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日本實體店要比電商發展的好,而在中國正好相反?

電子商務 日本 美國 O2O 多少說 2017-06-27

為什麼美國、日本實體店要比電商發展的好,而在中國正好相反?

應該說,中國電商趕上了好的時代。

畢竟,正是因為中國線下實體店體系還不夠成熟時,電商通過良好的用戶體驗實現了彎道超車。

但是發達國家卻不太相同。

先來看鄰國日本。

日本的實體店實在是太發達。發達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在日本鄉村的街道上,都可以很容易找到便利店或者自動販售機,而且價格也很合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都非常容易買到,而且日本的便利店經常會推出各種新穎的食品。所以作為日本的消費者,基本不需要去電商上買東西。即使是中國的O2O,你下單後也需要2小時左右才能從附近的門店送貨上門,而在日本,從樓下的便利店或販售機在幾分鐘內甚至就可以買到熱騰騰的快餐。

在美國,主要是霸主的存在,沃爾瑪這樣的大型連鎖超市,都是可以覆蓋到每個鄉鎮的,即使在一些居民區也又很多中型的生鮮超市。美國連鎖超市的發達程度也是遠遠超過中國的。

基於這些原因,日本和美國的實體店確實比電商發展的要好。

當然美國和日本還有一個重要的相同點那就是人工成本高,物流體系不夠發達,送貨成本太貴而且還很慢。

而在中國

中國的電商的發展快,一個原因是傳統零售業實在太落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管制相對較少。

以及:

1價格,網上的價格特別是淘寶的價格比實體店的價格便宜很多(質量的話實體店比較有保障點)。種類,電商的種類比實體店要多很多,實體店的種類有時過於單一,而且不便於消費者購買。

2服務態度,實體店(特別是那種小店)在沒有電商以前,確實沒有商業良心,能坑就坑,消費者也無法知道市場價格(經常購買同一種產品的消費者除外)。而且店家的態度總是那種,愛買不買,不買拉到。

3售後,說實話有些商家的售後沒有保障,而電商則可以退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