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川南丹霞地貌(李忠東 攝)

經地質專家初步評價,這裡的環崖丹霞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是側向侵蝕型環形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李忠東表示,四川丹霞地貌奇特壯觀,或將成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增補。

川南如此,川北巴中的旅遊發展“尖兵”——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的依舊是“地質牌”。

光霧山位於南江縣,以峰叢等地表喀斯特景觀為主;諾水河位於通江縣,以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景觀為主。

早在2000年前後,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就開始對光霧山及諾水河景區及周邊進行區域地質調查。2012年,光霧山—諾水河掛牌國家地質公園。2018年,一份聯合國的公函抵達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以九寨黃龍的高原岩溶地貌、海螺溝現代冰川、稻城海子山為代表的古冰川遺蹟,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自貢鹽業為代表的礦業遺蹟……除了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外,四川幾乎擁有所有的地質地貌景觀類型。

“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質景觀往往是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風景旅遊地的資源基礎。”四川省地調院地質專家、教授級高工付小芳說,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蹟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從而構成四川旅遊資源的主體。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川南丹霞地貌(李忠東 攝)

經地質專家初步評價,這裡的環崖丹霞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是側向侵蝕型環形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李忠東表示,四川丹霞地貌奇特壯觀,或將成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增補。

川南如此,川北巴中的旅遊發展“尖兵”——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的依舊是“地質牌”。

光霧山位於南江縣,以峰叢等地表喀斯特景觀為主;諾水河位於通江縣,以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景觀為主。

早在2000年前後,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就開始對光霧山及諾水河景區及周邊進行區域地質調查。2012年,光霧山—諾水河掛牌國家地質公園。2018年,一份聯合國的公函抵達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以九寨黃龍的高原岩溶地貌、海螺溝現代冰川、稻城海子山為代表的古冰川遺蹟,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自貢鹽業為代表的礦業遺蹟……除了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外,四川幾乎擁有所有的地質地貌景觀類型。

“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質景觀往往是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風景旅遊地的資源基礎。”四川省地調院地質專家、教授級高工付小芳說,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蹟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從而構成四川旅遊資源的主體。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阿壩蓮寶葉則(李忠東 攝)

地質資源保護

為經濟強筋壯骨

四川省地礦局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19年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此為新開端,摸清四川省48萬平方千米土地的文化旅遊家底,並在技術服務工作、文化旅遊資源大普查、重要地質景觀科學研究、鄉村旅遊開發等七個方面,以及在四川省地質博物館的籌建和文旅產業整合上開展廣泛合作。

旅遊,除了觀其外,還要探其內,除了看現象,還要知內因,這樣的旅遊,或許才更有深度和廣度,才更能讓觀者、遊者記憶深刻、有所感悟,才能讓人更瞭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和生存的環境,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珍惜資源。

拿地質遺蹟來說,地質遺蹟是地球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典型地質現象,對研究地球演化、地理環境變遷、礦產資源勘探和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一經破壞,難以恢復。

保護地質遺蹟等自然資源和周邊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合理利用地質遺蹟資源就是發展生產力。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川南丹霞地貌(李忠東 攝)

經地質專家初步評價,這裡的環崖丹霞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是側向侵蝕型環形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李忠東表示,四川丹霞地貌奇特壯觀,或將成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增補。

川南如此,川北巴中的旅遊發展“尖兵”——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的依舊是“地質牌”。

光霧山位於南江縣,以峰叢等地表喀斯特景觀為主;諾水河位於通江縣,以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景觀為主。

早在2000年前後,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就開始對光霧山及諾水河景區及周邊進行區域地質調查。2012年,光霧山—諾水河掛牌國家地質公園。2018年,一份聯合國的公函抵達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以九寨黃龍的高原岩溶地貌、海螺溝現代冰川、稻城海子山為代表的古冰川遺蹟,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自貢鹽業為代表的礦業遺蹟……除了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外,四川幾乎擁有所有的地質地貌景觀類型。

“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質景觀往往是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風景旅遊地的資源基礎。”四川省地調院地質專家、教授級高工付小芳說,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蹟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從而構成四川旅遊資源的主體。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阿壩蓮寶葉則(李忠東 攝)

地質資源保護

為經濟強筋壯骨

四川省地礦局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19年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此為新開端,摸清四川省48萬平方千米土地的文化旅遊家底,並在技術服務工作、文化旅遊資源大普查、重要地質景觀科學研究、鄉村旅遊開發等七個方面,以及在四川省地質博物館的籌建和文旅產業整合上開展廣泛合作。

旅遊,除了觀其外,還要探其內,除了看現象,還要知內因,這樣的旅遊,或許才更有深度和廣度,才更能讓觀者、遊者記憶深刻、有所感悟,才能讓人更瞭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和生存的環境,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珍惜資源。

拿地質遺蹟來說,地質遺蹟是地球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典型地質現象,對研究地球演化、地理環境變遷、礦產資源勘探和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一經破壞,難以恢復。

保護地質遺蹟等自然資源和周邊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合理利用地質遺蹟資源就是發展生產力。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亞丁(李忠東 攝)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川南丹霞地貌(李忠東 攝)

經地質專家初步評價,這裡的環崖丹霞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是側向侵蝕型環形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李忠東表示,四川丹霞地貌奇特壯觀,或將成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增補。

川南如此,川北巴中的旅遊發展“尖兵”——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的依舊是“地質牌”。

光霧山位於南江縣,以峰叢等地表喀斯特景觀為主;諾水河位於通江縣,以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景觀為主。

早在2000年前後,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就開始對光霧山及諾水河景區及周邊進行區域地質調查。2012年,光霧山—諾水河掛牌國家地質公園。2018年,一份聯合國的公函抵達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以九寨黃龍的高原岩溶地貌、海螺溝現代冰川、稻城海子山為代表的古冰川遺蹟,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自貢鹽業為代表的礦業遺蹟……除了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外,四川幾乎擁有所有的地質地貌景觀類型。

“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質景觀往往是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風景旅遊地的資源基礎。”四川省地調院地質專家、教授級高工付小芳說,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蹟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從而構成四川旅遊資源的主體。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阿壩蓮寶葉則(李忠東 攝)

地質資源保護

為經濟強筋壯骨

四川省地礦局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19年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此為新開端,摸清四川省48萬平方千米土地的文化旅遊家底,並在技術服務工作、文化旅遊資源大普查、重要地質景觀科學研究、鄉村旅遊開發等七個方面,以及在四川省地質博物館的籌建和文旅產業整合上開展廣泛合作。

旅遊,除了觀其外,還要探其內,除了看現象,還要知內因,這樣的旅遊,或許才更有深度和廣度,才更能讓觀者、遊者記憶深刻、有所感悟,才能讓人更瞭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和生存的環境,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珍惜資源。

拿地質遺蹟來說,地質遺蹟是地球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典型地質現象,對研究地球演化、地理環境變遷、礦產資源勘探和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一經破壞,難以恢復。

保護地質遺蹟等自然資源和周邊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合理利用地質遺蹟資源就是發展生產力。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亞丁(李忠東 攝)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興文小巖灣天坑(楊健 攝)

諾水河景區所在的巴中市通江縣,是深度貧困縣。2018年4月17日,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被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短短一年之間,就為當地的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2018年國慶長假期間,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遊客達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3000萬元,同比增加1000餘萬元。

2018年,諾水河景區吸引回鄉創業人員102人,解決貧困戶就地就業200餘人。伴隨地質公園建設,去年,通江縣從事旅遊產業的人員達3萬餘人次,人均穩定增收3200元以上。

在全域旅遊和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背景下,四川正將豐富深厚的地質資源和旅遊資源進行“1+1>2”的強力整合。

2018年,四川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四川旅遊歷史性地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

從黃龍、九寨到青城、峨眉,從臥龍、貢嘎到海螺溝、亞丁,從自貢鹽井到宜賓竹海,說起四川的旅遊資源,無人不誇山美、水美、景色美。

四川,在中國西南腹地,東與三峽險峰比鄰,西與青藏高原相連,南享雲貴高原拱衛,北擁巴山秦嶺屏障,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有“天府之國”美譽。

四川,得數億年時光厚愛,高山嶺谷極現絢麗,平原丘陵盡爭多彩,大江大河蜿蜒多姿,獨具魅力。

四川,借地礦與文旅聯姻,2019年將在 4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摸清文化旅遊家底,促發現與規劃同行,轉豐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地質“探路”,力撐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大渡河上游河曲(李忠東 攝)

地質調查先行

為發展助力夯基

山水景色,是地面的美,而四川的美,還美在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獨特性、複雜性及多樣性。

四川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是在發展地面的文化旅遊,更有待向地層下發展。

“地質旅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自然山水與傳統景區,從地質地理的角度挖掘景區價值,從而對景區主體定位、營銷策劃產生奇效。”四川省地礦局局長王建明表示,四川的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向地質挖掘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將地質元素融入旅遊中,挖掘地質元素的旅遊價值和科普功能,推動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點的建設和提升,講好地球的故事、地質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等。

說起四川旅遊,大家即刻就會想到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其實,包括“三九大”在內的許多四川旅遊資源,都與地質有關。

大熊貓為何在雅安發現最多?因為那裡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帶。九寨溝、黃龍的山水為何如此美?因為那裡是高原岩溶地貌。也就是說,任何自然乃至人文的景點,與地質的關係都難以分割。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李忠東 攝)

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

稻城,作為四川著力打造的旅遊“兩極”中的“南極”,其旅遊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地質。早在2000年,四川省地礦局就開始在稻城開展旅遊資源調查、亞丁本底資源調查、稻城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並且助力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等成功申報,成為稻城旅遊開發的先行者。

去年底,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承擔了“稻城縣地質遺蹟詳細調查示範項目”,共完成稻城縣域7323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蹟普查、22處重要地質遺蹟集中區的詳細調查;對海子山古冰帽遺蹟、貢嘎日鬆貢佈雪山(亞丁雪山)、亞丁第四紀冰川遺蹟、稻城溫泉等稻城縣核心地質景觀進行了深入解剖,並形成機制研究。在調查過程中,物探隊新發現10處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其中距縣城僅數公里的黑海古冰川遺蹟和龍古花崗岩地貌極具價值。

此調查項目,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18年度成果驗收會上獲得95分的最高分,被評為優秀成果。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貢嘎山(李忠東 攝)

地質價值挖潛

為產業提質增效

地質地理自然景觀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主要資源對象。不僅是稻城,對享譽中外的峨眉山來說,對地質元素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提升該景區旅遊價值與內涵的“利器”。

四川盆地的西南緣,有三座呈品字排列的“桌狀孤山”,分別為東面的峨眉山、西側的瓦屋山和南端的大瓦山。它們兀立平疇,共同組成我國罕見的構造斷塊山群。“經調查,‘桌狀孤山’的發現,不僅對研究這一地質地貌有重要意義,對區域內的旅遊再開發也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地質旅遊專家李忠東說,“地質作用是形成四川自然景觀的主要動力源,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美景賴以存在的載體。大力發揮地質作用,可提升旅遊資源品質。”

在四川,像稻城、峨眉山一樣,通過地質勘查發現新景觀,創造新價值,並由此創建新景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和宜賓市屏山縣的交界處,一處“環崖丹霞”景觀被大自然“珍藏”在群山深處,人們要穿過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走進山林深處的峽谷,才能欣賞到那些橫亙在兩縣交界處的環形崖壁,最多的一處有12個,它們壁面光滑、環環相扣,呈一字形排列,高600—700米,蔚為大觀。這些崖壁常隱匿於雨霧之中,若天氣晴好,赤色岩層裸露,在朝霞夕暉照映下,色若渥丹,燦若明霞。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川南丹霞地貌(李忠東 攝)

經地質專家初步評價,這裡的環崖丹霞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是側向侵蝕型環形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李忠東表示,四川丹霞地貌奇特壯觀,或將成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增補。

川南如此,川北巴中的旅遊發展“尖兵”——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的依舊是“地質牌”。

光霧山位於南江縣,以峰叢等地表喀斯特景觀為主;諾水河位於通江縣,以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景觀為主。

早在2000年前後,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就開始對光霧山及諾水河景區及周邊進行區域地質調查。2012年,光霧山—諾水河掛牌國家地質公園。2018年,一份聯合國的公函抵達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以九寨黃龍的高原岩溶地貌、海螺溝現代冰川、稻城海子山為代表的古冰川遺蹟,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自貢鹽業為代表的礦業遺蹟……除了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外,四川幾乎擁有所有的地質地貌景觀類型。

“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質景觀往往是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風景旅遊地的資源基礎。”四川省地調院地質專家、教授級高工付小芳說,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蹟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從而構成四川旅遊資源的主體。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阿壩蓮寶葉則(李忠東 攝)

地質資源保護

為經濟強筋壯骨

四川省地礦局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19年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此為新開端,摸清四川省48萬平方千米土地的文化旅遊家底,並在技術服務工作、文化旅遊資源大普查、重要地質景觀科學研究、鄉村旅遊開發等七個方面,以及在四川省地質博物館的籌建和文旅產業整合上開展廣泛合作。

旅遊,除了觀其外,還要探其內,除了看現象,還要知內因,這樣的旅遊,或許才更有深度和廣度,才更能讓觀者、遊者記憶深刻、有所感悟,才能讓人更瞭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和生存的環境,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珍惜資源。

拿地質遺蹟來說,地質遺蹟是地球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典型地質現象,對研究地球演化、地理環境變遷、礦產資源勘探和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一經破壞,難以恢復。

保護地質遺蹟等自然資源和周邊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合理利用地質遺蹟資源就是發展生產力。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稻城亞丁(李忠東 攝)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興文小巖灣天坑(楊健 攝)

諾水河景區所在的巴中市通江縣,是深度貧困縣。2018年4月17日,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被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短短一年之間,就為當地的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2018年國慶長假期間,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遊客達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3000萬元,同比增加1000餘萬元。

2018年,諾水河景區吸引回鄉創業人員102人,解決貧困戶就地就業200餘人。伴隨地質公園建設,去年,通江縣從事旅遊產業的人員達3萬餘人次,人均穩定增收3200元以上。

在全域旅遊和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背景下,四川正將豐富深厚的地質資源和旅遊資源進行“1+1>2”的強力整合。

2018年,四川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四川旅遊歷史性地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地質“探路”加速四川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馬邊屏山環崖丹霞(李忠東 攝)

四川,從成都平原、川西丘陵到高原山地,幾乎囊括了地球陸地主要的地貌類型和自然氣候帶。不僅有人文的厚重,更有地質地貌自然景觀的秀麗和壯美。

四川,通過開展典型地質旅遊資源調查研究、“地質+文旅”綜合研究,在做好文化與旅遊融合,重新審視、發掘新的資源地,提升景區旅遊資源科學內涵和旅遊品質的同時,推動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四川,正以一種立體而全面的發展態勢,從旅遊資源大省,向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大省和旅遊經濟強省邁進。

(羅會江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李銀昭 杜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