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僱風暴之後……在美做研究的華人,如何才能避免“被間諜”?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婉迪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 劉皓然】“驅逐”科學家、收緊簽證政策、限制赴華“委培生”回國就業……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政府似乎再次被“間諜執念”觸動了敏感神經,出臺了一系列不利於華人(華裔)赴美活動的限制舉措。與以往不同的是,美國政府的“打擊範圍”已經從理工、軍事等高度涉密行業,延伸至整個科研、學術領域。有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和做科研工作的人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特殊時期,雖然不可避免碰到海關的“刁難”,但也可以從自身做起,避免被當成“目標”。

數名華裔研究員被解僱

據美國《休斯頓紀事報》報道,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機構——得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前不久以涉嫌盜取美國學術科研成果,對3名研究員予以革職處分。雖然該機構並未對外透露3人具體身份,但可以肯定他們均有“中國血統”,其中兩人已取得終身任職資格。

安德森癌症中心“驅逐”科學家一事,其實是受到了“上級部門”的“重點關照”。201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癌症中心5名工作人員進行點名,聲稱他們涉嫌利益衝突及“未經上報的海外收入”。據瞭解,NIH是全美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資金撥款單位,2018年曾為該中心撥款1.48億美元。癌症中心一名負責人稱,如果不採取行動,NIH很可能拒絕撥款。

美國《紐約時報》稱,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加大警示力度,要各機構重視外部勢力攫取美國科研成果的行為——特別要“留意中國人”。去年夏季,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專門在得州為多個學術和醫療機構召開閉門會議,要求謹防“內鬼”,及時上報一切可疑行為。這種由聯邦當局親自下達指示要求科研學術單位謹防間諜行為的會議,在該州歷史上堪稱“前所未見”。

《休斯頓紀事報》稱,不少反對者指出,該調查帶有強烈的“種族定性”嫌疑。知情者透露,安德森的內部調查範圍遠不止5人——在過去一年多中,該機構10名資深華裔科研或管理人員不是辭職,就是退休,很可能是因為無法忍受這種備受歧視的工作環境。

美國人也擔憂被審查

留美者可能受到“請喝茶”和“炒魷魚”的待遇,而赴美者則面臨“簽證難”的窘況。據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稱,除了高科技及科研領域人士訪美受限外,中國30名社科學者專家去年赴美前也吃了“閉門羹”,訪美簽證不是被吊銷,就是被“行政複議”。

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的江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的專業不太敏感,一般不用擔心不給續簽或者在海關被卡的問題。“但一些特殊專業,如涉及航天、船舶製造、部分計算機相關的理工科,或者一些生物科學,可能就有這種風險。”江同學稱,周圍一些中國同學最近因擔心“回不來”,放假都不會回國,“反正兩三年的時間,可以在美國實習或者旅遊”。

出於對中國的高度猜疑,美國連“自己人”也信不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分析師丹尼斯·王爾德前不久在參議院一場聽證會上表示,美國政府過去常將學生送往中國學習語言和文化,這類帶有定向培訓性質的“委培生”歸國後要為政府效力。尷尬的是,由於本屆政府審核標準過於嚴格,這些學生只因曾在中國生活而無法通過背景審查,明明是政府培養的人,如今卻無法為政府所用。也有安全專家認為,升級審核力度合理,不排除有學生被中國“收買”。

從自身防止“洩密”

在安德森事件中,一方面顯露目前華人研究員在美國可能受到的不公待遇,另一方面也警示相關人員,在美國做科研如何規避“洩密嫌疑”,保證華人工作者的信譽。對於涉事的幾名研究員,雖然沒有證據顯示他們“受中方指派”,但仍被研究院定性為“違反政策”。

美國絕大多數純學術研究一般沒有過多的限制。在得州某高校工作的陳博士研究領域是數學,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大多數研究本來就是為了推進學術發展,為公眾服務,我們都會把成果分享出來,也願意增加自己在學術界的名聲和影響力”。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做農業研究的趙博士也表達了相同觀點。受訪的幾名研究員都對華裔員工涉洩密一事有所耳聞,但表示自己並未因是中國人就受到防備和歧視。在一家學術機構工作的陸博士說,解僱事件在美國影響雖大,但也只是個案。日常工作嚴格遵守保密規定,仍然可以爭取到信賴和機會。

但是,學術研究中也存在特定需要注意的敏感專業和保密項目。陳博士表示,他在校時的研究雖然是公開的,但他曾經連續3年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實習,那裡的保密非常嚴格,“不能對公眾開放使用,也絕對不能以任何形式傳播出去”。他告訴記者,近些年來,美國國家實驗室的政策有愈發收緊的趨勢,“明顯感到外國人進入越來越難,我們的專業圈子相對較小,很希望多吸收一些外來人才,但後兩年在那裡實習時,發現我原來的外籍上司都被調走了”。

要從自身防止“洩密”,許多在美國實習過或進過研究所的中國學生都有經驗。曾在華盛頓一家非政府扶貧組織實習的李常(化名)對記者說,他們在整理數據時常遇到標明“非完整數據”“非最終版本”字眼的文件,“雖然沒有實打實寫上‘Confidential(機密)’,但實際上就是暫時不能公開的”。一些對英語用語不夠敏感的國際學生,很可能就沒認識這個問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生物化學的周同學也表示,有時特定的實驗報告沒有最終完善前,一般也不會公開,“這既有保密方面的問題,也是一種對正確的實驗結果負責的態度”。

除了在實習或工作中,學生也應該遵守保密約定。尤其在華盛頓、紐約等與美國政府息息相關的城市,很多學生都有機會在課程中深入參觀或訪問政府機構。曾在喬治城大學學習國際法的小黃對記者說,這種參觀有時要求學生不要拍照,“對方也會告知你是否可以署名”。他回憶稱,自己為完成一篇涉及美國外交政策的論文,在導師的溝通下采訪過幾名美國政府相關人士,“採訪對象嘴當然很嚴,但是最好還是詢問一下導師,是否寫的內容都是可公開的”。

安德森癌症中心一名負責人表示,如果不對幾名涉“洩密”華裔研究員採取行動,可能得不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撥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