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有消息稱,東風集團正在籌備高端新能源車項目,內部代號“H計劃”。該項目投資額、製造工廠等信息尚不明確。

不得不說,現在自主車企做高端品牌或者高端產品彷彿成為了向上的必經之路,但是細數目前的自主高端品牌,彷彿只留下了吉利-領克和長城WEY,至於說奇瑞星途與捷途並未在消費者眼中留下太多痕跡。在高端產品方面,比亞迪推出了王朝系列車型,長安推出了CS85、CS95等車型,雖然馬路上能見到的CS85與CS95並不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超過了奇瑞。

反觀東風汽車,推出高端車型A9,可是最後東風A9的展現形式卻是專車,讓人大跌眼鏡,且資料顯示東風A9在2018年全年只售出了257臺。可是據筆者瞭解,東風A9的自身素質並不差,它採用了PSA最新一代的EMP2平臺,而在這個平臺上誕生的還有雪鐵龍C6,可以說,東風A9吹響了東風進軍高端車市場的號角,但就是沒能起到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市場中彷彿有一種聲音說:“自主品牌不推個旗艦車型就是不求上進”。

但是,在東風集團下構架下,自主品牌分支與合資品牌眾多,且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同質化競爭嚴重,也正因如此,東風自主的叫座率被擠壓,很難找出一款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實際上,沒有平價車口碑和影響力的積累,所謂的高端產品,即便是真的“武裝到牙齒”,但也僅僅就是廠家眼中的高端產品,消費者並不認。而吉利和長城就做到了,吉利有沃爾沃背書,長城有月銷六萬的車型積累,而東風還只是依賴東風日產、東風本田,而這也是央企、國企的共性,不少人眼中的懈怠。

這樣看,東風既沒有高端國際品牌背書,又沒有銷量出眾的自主車型。那麼這樣看,東風做高端品牌並不樂觀。

或許有人說,一汽紅旗做出來了,但是東風(二汽)沒有像紅旗一樣的高端品牌資產,這也就是外界所說的,二汽(東風)在品牌結構上缺少這樣一環。東風在自主品牌發展上,品牌分支太多,同質化嚴重,在業內看來,東風同樣也缺少高端車型運營經驗。由此推斷,東風高端品牌在推進道路上並不樂觀。

就目前汽車產業形勢來看,純電動不一定是未來汽車動力最終形式。汽車動力目前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燃油、純電、插電混動、油電混動、增程式、燃料電池同位競爭。只不過,在電動上國家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的,隨著純電動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國家也正在將它們交給市場,由市場決定生死,在補貼退坡的時候,東風選擇開始做純電動高端品牌,入局有點晚了。

在電動化技術層面,目前能看到的消息都是東風在商用車方面的造詣,在乘用車領域略顯羞澀。但是,現在的外資品牌車企已經用了平臺化生產能力,並且同一平臺適用於多種動力形式,例如大眾MQB(燃油、純電)豐田TNGA(油電混動、燃油、插電混動),可是東風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積累,那麼東風是不是要從零開始做新的品牌呢?

如果,東風選擇由零開始,那麼2018年東風汽車一年的淨利潤是否可以支撐得住呢?東風汽車2018年財報顯示,東風集團2018年實現收入1045.43億元,同比下滑約17%;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為129.79億元,同比下滑7.7%,為近三年最低;全年銷售汽車約305.22萬輛,同比下滑7.06%。

筆者梳理財報後發現,2018年東風集團旗下的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日產、鄭州日產和東風本田在銷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最終仍以業績下滑收場是因為合資法系品牌與自主品牌的拖累。數據顯示,2018年,東風雷諾和神龍汽車的銷量分別為5和25萬輛,同比分別下滑30.6%和32.9%。自主品牌方面,2018年,東風柳汽銷量為18.34萬輛,同比下滑35.7%。而作為東風“大自主”戰略中得到資源最多的東風風神,2018年銷量為9.53萬輛,同比下滑23.76%。

對此,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曾坦言,如果市場驅動導向使企業的一些產品無法延續下去,那它必然會走向整合。當前車市下滑,風神等自主品牌銷量乏力,竺延風的話也令業內外浮想聯翩。

曾有汽車製造企業的人士向筆者表示,新品牌從創立到運營,需要很大的很長久的投入,從生產線、產品研發、人才培養、市場營銷、渠道建設等諸多方面,上百億輕鬆就投進去了。然而東風汽車2018年淨利潤也僅有不到130億,或許從零開始直接被PASS。

由此看來,東風藉助合資品牌做高端的機率會更大。在這之前,長安“去合資化”已經快變成業內公認的事實,先送走了鈴木又整黃了DS,現在用DS工廠和供應商生產CS85,在一定程度是合理分配了產能。

目光轉向東風,在神龍汽車連年走低的情況下,產能勢必出現過剩,那麼合理利用好也是東風面臨的一個問題。可是,由此又將產生與合資品牌同質化問題。假設東風通過合資夥伴的技術做自主高端,那麼自主高端品牌的影響力能否超過合資品牌,是否被市場認可,依舊是掣肘東風向上的問題。

如果東風推出了高端品牌電動車,你會為它買單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