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本文內容綜合自:Automotive News Europe 、Reuters、EV Bite, 圖片來自:Automotive News

博世認為,到2030年,大約四分之三的汽車仍將使用內燃機,但許多汽車會以電力系統作為輔助

"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本文內容綜合自:Automotive News Europe 、Reuters、EV Bite, 圖片來自:Automotive News

博世認為,到2030年,大約四分之三的汽車仍將使用內燃機,但許多汽車會以電力系統作為輔助

柴油業務持續走弱,博世如何未來求生?

在德國的斯瓦比亞(Swabia),博世集團的員工長期以來獲得很高的社會認可,令人驚羨。但是柴油門之後,這種情況開始悄然改變。如今,這些人的工作岌岌可危。

“根據我們的預測性規劃,未來幾年汽車生產將陷入停滯,這與過去不同,以前汽車產量通常會上升。”博世集團CEO沃爾克馬爾·鄧納爾(Volkmar Denner)在接受《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採訪時說道。

“這將對我們的員工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柴油車工廠的工人。”他表示博世將盡其所能,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裁員。

鄧納爾指出,由於柴油車需求下降,該公司將難以維持2018年的利潤率水平。根據博世集團公佈的2018年財報,博世集團的營業利潤率為7%,息稅前利潤達到55億歐元,銷售額達到785億歐元。

去年,博世就已經在德國以部分退休(partial retirement)、合同到期不續簽為由裁掉大約600個崗位。同時,該公司正在為薩爾州洪堡、斯圖加特和班貝克的三個主要柴油產品生產基地尋找其它替代性產品,例如,燃料電池等新產品。

這家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全球約有41萬名員工,其中約有5萬人仍在為柴油部門工作。這些仍為柴油部門工作的人中約有1.5萬的員工集中在德國。

在歐洲,包括倫敦、巴黎在內的多個城市已經列出禁止柴油車的時間表。各國政府為電動汽車制定了各種優惠政策,提供補貼和特權,吸引了很多搖擺不定的汽車買家。汽車製造商們也紛紛定下了野心勃勃的電動汽車生產目標。柴油車已不復往日榮光,銷量快速下滑。

在汽車行業轉向電動汽車等新技術之際,博世也在努力轉型,致力於成為行業的關鍵參與者。去年,博世在全球共投入73億歐元用於研發新技術。它還投資數10億歐元,用於環境保護,爭取提前10年,也就是在2020年之前全面實現碳中和。

那麼,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衝擊下,博世作為供應商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呢?

電動化

博世雖不再獨立生產電池,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子產品、電機、集成變速箱、電動車橋方面都很有實力。該公司還正在研究提高充電功率和速度的技術,以解決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為電動汽車的全面普及做準備。

博世集團已為全球50個電動汽車平臺開發了動力總成項目。為了更好地迎合電動汽車的需求,它還全資收購了EM-Motive,這家公司是博世與戴姆勒於2011年成立的合資企業,雙方各控股50%,自創立之初,總計生產了45萬臺電機。今年2月,博世完成了對這家電機公司的全資收購,並全面接管其業務,具體收購金額未公開。

博世汽車業務主管斯蒂芬·哈通(Stefan Hartung)表示,有了EM-Motive,博世將能夠覆蓋整個系列的電機。這家公司在電機原型製作方面非常迅速,同時能快速將成熟的工業化解決方案推向市場。

博世認為,儘管許多汽車製造商都在歐洲各地建立充電站網絡,但汽車工業不是一個基礎設施行業。他們的角色是準備好提供適合現有基礎設施的車輛。另一方面,汽車行業必須推廣電動汽車技術,確保包括電力公司在內的其他行業參與者發揮作用。如果電動汽車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純基礎設施企業就會陸續進入這一市場。

燃料電池

為推動燃料電池的發展,博世於2018年8月與英國燃料電池企業Ceres Power建立了合夥伴關係,研發下一階段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博世持有這家電池公司4%的股權。

今年4月份,博世又宣佈與瑞典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Powercell達成合作,將共同生產氫燃料電池,致力於其大規模商用。博世已向這家電池公司投資數千萬歐元,共同開發一種聚合物電解質膜(PEM)燃料電池。

鄧納爾表示:“聯手Powercell,我們計劃最晚於2022年實現燃料電池電堆的商用化,並推向市場。”

在國內,博世與中國濰柴合作為商業車研發燃料電池動力總成。在美國,它則與卡車製造商Nikola共同研發用於重型卡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博世認為,在大約10年之內,多達20%的電動汽車將以燃料電池驅動。燃料電池是中型和重型商用車電動化的首選解決方案,尤其適合長途旅行。

自動駕駛和飛行汽車

到2022年之前,博世計劃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約40億歐元。目前,公司內部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工程師超過5000人,團隊規模幾乎是兩年之前的2倍。

它還在加州與戴姆勒合作,研發和測試L4和L5的自動駕駛系統,同時選擇英偉達(Nvidia)作為人工智能平臺的供應商。今年7月份,兩家公司還獲批在德國斯圖加特測試自動駕駛停車系統。

該公司還同步發展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預計今年駕駛輔助系統的銷售額將在目前約20億歐元的基礎上再增長近15%。此外,雷達和傳感器的銷售額預計也將大幅增長。

該公司還是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的市場領導者,這種傳感器可以收集加速、運動、氣候或空氣條件的數據。它們幾乎存在於各種移動設備中,也存在於車輛之中,對自動駕駛車輛格外重要,與自動駕駛飛行汽車也緊密相關。博世不會直接參與飛行汽車業務本身,但正在開發一個MEMS傳感器來助其飛行。

內燃機還有前途嗎?

博世認為,到2030年,大約四分之三的汽車仍將使用內燃機,但許多汽車會以電力系統作為輔助。

該公司認為,未來市場中將會出現超稀薄燃燒的汽油發動機。目前,柴油發動機已經實現了很高程度的稀薄燃燒。如果繼續追求更高程度的提升,大家也將會看到更多的尾氣排放系統。內燃機的壽命有限,大概只有30年。在改進內燃機方面,汽車行業必須非常聰明,同時又要大力投資新技術。

如今,汽車行業新舊勢力交錯,科技公司也不斷湧入,但博世認為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期,不同公司開發的所有技術——IT、軟件、互聯、新型動力系統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汽車生態系統。博世未來為誰製造零部件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需要研發什麼樣的技術來應對這個行業中出現的不同的場景、客戶和想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