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強調這種明德之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古文惜字如金,連用兩個相同的詞,足以說明明明德的獨特和重要性。第一個“明”為動詞,意為彰明推廣,第二個“明”可作形容詞解,意為光明崇高。文詞背後,由明字構成了豐富而多元的意義系統。明作“名之”時,與之相對的是“蔽”。而由“蔽”到“明”則是一個道德自省與道德實踐的雙重過程。需要彰明道德,自己必須做到有道德,而這就是反思反省,自明其德的過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史記·商君列傳》裡也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為名,自勝之謂強。”而在大學裡則強調慎獨的意義,只有時時刻刻照亮自己的靈魂,才能以身作則,啟迪他人。而自明其德之後,就是推己及人,彰明推廣古聖先賢的教化,這在《大學》裡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說文解字》中講“明,照也”。彰明也就是推廣,照亮他人,也感染他人,最後使每一個人都自成道德的明燈,照亮生活。


"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強調這種明德之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古文惜字如金,連用兩個相同的詞,足以說明明明德的獨特和重要性。第一個“明”為動詞,意為彰明推廣,第二個“明”可作形容詞解,意為光明崇高。文詞背後,由明字構成了豐富而多元的意義系統。明作“名之”時,與之相對的是“蔽”。而由“蔽”到“明”則是一個道德自省與道德實踐的雙重過程。需要彰明道德,自己必須做到有道德,而這就是反思反省,自明其德的過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史記·商君列傳》裡也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為名,自勝之謂強。”而在大學裡則強調慎獨的意義,只有時時刻刻照亮自己的靈魂,才能以身作則,啟迪他人。而自明其德之後,就是推己及人,彰明推廣古聖先賢的教化,這在《大學》裡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說文解字》中講“明,照也”。彰明也就是推廣,照亮他人,也感染他人,最後使每一個人都自成道德的明燈,照亮生活。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那麼明什麼德呢?或者說什麼樣的德是“明德”呢?朱子解釋說:“明德,是我得之於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統而言之,仁義禮智。以其發見而言之,如惻隱、羞惡之類;以其見於實用言之,如事親、從兄是也。如此等德,本不待自家明之。但從來為氣稟所拘,物慾所蔽,一向昏昧,更不光明。”這裡提出惻隱、羞惡之類,事親、從兄之德,就要在家庭生活的細節做到有道德修養。

就個人而言,做到“明”就要光明磊落。俗話講“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晉書》在記載石勒時言:“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而朱熹說的更直白,“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朱子語類》卷七十四)。幽微之處,獨處之時,要慎獨,要謹言慎行,因為天地昭昭,無所不明。更重要的是明白禮儀,正如荀子所言“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在人者莫明於禮義。故日月不高,則光明不赫;水火不積,則暉潤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禮義不加於國家,則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禮儀照亮人類,使我們變成文明之人。

正如朱熹所說,我們本體本性清明,但因為氣稟所拘和人慾所蔽才變得昏暗不明。個人才情氣度,修養見解有所高低,因此不一定能洞明自我心性;聖人,君子,賢人和小人就因氣稟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世界,但這種氣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正是為了撥開本心的迷霧,看見澄明的心湖。乾坤浩然,日月澄明,心如明鏡。在古代有對鏡子的隱喻。明察秋毫,以覽萬物;明鏡高懸,以辨是非。


"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強調這種明德之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古文惜字如金,連用兩個相同的詞,足以說明明明德的獨特和重要性。第一個“明”為動詞,意為彰明推廣,第二個“明”可作形容詞解,意為光明崇高。文詞背後,由明字構成了豐富而多元的意義系統。明作“名之”時,與之相對的是“蔽”。而由“蔽”到“明”則是一個道德自省與道德實踐的雙重過程。需要彰明道德,自己必須做到有道德,而這就是反思反省,自明其德的過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史記·商君列傳》裡也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為名,自勝之謂強。”而在大學裡則強調慎獨的意義,只有時時刻刻照亮自己的靈魂,才能以身作則,啟迪他人。而自明其德之後,就是推己及人,彰明推廣古聖先賢的教化,這在《大學》裡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說文解字》中講“明,照也”。彰明也就是推廣,照亮他人,也感染他人,最後使每一個人都自成道德的明燈,照亮生活。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那麼明什麼德呢?或者說什麼樣的德是“明德”呢?朱子解釋說:“明德,是我得之於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統而言之,仁義禮智。以其發見而言之,如惻隱、羞惡之類;以其見於實用言之,如事親、從兄是也。如此等德,本不待自家明之。但從來為氣稟所拘,物慾所蔽,一向昏昧,更不光明。”這裡提出惻隱、羞惡之類,事親、從兄之德,就要在家庭生活的細節做到有道德修養。

就個人而言,做到“明”就要光明磊落。俗話講“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晉書》在記載石勒時言:“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而朱熹說的更直白,“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朱子語類》卷七十四)。幽微之處,獨處之時,要慎獨,要謹言慎行,因為天地昭昭,無所不明。更重要的是明白禮儀,正如荀子所言“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在人者莫明於禮義。故日月不高,則光明不赫;水火不積,則暉潤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禮義不加於國家,則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禮儀照亮人類,使我們變成文明之人。

正如朱熹所說,我們本體本性清明,但因為氣稟所拘和人慾所蔽才變得昏暗不明。個人才情氣度,修養見解有所高低,因此不一定能洞明自我心性;聖人,君子,賢人和小人就因氣稟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世界,但這種氣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正是為了撥開本心的迷霧,看見澄明的心湖。乾坤浩然,日月澄明,心如明鏡。在古代有對鏡子的隱喻。明察秋毫,以覽萬物;明鏡高懸,以辨是非。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新民”更是具體的革新自己、自明明德,繼而推己及人,去其舊染之汙的過程。其中也蘊含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而這也是一種拯救自己並拯救他人的必由之路,那麼就要回到歷史的深處看到苦難的人民。“新民”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時間的線索。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些言辭背後有著片刻不停歇的時間感,而這種緊迫性像是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而“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感慨滲入人們的情感體認中。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時間緊迫中才有一種對新己新人的渴望和訴求。之所以有“新”就必然存在一個“舊”的問題,在人格上講是清除舊習氣,尋找光輝人格,而在歷史上則是回到一種理想的社會,而這種理想的社會又以治世堯舜禹為代表。而明明德,明的是光明的道德,也是古聖先賢的道德,要理解這種人格和情感的偉大性,就要走進歷史的核心。

中國歷史悠久,除了既定的史實之外,其實講的還是歷史感的悠久。中國人重史,而且歷史史實除了是對歷史本身的記載之外,還是明辨是非,明鑑君臣的重要手段。而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千萬人的生死濃縮於寥寥數字,王朝的興衰匯聚成一組詞語,過去和現在,史官自己和整個世界就懸在筆尖上,歷史只有書寫才得以存在。文字背後是史官藏在歷史中的明明之心。這種由血和墨匯成的文化之流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蘇軾說“人生識字憂患始”,人們的情感和整個世界的存在方式都在奔流的文字中得以展現。


"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強調這種明德之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古文惜字如金,連用兩個相同的詞,足以說明明明德的獨特和重要性。第一個“明”為動詞,意為彰明推廣,第二個“明”可作形容詞解,意為光明崇高。文詞背後,由明字構成了豐富而多元的意義系統。明作“名之”時,與之相對的是“蔽”。而由“蔽”到“明”則是一個道德自省與道德實踐的雙重過程。需要彰明道德,自己必須做到有道德,而這就是反思反省,自明其德的過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史記·商君列傳》裡也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為名,自勝之謂強。”而在大學裡則強調慎獨的意義,只有時時刻刻照亮自己的靈魂,才能以身作則,啟迪他人。而自明其德之後,就是推己及人,彰明推廣古聖先賢的教化,這在《大學》裡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說文解字》中講“明,照也”。彰明也就是推廣,照亮他人,也感染他人,最後使每一個人都自成道德的明燈,照亮生活。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那麼明什麼德呢?或者說什麼樣的德是“明德”呢?朱子解釋說:“明德,是我得之於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統而言之,仁義禮智。以其發見而言之,如惻隱、羞惡之類;以其見於實用言之,如事親、從兄是也。如此等德,本不待自家明之。但從來為氣稟所拘,物慾所蔽,一向昏昧,更不光明。”這裡提出惻隱、羞惡之類,事親、從兄之德,就要在家庭生活的細節做到有道德修養。

就個人而言,做到“明”就要光明磊落。俗話講“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晉書》在記載石勒時言:“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而朱熹說的更直白,“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朱子語類》卷七十四)。幽微之處,獨處之時,要慎獨,要謹言慎行,因為天地昭昭,無所不明。更重要的是明白禮儀,正如荀子所言“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在人者莫明於禮義。故日月不高,則光明不赫;水火不積,則暉潤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禮義不加於國家,則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禮儀照亮人類,使我們變成文明之人。

正如朱熹所說,我們本體本性清明,但因為氣稟所拘和人慾所蔽才變得昏暗不明。個人才情氣度,修養見解有所高低,因此不一定能洞明自我心性;聖人,君子,賢人和小人就因氣稟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世界,但這種氣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正是為了撥開本心的迷霧,看見澄明的心湖。乾坤浩然,日月澄明,心如明鏡。在古代有對鏡子的隱喻。明察秋毫,以覽萬物;明鏡高懸,以辨是非。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新民”更是具體的革新自己、自明明德,繼而推己及人,去其舊染之汙的過程。其中也蘊含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而這也是一種拯救自己並拯救他人的必由之路,那麼就要回到歷史的深處看到苦難的人民。“新民”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時間的線索。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些言辭背後有著片刻不停歇的時間感,而這種緊迫性像是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而“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感慨滲入人們的情感體認中。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時間緊迫中才有一種對新己新人的渴望和訴求。之所以有“新”就必然存在一個“舊”的問題,在人格上講是清除舊習氣,尋找光輝人格,而在歷史上則是回到一種理想的社會,而這種理想的社會又以治世堯舜禹為代表。而明明德,明的是光明的道德,也是古聖先賢的道德,要理解這種人格和情感的偉大性,就要走進歷史的核心。

中國歷史悠久,除了既定的史實之外,其實講的還是歷史感的悠久。中國人重史,而且歷史史實除了是對歷史本身的記載之外,還是明辨是非,明鑑君臣的重要手段。而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千萬人的生死濃縮於寥寥數字,王朝的興衰匯聚成一組詞語,過去和現在,史官自己和整個世界就懸在筆尖上,歷史只有書寫才得以存在。文字背後是史官藏在歷史中的明明之心。這種由血和墨匯成的文化之流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蘇軾說“人生識字憂患始”,人們的情感和整個世界的存在方式都在奔流的文字中得以展現。


明明德: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

現在我們對時間的敬畏感日益消失,往往用盡一切方法來打發時間,擺脫無聊,卻變得越來越無聊,而時間在指縫中溜走已經不再是文學化的表達而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真正的文化是一種內化的人格,內化成光明的人格是文明的價值所在。

“明明德”的核心是一盞不滅的精神火炬,在相信人性本善,值得教化的基礎上,文人志士謳歌賢明治世,明君先師。也正是這種對人本身的堅定信念,使得人們相信可以“新己”“新民”,而且必須“新己”“新民”。

我們在“明明德”和“新民”裡找到了中華文化的星星之火,找到了從自己走向社會,大眾乃至宇宙的內在路徑。我們需要利用好二十世紀以薪火相傳的姿態延續下來的文化遺產,打撈自己和整個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