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學生思維”成為你求職路上的障礙!

大學 人力資源 幼兒園 經濟 領導力智庫 2017-05-18

職場不同於校園,很多思維方法和行事邏輯是不同的,在面試求職過程中,大學生們特別要擺脫已經束縛自己近20年的“學生思維”,它很有可能就是你面試求職中的巨大“障礙”。

周玄毅在《好好說話》音頻節目裡指出,最近他看了一大堆簡歷,得到一個非常突出的感受,那就是——“學生思維”真是寫簡歷時最大的“殺手”。

警惕“學生思維”成為你求職路上的障礙!

為什麼這麼說呢?

由於學校裡特殊的考核方式,大家會養成一些固有的習慣,可到了職場裡,考核方式變了,這些習慣卻沒有隨著改變,繼續按照這些習慣行事,會嚴重影響你的職場表現,甚至讓你無法順利邁入職場的大門。

在周玄毅看來,“學生思維”在寫簡歷時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堆砌經歷。

學生們有個不成文的習慣,每到考試時,不管會不會,不管對不對,知道什麼就寫什麼,寫總比不寫好,萬一蒙對了就得分,蒙錯了也不扣分。可是這個原則只適用於考試,不適用於寫簡歷。

很多大學生求職者寫簡歷時,把自己認為的所有有價值的要點都列上去,從讀過什麼書到上過什麼課,從暑期實踐到兼職經歷,從專業成績到獎學金情況,從愛好到特長,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頁。

可能,你心裡想,先把這些都寫上去,讓簡歷看起來充實一些。

可是,哪些是跟應聘崗位有相關性的呢?

你要應聘新媒體運營,寫了好幾條在餐館打工、發傳單的經驗,有用麼?

你想應聘人力資源助理,寫了哲學系有哪些專業課,這能證明你匹配崗位麼?

你想應聘互聯網公司的銷售助理,寫了跟導師做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這能證明你的銷售能力麼?

難不成你想讓HR在你簡歷裡做選擇題?選出他認為能匹配崗位的條件?

別傻了,寫簡歷不是答試卷,不能啥都往上寫。根據“內容相關性”原則和寫作的“倒金字塔”原則,跟應聘崗位相關的,要多寫,跟應聘崗位無關的,可以不用寫。

第二,平均用力。

從上小學開始,老師就不停告誡我們說,不能偏科,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均衡才是真正的好學生。因此,我們會習慣於用總分去衡量自己,告訴自己不能偏科。

大學生求職者寫簡歷時,生怕自己不能全面發展,一定要把自己的經歷包裝得非常均衡,既參加了社團,又獲得了獎學金,既擔任過學生幹部,又取得了不錯的專業課成績……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拿過獎學金,都當過學生會幹部,所有人的簡歷看起來都差不多。你什麼都寫一點,就相當於什麼都沒寫。你的簡歷看起來和別人沒區別,也就沒有差異化競爭力。HR在審視你簡歷時,不能看出你真正的優勢是什麼。

而在職場中,各部門分工明確,每份工作都需要專屬的技能。一個某方面技能突出的“專才”更能得到老闆的青睞。

所以,小夥伴們,你們在寫簡歷時,根本沒必要擔心自己經歷不夠豐富,閃光點不夠多,撐不起一張簡歷。因為從真正意義上來講,閃光點只需要一個就夠了,能讓人記住就行。

周玄毅在節目裡舉了一個閃光點的例子,他見過一個學生的簡歷,從頭到尾只講了一件事——我很會寫論文。什麼級別、發了多少篇、什麼主題、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我為什麼會研究這個主題……總之,他通過簡歷很清晰的告訴你,我在大學專心寫論文,而且是在某一個專業方面特別精深的論文,大學還沒畢業,我就已經達到了XX水平了。

你想想,在一堆雞毛蒜皮、東拉西扯、恨不得把幼兒園發的小紅花都寫進來的人裡面,這個求職者是不是熠熠生輝、鶴立雞群?

工作是要發揮自己最擅長的能力,你在哪方面能做出成績,你就應該往哪方面去努力,而不是在學校裡面那樣,展現自己最全面的素質。這兩種思路的區別決定了你在求職時要展現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警惕“學生思維”成為你求職路上的障礙!

除了周玄毅提出的這2點外,我還想到了“學生思維”對求職的另外2點阻礙:

第一,學習思想。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愛學習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這種思想往往會不自覺地對求職者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面試中,HR經常會問,“你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很多求職者都會回答,“貴公司平臺大,前景好,我想來好好學習。”

什麼?你不是來工作的?你是來學習的?

HR聽到這個答案時會想,這裡不是培訓班呀!如果想去培訓班學習,你還得交學費呢!公司不但不收你學費,還要發你工資!我們要的是有經驗、有能力、能夠勝任崗位的人,可不是來招收聽話好學生的。

所以,求職者們在面試中要收起學生的“學習”心態,要把專業性、能力、經驗展現出來,用這些硬本領來贏得機會。

還有些求職者在面試中會直接問HR,“如果能入職的話,工作有人帶麼?”正式入職後,他們希望做任何工作都能有人“教”,有老員工可以指導她們。如果無人指導,或者是遇到新問題,暫時沒有經驗可以分享給他們,他們就很抓狂……

事實上,多年的“填鴨式教學”讓大家學會了這種“等待接受”型思維方式。大家習慣了老師將現成的知識教授過來,然後,自己再通過大量的學習和重複去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但是在職場裡,再也不會有人像老師一樣將每一個知識點都手把手交給你。剛入職時,也許會有一個老員工來指導職場新人,但他們絕不會像老師一樣事無鉅細地告訴你,如果你依然選擇等待別人手把手來教,那麼你將沒有進步,越來越無助。

作為有競爭力的職場新人,必須有自我驅動的能力,在困難中摸索前進。沒有人帶,自己可以多找人請教、可以看書,可以報網課,可以在項目中鍛鍊,自己去解決問題。如果真是這樣,說明你的成長是沒有“天花板”的,可能這也是正你發展的機會呢。

第二,努力就行。

我們的教育體系過多地強調“努力”、“勤奮”這些品質,其實到了職場,你會發現,大家在意的是你的結果,而不是你努力的過程。

在學校裡,我們有老師、家長的層層保護,只有有努力,即將考試考得不好,他們也會說,沒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下次考好就行。

但是在職場裡,沒做好就是沒做好,就算再努力,也改變不了沒做好的事實。功勞是金,苦勞是零。雖然這聽起來很殘酷,但確實如此。

這是一個結果導向的時代。大家只關注結果,並不關注你努力的過程。

所以,職場新人一定要儘早拋棄那些陳舊的想法,比如“雖然沒有成功,可是他已經很努力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想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能激勵你去積極促成結果,很可能會成為你發展路上的障礙。

所以,求職者一定要樹立結果導向的思維,為了達到目標,要試錯,要不斷找方法,不是僅僅“努力”就夠了。

以上這些都是我最近看簡歷做招聘時的所感所思,我非常理解大學生求職者們為什麼會被“學生思維”阻礙,這是多年學校教育養成的習慣。我要告訴大家,想在求職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跳出“學生思維”,否則你的職場之路只會更加坎坷。

作者:我是知識的搬運工

來源鏈接:http://www.jianshu.com/p/ea47c73eae5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