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朱啟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有關“三農”研究課題30多項,發表論文和調查報告300餘篇,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40多部,在農業社會學、農村社會學、鄉村文化等領域取得豐厚成果,已出版的《留住美麗鄉村》《柔性扶貧》《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把根留住: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等著作,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要指導思想,獲得熱烈的社會反響,為決策部門和實踐部門提供了重要參考。

"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朱啟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有關“三農”研究課題30多項,發表論文和調查報告300餘篇,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40多部,在農業社會學、農村社會學、鄉村文化等領域取得豐厚成果,已出版的《留住美麗鄉村》《柔性扶貧》《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把根留住: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等著作,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要指導思想,獲得熱烈的社會反響,為決策部門和實踐部門提供了重要參考。

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摘要】 鄉村之所以衰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鄉村缺乏產業支撐。一些“新農村”建設,由於沒有產業發展甚至削弱了產業發展的條件,反而使農民陷入了新的困境。儘管人們千方百計試圖振興鄉村產業,也進行了各顯其能的嘗試,但面對各地樹立的典型,人們的態度大都是“典型很好,我們學不了”,其原因就在於沒有找到可持續、可複製的產業發展模式。

一、產業興旺

走鄉村經濟多元化的道路

提到產業興旺,有鄉村生活經驗的人自然會聯想到鄉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喜歡張貼的兩個條幅:“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反映的正是鄉村生產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鄉村的生產類型是豐富的和多元的,有多樣化的種植業、養殖業;有豐富多彩的鄉村手工業;有大田的農業生產,還有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的庭院經濟;更有現代社會發展形成的鄉村休閒度假等新型產業類型。鄉村產業的經營主體也是多元的,有農戶為主體的產業類型,也有合作社、農業企業、外來資本為主體的產業。從農民自身需要出發,多業並舉、此消彼長、彼此促進和融合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特徵。鄉村經濟的多元化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1.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需求。

農民要吃五穀雜糧,要消費肉蛋奶和新鮮蔬菜,其中大部分是可以自給自足的。正是多樣化的種植和養殖滿足了農民多樣化的需求,維繫了“去貨幣化”的消費方式。儘管農民的貨幣收入不高,但並不因此降低生活質量,就是得益於這樣的自給自足“福利”。

2.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曾經有人設想要推動鄉村生產的專業化,一村生產一種東西,進入市場後獲得貨幣收入,生活所需要的農產品全部從市場購買。這樣既可獲得規模效益,又繁榮了市場。這一設想遭到了現實的打擊,一是市場風險,農民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通過市場獲得預期的現金收入,也不能直接消費滿足生活需求,致使農民生活陷入困境。二是自然風險,專業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也很難避免自然風險,遇到自然災害很容易全軍覆沒。因此,農民懂得“東方不亮,西方亮”的道理,多樣化農業可以降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鑑於農戶經營規模的限制,一個理想的選擇是農戶的“專業化”與村落經濟的多元化構成的嵌合型產業類型,即以農戶專業化為基礎的鄉村多元化經濟結構。每一個農戶有一個優勢產品,農戶之間形成互補、相互依存關係,構成鄉村整體產業的多樣化。

3.有利於充分利用鄉村資源

鄉村資源包括鄉村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也包括鄉村空間資源和人力資源。自然資源方面,不僅山水林田草可以成為產業資源,野生動植物、地方物種生態環境等均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經濟增長點。著名的臺灣桃米村就是由於發現了村裡所蘊藏的豐富的自然資源而振興的,種類繁多的青蛙、蜻蜓、鳥類以及多種溼地生態植物成為桃米村生態休閒、度假的寶貴資源。社會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和諧的人際關係、健康的生活方式、豐富的民俗和地方文化,不僅可以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賦予文化內涵,還可成為針對市民休閒、度假的目標吸引物。多元的鄉村經濟對人力資源的利用更容易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多元的鄉村經濟既可以把一些勞動化整為零,又可以使一些工作積少成多,實現鄉村勞動力充分合理利用。多元鄉村經濟可以充分利用鄉村空間,筆者常用農家院落來說明這個問題。農家院落不僅是農民的生活空間,也是重要的生產空間。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發展家庭養殖業以及編織、紡織、食品製作、木工等家庭手工業。農家院落還具有存放農具、貯存農產品等儲存功能,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條件。農家院落也是現代鄉村產業融合的重要空間,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與鄉村休閒、度假等一起形成鄉村多元化經濟。

一些鄉村建設之所以失敗,原因在於建設者不懂得鄉村院落與多元化鄉村生產的關係,為農民蓋起新房子的同時,使農民的生計陷入困境。所謂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不是指鄉村的外貌,而是指鄉村的本質,讓鄉村更能適應鄉村產業興旺的需要,更符合老百姓生活需要。因此,進行鄉村建設必須理清鄉村與鄉村產業的關係。

二、產業興旺

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存在兩種農業,一種是政府的農業,一種是農民的農業。前者所追求的是一個國家的農業安全,本質上體現為公共產品。政府對農產品的要求以追求數量充足、價格低廉、質量安全為目的,因為糧食安全是以一個國家內部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得起,也買得到足夠的農產品為標誌的。因此,基本的農產品是以窮人也買得起、買得到為基本條件。所以,才有“米袋子”“菜籃子”工程。政府追求的是農產品極大豐富,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換句話說,適當過剩是政府所希望的。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會傷害農民,因為農民的農業首先考慮的是增加自己的收入。過剩的生產導致的是“穀賤傷農”,增產不增收。因此,政府為了保證國家的農業安全,就必須協調農民利益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只有保障農民基本利益,不讓農民吃虧,農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農業保護和農業補貼就成為國家農業制度的重要選擇。有些人忽視農業的基本特點,不懂得農業發展規律,主張把農業和農民完全推向市場。這不僅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就一般農業而言,在實踐上也不具備可操作性。因為農業的生命性、季節性和週期性特點決定了任何市場反應都是滯後的,根據市場反應調整產業結構也是滯後的。鄉村振興條件下的農業,除了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外,發展農民為主體的、組織起來的農業以及特色農業、融合農業才是農民的理想選擇。其中,發展特色農業是鄉村產業興旺的必然要求。常看到一些“特色”農業失敗的案例,其實那不是任何意義的特色。白菜花變成綠菜花、圓西瓜變成方西瓜、滿世界推廣種植瑪咖。那些把新品種、新技術當成特色農業的認識是對特色農業缺乏認識的表現。特色農業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憑藉獨特資源條件所形成的具有獨特產品品質以及特定消費市場的特殊農業類型。特色農業是天時地利人和在農業生產上的具體反映。不可替代和複製是其重要特徵之一。

1.特色農業主要表現為地域特色

其他地區或不能生產、或產品品質不能保障、或成本過高,使得該農業類型在特殊區域保持著獨特優勢。具體說,發展特色農業要突出三個特色:

第一,突出環境特色。綠水青山可以通過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實現向金山銀山的轉變。一些地區自然環境優越,汙染較輕或無汙染,具有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的先天環境條件。

第二,突出物種資源特色。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豐富的珍、野 、稀 、名、特物種資源,是發展特色農業的寶庫。這些資源具有不可複製性、不可替代性,是特色農業的重要基礎,很多地理標誌產品就是以特殊物種資源為條件的。

第三,突出氣候特色。特殊的氣候特色不僅造就了特色物種,也形成特色產業類型。比如河谷熱、壩區暖、山區涼、高山寒的立體氣候,形成了多樣化的地方土特農產品優勢。氣候特色不僅可以生產特色農產品,還可以通過氣候差、季節差獲得市場空間。以“瞎指揮”為特徵的產業結構調整,往往是把一個想當然的品種拿過來到處複製,只能帶來大範圍的風險和損失。

2.特色農業還表現為文化特色

特色文化融進特色農業形成了獨特的農業特色產品,如桑蠶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麵食文化、桃文化、梨文化等是大家熟悉的農業文化類型。此外,還有耕作制度和農業景觀文化,如稻魚共作生態文化、循環農業文化、旱作文化、水田文化、梯田文化等都可以成為特色產業的重要內容。在民族地區,特色農業還表現為民族文化,如民族紡織、印染、特色手工藝等。這些特色產業具有極強的地方性或民族性,不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複製的,因此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3.如何做好特色農業

過去我們發展鄉村產業有個誤區,就是不顧客觀條件一味強調“做大做強”,過於重視量的增長,結果產量上去了,品質下來了,導致產品過剩。“穀賤傷農”是農民增收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特色產業要遵守做精做強的原則,要在“特”字上下功夫,不盲目擴張面積和產量,要“少而精”“精而強”,不靠數量取勝,而靠品質、靠特色取勝,這符合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也符合農民增收的需要。

"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朱啟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有關“三農”研究課題30多項,發表論文和調查報告300餘篇,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40多部,在農業社會學、農村社會學、鄉村文化等領域取得豐厚成果,已出版的《留住美麗鄉村》《柔性扶貧》《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把根留住: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等著作,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要指導思想,獲得熱烈的社會反響,為決策部門和實踐部門提供了重要參考。

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摘要】 鄉村之所以衰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鄉村缺乏產業支撐。一些“新農村”建設,由於沒有產業發展甚至削弱了產業發展的條件,反而使農民陷入了新的困境。儘管人們千方百計試圖振興鄉村產業,也進行了各顯其能的嘗試,但面對各地樹立的典型,人們的態度大都是“典型很好,我們學不了”,其原因就在於沒有找到可持續、可複製的產業發展模式。

一、產業興旺

走鄉村經濟多元化的道路

提到產業興旺,有鄉村生活經驗的人自然會聯想到鄉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喜歡張貼的兩個條幅:“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反映的正是鄉村生產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鄉村的生產類型是豐富的和多元的,有多樣化的種植業、養殖業;有豐富多彩的鄉村手工業;有大田的農業生產,還有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的庭院經濟;更有現代社會發展形成的鄉村休閒度假等新型產業類型。鄉村產業的經營主體也是多元的,有農戶為主體的產業類型,也有合作社、農業企業、外來資本為主體的產業。從農民自身需要出發,多業並舉、此消彼長、彼此促進和融合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特徵。鄉村經濟的多元化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1.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需求。

農民要吃五穀雜糧,要消費肉蛋奶和新鮮蔬菜,其中大部分是可以自給自足的。正是多樣化的種植和養殖滿足了農民多樣化的需求,維繫了“去貨幣化”的消費方式。儘管農民的貨幣收入不高,但並不因此降低生活質量,就是得益於這樣的自給自足“福利”。

2.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曾經有人設想要推動鄉村生產的專業化,一村生產一種東西,進入市場後獲得貨幣收入,生活所需要的農產品全部從市場購買。這樣既可獲得規模效益,又繁榮了市場。這一設想遭到了現實的打擊,一是市場風險,農民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通過市場獲得預期的現金收入,也不能直接消費滿足生活需求,致使農民生活陷入困境。二是自然風險,專業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也很難避免自然風險,遇到自然災害很容易全軍覆沒。因此,農民懂得“東方不亮,西方亮”的道理,多樣化農業可以降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鑑於農戶經營規模的限制,一個理想的選擇是農戶的“專業化”與村落經濟的多元化構成的嵌合型產業類型,即以農戶專業化為基礎的鄉村多元化經濟結構。每一個農戶有一個優勢產品,農戶之間形成互補、相互依存關係,構成鄉村整體產業的多樣化。

3.有利於充分利用鄉村資源

鄉村資源包括鄉村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也包括鄉村空間資源和人力資源。自然資源方面,不僅山水林田草可以成為產業資源,野生動植物、地方物種生態環境等均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經濟增長點。著名的臺灣桃米村就是由於發現了村裡所蘊藏的豐富的自然資源而振興的,種類繁多的青蛙、蜻蜓、鳥類以及多種溼地生態植物成為桃米村生態休閒、度假的寶貴資源。社會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和諧的人際關係、健康的生活方式、豐富的民俗和地方文化,不僅可以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賦予文化內涵,還可成為針對市民休閒、度假的目標吸引物。多元的鄉村經濟對人力資源的利用更容易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多元的鄉村經濟既可以把一些勞動化整為零,又可以使一些工作積少成多,實現鄉村勞動力充分合理利用。多元鄉村經濟可以充分利用鄉村空間,筆者常用農家院落來說明這個問題。農家院落不僅是農民的生活空間,也是重要的生產空間。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發展家庭養殖業以及編織、紡織、食品製作、木工等家庭手工業。農家院落還具有存放農具、貯存農產品等儲存功能,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條件。農家院落也是現代鄉村產業融合的重要空間,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與鄉村休閒、度假等一起形成鄉村多元化經濟。

一些鄉村建設之所以失敗,原因在於建設者不懂得鄉村院落與多元化鄉村生產的關係,為農民蓋起新房子的同時,使農民的生計陷入困境。所謂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不是指鄉村的外貌,而是指鄉村的本質,讓鄉村更能適應鄉村產業興旺的需要,更符合老百姓生活需要。因此,進行鄉村建設必須理清鄉村與鄉村產業的關係。

二、產業興旺

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存在兩種農業,一種是政府的農業,一種是農民的農業。前者所追求的是一個國家的農業安全,本質上體現為公共產品。政府對農產品的要求以追求數量充足、價格低廉、質量安全為目的,因為糧食安全是以一個國家內部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得起,也買得到足夠的農產品為標誌的。因此,基本的農產品是以窮人也買得起、買得到為基本條件。所以,才有“米袋子”“菜籃子”工程。政府追求的是農產品極大豐富,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換句話說,適當過剩是政府所希望的。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會傷害農民,因為農民的農業首先考慮的是增加自己的收入。過剩的生產導致的是“穀賤傷農”,增產不增收。因此,政府為了保證國家的農業安全,就必須協調農民利益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只有保障農民基本利益,不讓農民吃虧,農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農業保護和農業補貼就成為國家農業制度的重要選擇。有些人忽視農業的基本特點,不懂得農業發展規律,主張把農業和農民完全推向市場。這不僅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就一般農業而言,在實踐上也不具備可操作性。因為農業的生命性、季節性和週期性特點決定了任何市場反應都是滯後的,根據市場反應調整產業結構也是滯後的。鄉村振興條件下的農業,除了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外,發展農民為主體的、組織起來的農業以及特色農業、融合農業才是農民的理想選擇。其中,發展特色農業是鄉村產業興旺的必然要求。常看到一些“特色”農業失敗的案例,其實那不是任何意義的特色。白菜花變成綠菜花、圓西瓜變成方西瓜、滿世界推廣種植瑪咖。那些把新品種、新技術當成特色農業的認識是對特色農業缺乏認識的表現。特色農業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憑藉獨特資源條件所形成的具有獨特產品品質以及特定消費市場的特殊農業類型。特色農業是天時地利人和在農業生產上的具體反映。不可替代和複製是其重要特徵之一。

1.特色農業主要表現為地域特色

其他地區或不能生產、或產品品質不能保障、或成本過高,使得該農業類型在特殊區域保持著獨特優勢。具體說,發展特色農業要突出三個特色:

第一,突出環境特色。綠水青山可以通過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實現向金山銀山的轉變。一些地區自然環境優越,汙染較輕或無汙染,具有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的先天環境條件。

第二,突出物種資源特色。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豐富的珍、野 、稀 、名、特物種資源,是發展特色農業的寶庫。這些資源具有不可複製性、不可替代性,是特色農業的重要基礎,很多地理標誌產品就是以特殊物種資源為條件的。

第三,突出氣候特色。特殊的氣候特色不僅造就了特色物種,也形成特色產業類型。比如河谷熱、壩區暖、山區涼、高山寒的立體氣候,形成了多樣化的地方土特農產品優勢。氣候特色不僅可以生產特色農產品,還可以通過氣候差、季節差獲得市場空間。以“瞎指揮”為特徵的產業結構調整,往往是把一個想當然的品種拿過來到處複製,只能帶來大範圍的風險和損失。

2.特色農業還表現為文化特色

特色文化融進特色農業形成了獨特的農業特色產品,如桑蠶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麵食文化、桃文化、梨文化等是大家熟悉的農業文化類型。此外,還有耕作制度和農業景觀文化,如稻魚共作生態文化、循環農業文化、旱作文化、水田文化、梯田文化等都可以成為特色產業的重要內容。在民族地區,特色農業還表現為民族文化,如民族紡織、印染、特色手工藝等。這些特色產業具有極強的地方性或民族性,不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複製的,因此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3.如何做好特色農業

過去我們發展鄉村產業有個誤區,就是不顧客觀條件一味強調“做大做強”,過於重視量的增長,結果產量上去了,品質下來了,導致產品過剩。“穀賤傷農”是農民增收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特色產業要遵守做精做強的原則,要在“特”字上下功夫,不盲目擴張面積和產量,要“少而精”“精而強”,不靠數量取勝,而靠品質、靠特色取勝,這符合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也符合農民增收的需要。

朱啟臻:鄉村振興如何才能產業興旺

三、產業興旺要發展融合產業

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作出部署:“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8年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要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但對於什麼是融合農業,融合什麼,在哪些經營主體中融合等問題需要討論和明確。有些地方把獨立的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者聯合起來,把一個區域內的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稱為融合;有人認為在產業園區搞農業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就是融合;有的認為發展農業觀光、鄉村旅遊就是融合。其實,這些認識都包含對產業融合片面理解的成分。產業融合的目的在於把融合產業獲得的綜合利潤留給農民,讓農民增收,而不是排斥農民。因此,首先,要考慮產業融合的主體。農戶、家庭農場、真正的合作社是產業融合的主體,基於目前合作社存在的問題,農戶、家庭農場是最現實的產業融合主體。其他主體不具備實現融合效益和產業融合目的的基本條件,產業融合必須限定在村內部,體現在農民主體之間,那種“做大第一產業、做強第二產業,做活第三產業”的口號,充其量是產業銜接問題,與融合沒有關係。

其次,要考慮融合什麼。農產品的營養與安全,包括色香味在內的特殊品質、多樣化的農產品形態、品牌與文化等均是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要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要,鄉村產業必須向融合產業發展。農業的多功能性恰巧可以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精神需要。深入挖掘農業價值,可以為農業產業融合提供依據。

就鄉村產業融合路徑而言,主要有兩種途徑可以選擇。

1.農業產業鏈的延伸

農業產業鏈條可以涵蓋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環節,從農業產前的農資生產與技術開發到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社會化服務,再到產後的農產品貯藏、深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按照經濟學的理論,產業鏈延伸可以實現農業的增值增效。農產品的價值並不總是隨著加工環節的增加而增加,種植西紅柿不必要加工成西紅柿醬再出售,種植蘋果也不一定是榨汁後才能增值。實際上,農業產業鏈延伸長度不是看加工環節多少,而是看能否有效滿足最終消費者需要。農家樂之所以受到歡迎,就在於它有著有效的產業鏈延伸模式:從地頭延伸到了餐桌。除了傳統的生產、加工、銷售這一農業產業鏈延伸維度,另一個方面就是利用農業收穫物發展鄉村手工業,如編織、刺繡、紡織、印染、雕刻等。手工業是鄉村經濟的重要方面,也是產業融合的重要內容,具有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價值。

2.農業與鄉村功能的擴展

農民收入長期徘徊難以有效提高,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只能獲得有限的農產品收入,而不能獲得農業多功能和鄉村價值的綜合收入。就農業而言,除了具有提供農產品的價值外,還有涵養水源、提供農業景觀、休閒與體驗等功能,鄉村作為相對城鎮的一元,其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不僅具有生活價值,也具有社會和文化傳承價值,是適合養生、養老、養心的理想空間,農業和鄉村特殊功能的發現和利用,為休閒、度假、教育等新型融合產業業態發展提供了空間。特別是近些年“文旅農”的融合,成為鄉村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最近,人們提出了莊園經濟的概念,是一個新的農業產業融合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莊園經濟的目的是增加農民的收入,培養農民綜合利用農業資源的素質和能力,進而激發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產業融合的主體應該是農民。在浙江,有個叫何斯路的村莊,該村從低收入的落後村經過十年的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其產業興旺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融合產業的發展。該村傳統產業是糯稻種植,家家戶戶有釀米酒的傳統和技藝。隨著工業化的衝擊,該鄉村衰敗了,如何重振鄉村,他們選擇了從恢復糯稻種植開始,鼓勵農戶恢復米酒釀造,在村裡舉辦一年一度的“米酒節”,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如今,僅此一項給村民帶來三百多萬元純收入。城市人到村裡參加“米酒節”活動,品嚐米酒,來鄉村休閒、度假、體驗。該村產業既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同時也實現了農業和鄉村功能的擴展,鄉村綜合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

四、產業興旺

要發展組織起來的產業

農民組織建設是現代農業的基礎,也是實現農民增收和維護農民利益的保障。什麼樣的組織形式有利於鄉村產業的發展,有助於實現農民利益,這是鄉村振興必須明確的前提。否則,我們花大力氣發展的鄉村產業可能會南轅北轍,背離發展初衷。農民經濟組織建設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家庭經營是農業經營的基本形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同時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保證了家庭經營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家庭經營作為中國農業經營的基礎,是由農業特點和家庭特點所共同決定的。農業勞動對象的生命性,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季節性和週期性等性質決定了農業勞動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自覺性、主動性和靈活性。有些人把工業思維機械地套到農業上,片面理解農業現代化,把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標準化等口號作為現代農業標配。有些地區為了追求這些指標,否定農戶經營的基本制度,強制農民“流轉”耕地,資本下鄉圈地,要土地而排斥農民,把農民變成“既拿地租,又掙工資”的所謂農業工人。殊不知,這些做法違背了農業基本特點,既損害了國家的農業安全,傷害農民根本利益,也極大挫傷了農業投資者的積極性。這種“三傷害”做法之所以被認為是合理的,源於對農業特點和農業發展規律的無知。其實,這些所謂現代的名詞並不是現代農業的本質特徵,現代農業強調的是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全面落實,現代農業組織的廣泛建立等。農戶經營發展到今天,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是農戶經營自身缺陷所導致的,更多的是一些違背農業特點的瞎指揮、亂作為所造成的。大量的“現代”“規模化”的做法之所以失敗,不能歸結為經營者能力低,更不能歸結為農民不配合,而是選擇了錯誤的農業道路。解決農業問題的正確道路只能是以農戶經營為基礎的制度創新。

2.家庭農場是未來現代農業的基本單位

在肯定農戶經營適應性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小農戶經營農業的弊端和問題。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鄉村進入城市,鄉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現象日趨嚴重,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以及農民組織發展遇到諸多障礙。因此,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解決這些問題,以夯實現代農業基礎。需要強調的是,解決農業存在的問題不能以否定家庭經營為代價,否定家庭經營的任何所謂“創新”都是對農業基本規律的否定,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慘重代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業發展,只有在堅持農戶經營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應該看到,鄉村人口城鎮化為鄉村規模農業提供了條件,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把已經脫離耕地家庭的承包地流轉給種地的農民,讓他們種更多的地,培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作為中國現代農業的基本經營單位。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勞動力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經營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業生產單位。實際上就是擴大規模的農戶,其特點在於保留了農戶經營全部優勢的同時可以克服小農戶的某些劣勢。實踐中關於家庭農場的理解還存在較大偏差,其中最為普遍的錯誤認識是受所謂“規模化”思維影響,認為家庭農場的規模要大,規模越大越現代化。實際上,人們想象的所謂規模效益在農業上根本不存在,大規模農業所積累的是規模風險。所以,中央一直強調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這個適度規模就是家庭農場的規模。其規模下限可用生計標準來確定,即能夠滿足一家人生活需求的規模水平。家庭農場規模上限是現有技術水平條件下家庭勞動力的最大經營能力所能達到的規模水平。不同地區、農業經營的內容不同,決定了家庭農場規模的差異。但是其共同特徵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即農民自己為自己勞動。這一點可以用來區別於資本農場和僱工農業。

3.合作社是農業生產者的理想組織形式

家庭農場與一般農戶都存在一些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如市場交易成本問題、市場價格波動問題、農業品牌建設問題、農業社會服務問題等,難以通過農戶或家庭農場自身力量得到解決,而是需要更高層面的組織才能實現。理論和實踐證明,這種更高層面的組織形式就是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把農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聯合起來,與健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起,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這樣才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維護農民的利益,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國農民合作社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從微觀上看,在於分散的小農戶缺乏合作的願望和積極性,特別是兼業農民視農業經營為雞肋,影響了現代農業組織的形成。從宏觀看,合作社沒有形成更高層面的聯合,分散的小合作社與分散的農戶一樣對農業風險無能為力。因此,合作社發展要在微觀上培育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載體,可以激發農民的內在合作需求,解決合作社微觀動力不足問題。在宏觀上,要解決合作社規模問題,農業的規模效益要通過合作社規模來實現,而不是通過大規模流轉土地實現。鑑於中國文化傳統和行政體系,以家庭農場和農戶為基礎,以村落為單位的村社一體合作組織應該成為中國農村合作組織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聯合社形成全國合作社網絡。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融合農業、可持續農業以及農村多元化產業等農業形式只有在組織起來的框架下才是有效的。

來源:農民問題研究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