名的臺兒莊會戰等。西安事變前,他曾同紅軍將領徐海東有過接觸,逐漸明白了革命的道理。

西安事變時,是祕密向張學良將軍提議兵諫蔣介石的將領之一。西安事變後,身為中將師長的常恩多親自聆聽過周恩來等中共領導同志的教誨。1939年初,他率部開赴山東,並祕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便率部駐紮在坊前區,並將師指揮部設在朱梅村。他從嚴治軍,愛護百姓,團結友軍,受到百姓愛戴。

得到日軍偷襲的消息,常師長不顧患病的身體,一把抓起電話機:“333旅,是萬毅旅長嗎?壯崗區的西坡村軍官訓練隊遭日軍偷襲,命令你部661、662團迅速出擊……”

天已大亮。本欲偷襲贛榆縣大隊的小池大佐做夢也沒想到會摸到111師的大營。他想:日軍無論在臺兒莊,還是在莒南的十字路區的王家莊子村都吃過常恩多的苦頭。想到這裡,他懊喪不已,氣憤地責備龜田提供的消息不準。看著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中國軍隊,聽著一聲聲子彈的吼鳴,撤已經來不及了。他四處張望,見距離自己不足5公里的西南方向有一山峰高高聳立,周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松林密佈。這便是鳳凰山。它位於贛榆縣與莒南縣交界處,因形狀酷似鳳凰而得名,海拔400餘米,是魯東南險峻高峰之一,易守難攻。於是,他把東洋刀向西南一指,日軍便嚎叫著向西南方向突圍,意欲搶佔制高點……

從贛榆縣偷襲而來的龜田中隊,天剛拂曉便準時摸到了坊前區的朱家窪子村一帶,被哨兵發現,便同贛榆縣大隊接上了火。在村南嶺上,縣大隊在朱艾周縣長的指揮下,憑藉熟悉的地形,把日軍壓在嶺坡下。戰鬥呈膠著狀態,持續了近3個小時。龜田隊長見小池大佐遲遲不來接應,知道情況不妙,便拼命搶奪制高點。裝備低劣的縣大隊邊打邊退,最後在鳳凰山下的金牛垛嶺同333旅會合。

金牛垛嶺,海拔250多米,是除鳳凰山外的第二制高點。龜田隊長帶著剩下的不足100人的日軍同小池大隊也在金牛垛會合。力量大增的日軍合力攻取金牛垛,萬毅(中共特別黨員)旅長命令全旅拼死抵抗。

戰鬥持續近2個小時。見久攻不下,日軍改變意圖,繞過金牛垛嶺,合力向鳳凰山方向突圍,並搶佔了鳳凰山。

日軍奪取了鳳凰山,這對111師司令部駐地構成嚴重威脅。接到日軍佔領鳳凰山的報告後,常師長深知此山的重要,急忙命令第二梯隊的唐旅長帶領331旅投入戰鬥。唐旅長採取迂迴包剿的戰術,漸漸向鳳凰山逼近,並命令全旅發起衝鋒。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時殺聲震天,但日軍憑藉漫山林立的巨石和險要的有利地形,把一次次衝鋒的111師打退。

常師長急令師部直屬的山炮營前來支援,並命令333旅661團王文清營長組成敢死隊。在炮火的掩護下,王營長帶領30多人組成的敢死隊奮力向山頂攻去。眼看就要攻上山頂,一顆子彈飛來,王營長應聲倒地。見營長犧牲,大家高呼“為營長報仇”的口號向山頂衝去。後續部隊奮力跟進。一發發炮彈炸得鬼子鬼哭狼嚎。在強大炮火的轟擊和優勢兵力的進逼下,日軍被迫撤到鳳凰山西邊的山溝裡。

天色漸漸暗了下去,槍炮聲也漸漸弱下去了。大勢已去的日軍藉著夜色狼狽逃竄到西演馬村。111師和縣大隊乘勝追擊,包圍了西演馬村。

西演馬村有近400口人,聽到槍炮聲青壯年都躲到山裡去了,只剩下了100多名老弱病殘。常師長為保護群眾生命,加上當時彈藥不足等原因,便命令圍追的大部分部隊撤出戰鬥,只留下兩個連在此看守。

第二天早晨8點左右,空中傳來飛機的引擎聲。聞訊而來的兩架日機向西演馬村空投食品、彈藥和其它物資,對殘敵實施救援。

第三天中午,日軍三架飛機飛臨西演馬村上空,另有150餘名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前來接應不足70人的殘敵。111師留守部隊不便久戰,只好撤出戰鬥。至此,戰鬥勝利結束。

鳳凰山戰鬥共殲滅日軍250餘人,偽軍280餘人。1942年8月3日,常恩多在莒南縣址坊村起義,帶領2700餘人加入了八路軍。此戰為莒南縣抗日根據地的鞏固、發展和壯大奠定了基礎,也為山東黨、政、軍領導指揮機關移駐莒南創造了條件。至此,莒南縣被譽為“山東小延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