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大學 江陰 桔子 王健林 農村 長江 徒步 文字品味人生 2019-03-30

總是聽到周圍的人在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順心,還有大學要畢業了,是考研呢還是直接工作;中年人了,不想在單位幹了,可是年紀大了,工作難找,該怎麼辦?迷茫的人一大片:一方面不想放棄現在的安穩平順,無波無浪;另一方面又渴望外面的豐富多彩,激情無限。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很多人對此的反應是:“迷茫什麼?就是想太多!安心算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要知足常樂!”

我卻說:迷茫不是一件壞事,始於迷茫我們才會成功!

會迷茫就證明我們對現有生活進行了思考,剖析,反思。這說明我們不再是渾渾噩噩,沒有思想,按部就班生活的傀儡。

因為思考,我們才會覺醒,才會去挑戰生活,才會向成功邁出第一步。


01

心懷夢想,將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俞敏洪年少時生活在江陰老家,那時他就有一種衝動,到長江的對岸去看一看,他想行萬里路,去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

所以他拼盡全力連續三年參加高考,終於走出了他所生活的江陰農村。

大學時,他曾懷揣著100塊錢,風餐露宿徒步走到泰山,然後又去了黃山和九華山,甚至走到了廬山。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即便並不富足,可是夢想依舊能實現。只要敢想,敢做。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02

勇於嘗試,讓我們找到正確的目標

並不是每一個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在一步步地嘗試中成長,一次次排除掉那些錯誤的選項,找到正確的選項。

不要怕嘗試,不要覺得這個過程是浪費時間,正是在一次次的嘗試,幫我們砍去了阻礙我們的枝枝蔓蔓,讓我們找到正確的目標,使我們有努力的方向。

如果缺失這個過程,我們一味埋頭努力,卻不抬頭看路,想一想我們會走多少彎路,有多少曲折。

而嘗試雖然看上去浪費了時間,實際上卻幫我們節省下時間。這就是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功”。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03

積累沉澱,是我們實現目標的手段

有了夢想,找到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實現目標。

很多人總是在抱怨,卻不去做好準備,一遇到真章,直接打退堂鼓:我不行,我不會,我不能……

可是哪一件事是我們生來就會的呢?

吃和睡,那是本能。在我們認知提升之後,我們追求的就是如何吃的更好,如何睡的更舒適。

而其他的事,都是我們一點點學著去做的:說話,爬行,走路,認字……

如果想做一件事,就需要我們去學習,去積累。而不是兩眼一抹黑地一頭扎進去,機會成本是沉重的,需要我們努力減小,而不是隨意增加。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04

積極樂觀,是我們堅持目標的動力

縱觀每一個成功人士,他們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無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他們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始終有一種我一定行,我一定能克服的信念。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褚時健老先生,他的一生才是真正的跌宕起伏。出獄後,70多歲的老人家,去荒山種橘子,而橘子從種下到掛果需要六年。一位古稀老人,對著剛剛種下的橘子,暢想六年後豐收景象,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所以他才會成為王石、王健林、潘石屹、柳傳志這些成功大佬們所敬佩的老人。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迷茫,重要的是要分清自己的迷茫是一時的抱怨感慨,還是真正的想去改變。

抱怨感慨就隨它去吧,因為你不會真正腳踏實地的去改變什麼,只不過是痛快痛快嘴;

想真正的改變,那就行動起來:做好準備,積極樂觀,找到方向,讓夢想帶領我們,厚積薄發,實現“詩和遠方”。

誰說迷茫是壞事,不迷茫怎麼會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