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棄成為億萬富翁,卻點亮了整個世界


他放棄成為億萬富翁,卻點亮了整個世界

○ 1989年,蒂姆·伯納斯-李發明了萬維網。| 圖片來源:CERN

1. 誕生於30年前的新世界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是英國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他於1955年出生,父母也曾是計算機科學家。1976年,年輕的伯納斯-李從牛津大學畢業後,成為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一名軟件工程師。

在那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前來使用CERN的加速器。伯納斯-李注意到,這些科學家很難共享信息:不同的電腦上有不同的信息,要獲得不同信息,科學家就必須登錄不同的電腦。而且,有時他們還得在不同的電腦上學習不同的程序。

伯納斯-李認為他可以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於是,他提出了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超鏈接系統,允許不同計算機之間進行信息共享,而這一想法也永遠地改變了人們交流和使用網絡的方式。這個系統就是後來人們熟知的萬維網(World Wide Web,縮寫為www)。

萬維網背後的理念既簡單又崇高,它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合作起來共同解決世界上的問題。當面對一些很大的問題,比如氣候變化或癌症治癒等一類問題,許多零碎的想法可能存在於不同人的大腦裡,而網絡能將所有的這些人都連接起來。

但30年來,網絡“被騙子劫持”了,而這將摧毀網絡本身。網絡已經演變成這樣一個平臺:虛假信息像傳染病一樣傳播,仇恨滋生,個人隱私被出賣給出價最高者讓一些人賺得盆滿缽滿。

因為這些原因,伯納斯-李開始致力於修復自己幫助創建的網絡世界。在2009年的時候,他創建了萬維網基金,希望能夠促進互聯網的可訪問性和平等性。十年過去了,他的努力仍在進行中。

2. 網絡開始的地方

1989年3月,伯納斯-李在一份名為《信息管理:一個提案》的文件中闡述了他對未來網絡的設想。這個提案的目的最初是為了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運行復雜的粒子加速器。他當時的老闆邁克·森達爾(Mike Sendall)在封面上寫道:“模糊但令人興奮。”萬維網從來都沒有成為過CERN的正式項目,但是在1990年9月,森達爾設法讓伯納斯-李得以有時間來研究它。他開始使用一臺NeXT電腦工作,這是史蒂夫·喬布斯早期的產品之一。

他放棄成為億萬富翁,卻點亮了整個世界

○ 1989年,蒂姆·伯納斯-李發表論文《信息管理:一個提案》。

1990年10月,伯納斯-李編寫了網頁的三大基本技術:

  • 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也就是頁面的的標記(格式化)語言。
  • URI(統一資源標識符),一種用來標識各網絡資源的唯一“地址”,通常也稱作URL。
  •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用於實現鏈接資源在網絡上的提取。


伯納斯-李還編寫了第一個網頁編輯器和第一個網絡服務器。在短短几年內,萬維網的傳播範圍遠遠超出了最初預想。它的出現使得人們只需輕輕點擊鏈接,就可以共享信息。要知道在那個時候,技術人員還在構建大型計算機來存儲數據。因此,這種去中心化、無需許可的信息共享方式帶來的是革命性的改變。

伯納斯-李說:“有些人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應該安裝在自己的機器上,他們在職業生涯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想讓每個人都按照他們的方式來行事。當時之所以有人不贊同這種系統的原因,是他們想要擁有自己的結構和控制。”

如今,超鏈接催生的這場全球性的技術革命,創造了成千上萬家公司賴以生存的經濟體系。在創建這個系統30年後,世界上有一半人口在使用網絡,互聯網上存在近20億個網站。這得益於伯納斯-李早早就意識到,只有當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費使用且無需徵得許可時,互聯網的真正潛力才會釋放出來

1993年,在伯納斯-李等人的確保下,CERN作出讓HTTP保持免費和開放的決定,這使得互聯網得以蓬勃發展。明尼蘇達大學開發的Gopher協議曾是HTTP的有力競爭對手,但當他們宣佈將收取許可費後,Gopher協議就逐漸衰落了。

伯納斯-李說:“我仍然不是億萬富翁,不過這沒關係,不然的話網絡就不存在了。”他說:“如果這項技術是專有的,並完全在我控制之下,它或許就無法騰飛。你不能既想創造一個世界通用的東西卻又同時試圖控制它。”

3. 網絡的麻煩

伯納斯-李說,他一直知道網絡的潛在問題。畢竟,群眾裡面有壞人,這些人也能在網絡上大行其道,找到自己的天地。但伯納斯-李認為,是直到社交媒體出現之後,這些不好的聲音才被放大。

儘管如此,他仍然經常告誡人們謹慎進行網絡消費的重要性,告訴那些抱怨網絡噴子的人“不要瀏覽垃圾網站”。

但是,他從來沒有預料網絡會被民族和國家利用來影響選舉和公共話語。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他意識到,“這不僅僅關乎垃圾信息的問題,更嚴重的問題是,人們會相信被一些聰明而又別有用心的惡人操縱的事情。”正是在這一刻,他意識到他和萬維網基金會不得不後退一大步,重新考慮網絡。

4. 迴歸最初理想

為了解決困擾互聯網的這些問題,去年11月份,伯納斯-李發起了兩個重大的項目。第一個項目是網絡合同,這將使網絡更加可信賴,更不容易受到如今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影響。另一個項目是創建了一個名為Solid的新平臺,讓用戶得以控制自己的數據。

網絡合同項目的目標是將那些同意建立共同原則來管理網絡世界的政府、科技公司和個體公民聚集起來。他認為,讓儘可能多的人蔘與到這項努力中來非常重要,他希望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參與到討論中來。

Solid項目是伯納斯-李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這個項目的目標是讓人們對自己的個人數據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因為在今天,大量個人數據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被買賣。

Solid項目背後的理念是,為人們提供存儲數據的“倉庫”,讓數據存儲與應用程序分離,這樣人們就能夠自己決定應用程序可以將他們的信息用在哪些地方以及如何使用這些信息。伯納斯-李解釋說,這意味著你可以控制如亞馬遜、谷歌等服務,告訴它們倉庫中的哪些數據是可以訪問的,你可以有一個私人信息倉庫,還可以有一個工作倉庫。

伯納斯-李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人們能夠重新控制自己的個人信息,並再次利用網絡達到他最初的理想:共享、合作、造福人類。

參考鏈接:

[1] https://www.cnet.com/news/tim-berners-lee-still-believes-the-web-can-be-fixed-even-today/

[2] https://webfoundation.org/about/vision/history-of-the-web/

[3] https://worldwideweb.cern.ch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