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傳遍巴渠大地。

聽到這番話時,71歲的李學餘正乘坐從重慶北開往北京的T10次列車返回達州。剎那間,激動的淚水在他眼眶打轉,腳下這條鐵路不就是他青春裡最亮麗的底色嗎?

從一條鐵路到多條鐵路,再到發展高鐵,近40年來,達州在鐵路建設上一路高歌猛進。這一路,有鐵路的建設者、受益者、守護者,如今又迎來了新的開拓者,他們無一不在用青春書寫著達州的鐵路建設史。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達州火車站(2018年)。 (龔其明 攝)

建設者

青春是打通出川通道的日子

2019年4月底,作為襄渝鐵路的建設者,原鐵道兵5831部隊民兵2連老兵、如今已67歲的李正義策劃了一場“修建襄渝鐵路50週年活動”,吸引了百餘名戰友從全國各地回到達州。時間回到1969年,國家決定開工建設襄渝鐵路。修鐵路,建設祖國,成為了那一代青年人的夢想,李正義他們也應徵加入了襄渝鐵路建設隊伍。

4月30日下午1時30分,李學餘乘坐的火車穩穩駛入達州站,人群如潮水般湧出車站,返家過節的李學餘卻故意走在了最後,還依依不捨望著來時經過的鐵路。只要乘坐襄渝線,他不自覺就會這樣。

“鐵路就是我們青春的最好體現。”李學餘告訴記者,20歲時他加入了襄渝鐵路覃家壩段的建設,一干就是三年多。“那時修建鐵路,施工條件極其惡劣,尤其是覃家壩,交通閉塞,物資缺乏,數百公里長的鐵路沿線沒有公路,沒有電力,施工初期,工程和生活物資全靠肩挑背扛。如今一閉上眼,那人山人海乾得熱火朝天的情景就立即浮現。”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襄渝鐵路建設現場(資料圖片)

“施工中,我們特別害怕下雨,晚上號角一吹,來不及洗漱穿上衣褲就往外跑。”據67歲的鐘平回憶,她參加襄渝鐵路覃家壩段建設的時候還是個17歲的姑娘,一下雨覃家壩就會漲水,不管男女就排著隊,扛著100斤一袋的水泥就往河邊走,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再爬起來,只為築牢防洪堤壩,防止建設好的工程被洪水摧毀。

襄渝鐵路上,像李學餘、鍾平這樣的建設者還有很多。“鐵路鋪軌到達州後,地方政府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的場景,至今讓我難以忘記。”67歲的張石平回憶,每當他乘坐襄渝線,他就會驕傲地告訴身邊的乘客,他是襄渝鐵路的建設者。但意外的是,身邊總會有一些年紀相仿的人不約而同激動地說,“我們也是。”

就這樣,灰頭土臉的場景、集體拉練的場景、休息唱歌的場景、河邊洗漱的場景、吃大鍋飯的場景……一段段艱苦而又美好的青春歲月如放電影一樣在火車上不斷“播放”。

1979年12月,達州第一條鐵路——襄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成為達州鐵路建設的重大里程碑!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慶祝襄渝鐵路鋪軌到達州(資料圖片)

1997年12月25日,達成鐵路建成通車;2004年11月1日,達(州)萬(州)鐵路建成通車;2009年7月7日,達成鐵路複線投入運營;2009年9月20日,襄渝鐵路複線工程完工;2016年1月8日,巴(中)達(州)鐵路建成開通……目前,達州火車站已經成為四川省第二大、西南地區第四大的火車站。

守護者

青春是在鐵路上奔忙的歲月

從地理區位看,達州位於四川東部,是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是成都、重慶、武漢等經濟區交會輻射中心。

據達州車務段統計,達州火車站旅客量1980年為36萬人次,2018年為1010餘萬人次,是1980年的28倍多。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讓達州在與其他城市競爭中搶得了先機。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上世紀九十年代,火車行駛在襄渝線上。(資料圖片)

“我常常要去成渝兩地進貨。達州到成都,襄渝鐵路讓路程縮短了8個小時,達成鐵路讓路程又縮短了近6個小時,動車開通後再次縮短了3個小時。”作為鐵路的受益者,58歲的市民龐秀菊談起年輕時的奮鬥史很有感觸。因為做服裝生意,她坐火車去成都、重慶是常事。沒鐵路前,從達州(原達縣)去成都,要花20多個小時,先坐11個小時的長途客車到重慶,再坐10個多小時轉乘成渝線火車去成都。“如今隨著鐵路不斷修建,公路不斷拓展,去哪裡路程都近了,進貨渠道多了,生意自然也好了,家裡經濟狀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達州市統計局相關人員介紹,隨著鐵路建設的不斷推進,達州區位交通優勢不斷凸顯,促進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達州彙集,造就了旺盛人氣和無限商機,帶動了工業、商貿、物流等行業的加快發展。2018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4.06億元,是1979年的172倍。

龔力18歲時就到了三匯鎮火車站工作,一干就是40餘年。如今59歲的他見證了因鐵路而興的小鎮變化。“2020年1月我就要退休了。”龔力說,他見證了三匯火車站從曾經每天往來經過10餘對客貨火車,發展到每天來往經過100餘對客貨火車;見證了三匯鎮從曾經的破舊平房變成高樓林立;見證了很多客商來三匯鎮投資興業……他坦言,鐵路上的日子,厭倦又滿足,心酸又幸福,臨近退休,一切的感情都化為了不捨。

如今,襄渝鐵路如樹幹,達成、達萬、巴達鐵路如樹枝,其他公路、國省幹線、農村公路、水運、航空等如根莖,帶來的是達州經濟“枝繁葉茂”。據相關部門統計,2018年,達州GDP達到1690億元,是1979年的137倍,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長9.5%。

新的開拓者

青春是無悔付出的集合

鐵路發展,永不停歇。當下,達州緊盯高鐵發展,迎來了鐵路新的開拓者,一幅幅以鐵路為底色的青春畫卷正徐徐展開……

2014年起,我市連續5年建言省委、省政府積極協調國家鐵路局將“成南達高速鐵路建設”納入《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儘快開工建設。除此之外,我市多個部門也積極向上級部門建議。

終於,達州高鐵建設有了突破。2018年6月底召開的四川省十一屆三次全會,將達州定位為“四川省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同時,對成南達高鐵給予全面支持。

據瞭解,一條高鐵的建設,需要經過多重嚴格審批,包括立項、可研、初步設計、施工設計等一系列程序,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而國家鐵路局為了支持達州革命老區、秦巴連片扶貧地區新時代高鐵建設,2018年12月底,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工程設計評審中心副主任黃文勇被派到達州市發改委,幫助進行鐵路樞紐建設。

5月20日上午10時,“成南達高鐵項目初步測量工作基本完成,設計單位內部需在萬州開展初測中期檢查工作”的消息一傳來,當日下午2點,黃文勇就出現在萬州初測中期檢查會議的現場。

像黃文勇這樣為達州鐵路建設付出青春和汗水的人,達州市發改委還有很多,為了儘早開工建設成南達高鐵,大家自發制定了“資料收集提交不隔夜、奔赴現場不隔夜、上傳下達不隔夜”的工作要求。

“我3個多月沒看見孩子了,但只要能造福達州百姓,一切都值!”今年39歲的黃文勇說,大家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的精神,也感動了他這個支援達州鐵路建設的“異鄉人”。達州是他定位的第二故鄉,暑假還打算把孩子們接到身邊來,感受達州,瞭解達州,愛上達州。

據瞭解,當下達州又搶抓全省綜合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重大機遇,將構建“五向綜合運輸大通道”。

東向、西向依託成南達350公里時速高鐵連接成都平原城市群和華東經濟區、沿江經濟區、長三角地區;

南向、北向依託西達渝350公里時速高鐵連接重慶、昆明、西安和京津冀地區;

西北向依託達廣城際快鐵經蘭州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繼續深入發揮鐵路大動脈的提振帶動作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為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奠定基礎。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和諧號行駛在達成線上。(本報記者 黃江濤 攝)

不久的將來,

兩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

將在達州境內“十字”交匯,

形成高鐵交通樞紐,

從而將助力達州經濟與民生

更快更穩的“騰飛”!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記者:劉姣

責任編輯:劉豔 編輯:劉民婕

達州日報社出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從“贊”到“好看”,

現在又變成了“在看”

既然都在看了就點個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再走唄

奮鬥的青春!這裡梳理了達州鐵路發展最清晰脈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