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透明更便捷 常州打造“大數據”平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省經信委印發了《關於2017 江蘇大數據應用示範項目評選結果的通知》,常州市食品藥品監管綜合服務平臺 獲評民生服務類優秀大數據應用示範項目,成為全省食品藥品監管領域唯一入選的項目。

位於竹林南路的“陽光廚房”放心消費示範街,今年8月初才掛牌,目前已有10家餐飲單位參與創建。

街上的一家火鍋店,走進門就能看到張貼著營業執照等證件的公示欄。通過旁邊的一塊屏幕,消費者還可以清晰地看到火鍋店廚房的實時狀況。

天寧區市場監管局紅梅分局局長馬玉峰告訴記者:“一般是‘廚房禁地,閒人莫入’,我們就是要把廚房公開化,透明化。讓老百姓更加了解廚房的佈局,和衛生清潔情況,把廚房的加工情況,向消費者進行展示。”

市食藥監部門將用三年時間,推廣以餐飲店為點、形成食品安全站和宣傳站的“一點兩站”建設。到2019年,像這樣的“廚房直播”將覆蓋3000家餐飲單位,包括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網絡訂餐外賣飯店等7個業態。

記者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個帶有二維碼的標誌牌,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這家店,原材料進場的關鍵信息。比如是什麼時候進場,是否合格等情況。通過這樣一個小的服務細節的改善,作為消費者來說,我們就能吃的更加放心了。

目前,食藥監部門正在建立完善大數據平臺,每家商家的證照情況、陽光廚房等信息,都和市食藥監局綜合監管平臺相對接。這也將成為“放心餐飲”安全平臺,為消費者與監管部門和商家之間,搭起信息溝通的橋樑,彌補基層監管力量的不足。

綜合監管平臺 還與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實現了數據初步對接,今後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市場內菜品來源、快速檢測等信息。各大超市數據接入後,肉類、蔬菜等各類食品信息,也都可以方便地追蹤溯源。

市食藥監局食品餐飲監管處處長卞偉告訴記者:“通過大數據,來為下一步的食藥監管,精準性、靶向性來提供數據的支撐,提升監管的效率和能力,從而提高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