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

共享經濟就是這樣一個風口,但如今風口漸漸消失,又有多少企業能夠穩穩的落地而不是摔個稀巴爛呢?

有人在門裡輕歌曼舞,有人在門外長歌當哭。

近日,首家共享汽車倒閉,創始人跑路的消息一時間席捲網絡。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想想曾經的EZZY是多麼風光,創始人付強談起夢想的聲音又是多麼響亮!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付強多次在公開場合豪言不斷,句句驚人。現在回想起來可能自己也會感覺有點打臉。

2016年3月,付強在北京正式推出高端共享汽車品牌EZZY,並確定使用BMW i3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的投放車輛。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今年4月,EZZY獲得策源創投4000萬元天使輪融資。5月6日,在同樣的地點,EZZY再次召開戰略發佈會,宣傳全新的品牌和車型。沒想到僅僅半年時間,加速了EZZY的死亡。

關於用戶擔心的押金退款問題,付強表示EZZY1700-1800人的用戶,都會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等清算結束之後,進行支付,總退款金額大概是360萬左右。

究其根本,付強的失敗彷彿早已註定。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共享行業的死亡案例並不只有付強,今年6月悟空單車的倒閉出局依然阻擋不了共享XX的肆意生長。共享行業有著千奇百怪的形式,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與其他的共享產品不同的是,共享汽車是整個共享行業中最“貴”的。

而付強,偏偏又把目光瞄準了高端群體,這就意味著他要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無論是國產電動汽車,還是進口的豪華品牌,汽車本身的單價都要超過單車成百上千倍了,更別說什麼充電寶和雨傘了。而Ezzy一開始就把用戶定位在都市高端人群,只有寶馬i3和奧迪A3這樣的豪華品牌才能匹配Ezzy“富二代”的定位。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除了產品成本,共享汽車的使用成本也很高昂。用戶租一輛共享單車大約每公里花費0.5元左右,而一輛共享汽車最便宜的也要0.8元每公里,這還沒有計算按時間收取的費用。Ezzy更是比打車還要貴出接近30%左右。如此高昂的使用成本,也讓很多用戶望而卻步。

換句話說,如果用戶真的都那麼有錢,為什麼不自己買一輛車或者選擇打車呢?

另外,共享汽車的養護費用極高。撞壞了前臉的寶馬i3和奧迪A3需要多少錢和時間來修復呢?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還有,一臺電量完全耗盡,停在路邊的i3又要如何把它弄回充電站呢?加油、充電、清洗、保險、停車……如果這些費用不能全部轉嫁到用戶的使用費中,那這些錢又有誰來買單呢?

這樣一筆一筆算來,難怪拿到4000萬投資的Ezzy也只能堅持一年半的時間。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回首曾經滴滴和Uber的燒錢大戰,兩家合計共燒掉了接近300億人民幣。而摩拜與OFO的戰爭也才剛剛開始,目前,摩拜與OFO的融資都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並且融資還在繼續。

連做個共享單車都需要如此龐大的財力支持,你說你Ezzy死不死?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共享汽車還有沒有未來?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覺得共享汽車的未來完了,其實不然,如同付強自己所說,今天我們失敗了,只能證明我們自己沒有做好,並不代表共享經濟的失敗,更不能說明共享汽車的失敗。

共享汽車的發展取決於多方面因素,首先,擁有強大車企背景才是共享汽車的立足之本。一方面平臺可以降低車輛的購買和維護成本。另一方面車企也能通過共享的形式解決滯銷車型的問題。

首家共享汽車倒閉!一年半燒了4000萬 這玩意兒太貴 燒不動!

其次,共享汽車還需要自動駕駛技術的支持。除了產品本身的成本之外,共享汽車花在運營、養護成本上的人力成本就不菲。試想一下如果車輛可以自己行駛到目的地去接客戶,行程結束之後又可以自己開回站點。這樣一來,平臺方就不需要僱傭大量的“地面人員”負責調度車輛。

共享汽車的未來之路,更像是一種新時代探索,在這條路上,有人倒下,有人互相攙扶,但未來的共享市場最終會變成什麼樣,誰又知道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