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西晉和東晉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由於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了“五胡亂華”。隨後,西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王朝。

匈奴人劉淵是滅亡西晉的禍首。

西晉滅亡後,五胡見到中原大亂,開始趁勢進入中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個少數民族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這些少數民族勢力,紛紛各自封王,佔領地盤,隨後自稱皇帝。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晉惠帝時期,太子洗馬江統寫作著名的《徒戎論》,請求朝廷將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遷回各自的領域,然後嚴加防範。然而,當時的晉朝勢力還很強盛,因此,少數民族紛紛歸降,並沒有引起晉朝的重視。蔡東藩說,晉朝的王公大臣,只顧眼前富貴,不顧日後利害

西晉“八王之亂”,給了北方少數民族可乘之機。前趙皇帝劉曜、後趙皇帝石勒等紛紛打入西晉首都洛陽,挾持了晉懷帝,姦淫擄掠無惡不作。晉朝皇室、士大夫和百姓為了躲避戰亂,只好南下進入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本來江南地區還有實力與少數民族抗衡,但是這些人卻在南方互相標榜,不再考慮北伐大業,最終偏安一隅。

東晉建立後,朝廷有過幾次北伐,但是,由於朝廷內部混亂,互相掣肘,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東晉唯一一次勝利就是淝水之戰。前秦統帥苻堅率領八十餘萬士兵攻打東晉。東晉派出謝石、謝玄等人帶領八萬軍隊禦敵,最終在淝水展開決戰。苻堅勞師遠征,害怕打拉鋸戰,於是命令大軍渡水作戰。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這一下正中了謝石等人的計策,東晉大軍立即放箭,渡河的前秦軍隊頓時大亂,有人大喊一聲音:“秦兵敗了”。前秦士兵更加害怕,紛紛逃跑。東晉軍隊立即上前剿殺,最終打敗了前秦,讓東晉沒有立即滅亡,這一戰就如同曹操的赤壁之戰。

門閥制度如何讓東晉混亂?

導致東晉國家混亂,除了內亂和外侮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門閥制度。所謂門閥制度,就是國家由皇帝和一些貴族大臣共同管理。當時有句話叫“王與馬,共天下”,這裡的王是指琅琊王氏家族,馬則是司馬家族。當時風俗人心,統重門閥階級。可見,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門閥階級甚至比皇帝影響力更大。

上面所說的,淝水之戰中的謝氏就是門閥家族之一。除了謝氏,有名的還有王、瘐、郄等大家族。這些家族基本上把持了朝廷大權,還通過聯姻形成了共同體,真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剛到江東的時候,老百姓對他不信任,看不起。司馬睿只好任用王導為司馬,每件事都向王導諮詢。外出的時候,也要讓王導與自己同坐一輛車,然後緩慢的在路上走,其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到。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老百姓看到後,知道了皇帝司馬睿是真心愛士,於是才臣服皇帝司馬睿。由此可見,當時門閥制度的影響力。

魏晉時期,還值得一說的則是當時的“竹林七賢”。“竹林七賢”好空談,影響了當時的風氣,即使沒有五胡亂華,晉朝也不可能長治久安。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在“竹林七賢”中,嵇康喜歡彈琴,能夠彈奏《廣陵散》,聲調絕倫,但因本人放蕩不羈,得罪朝廷,被司馬氏所殺。還有阮籍,不遵循禮法,喜歡喝酒長嘯。平常都是用眼白看人,只有合得來的人,才青眼有加。阮籍最有名的文章是《大人先生傳》,在這篇文章中,阮籍痛罵遵循立法的士大夫。

還有劉伶,最喜歡喝酒,每天都醉生夢死。晉朝建立後,朝廷曾徵召劉伶做官。但由於劉伶除了喝酒,什麼都不會,只好剝奪了他的官職。此外,還有王戎,他是門閥士族,但也是空談之人,雖然做了官,但也是名實不符。

東晉為何滅亡?與空談之風和門閥制度有密切關係

王戎的從弟王衍,比王戎更過分。晉武帝司馬炎問他,你能夠和誰相比。王衍說,當世的人,沒有能夠跟我比的,要從古人裡面尋找。晉武帝司馬炎以為王衍有真才實學,於是讓他做了尚書令。結果,王衍每天都不理政事,與人談論老莊哪些虛無的思想,人們還贈送了他一個雅號:“信口雌黃”。

可見,晉朝有了這種空談的風氣,怎麼能有不亂之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