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李含光(682-769),本姓弘,因避唐高宗李治(弘道)的諱,改姓李。唐代茅山第十三代宗師,江都人。

李含光出生在業佛之家。其父孝威,博學好古,精黃老之術,里人稱其為“貞隱先生”,與著名道士司馬承禎結為方外之交。其母亦出於信道之家。李含光受家庭影響,“長好靜處,誦習墳典”,年十八時就有志於道教,師從江都的李先生。唐中宗神龍初(705)23歲的李含光以品行清優度為道士,辭家奉道,居東都洛陽的龍興觀中,後又移居嵩山修道達20年。在修煉中,他苦讀經籍,尤精“老”、“莊”、“周易”,且嚴守戒律,“不嘗甘旨之味,食唯穬麥而已。封植、膳羞,皆經其手”,故“號毀骨立,親族莫不傷之”。但時人對他的清行卻稱頌說:“端視清霄,慈向蠢類,暗室之中,如對君親,時人見之 ,聲色皆斂。”

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李含光

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李含光師從司馬承禎於王屋山陽臺觀。師父一見到他,便情不自禁地讚歎:“真玉清之容也!”於是,“雲篆寶書,傾囊相付”,得授大法靈文金記。師父並滿懷希望地對他說:“抱虛無而行功者,於道不窮;幽阜而滅跡者,於德亦淺。承之自遠,宜且救人,是引後學升堂奧玄訓也。”(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司馬承禎的悉心培養下,李含光虛觸物心,淑氣自來,不僅努力於社會功德,忘情於身而慈於人,並且在思想境界上更是有了很大進步與提升。

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唐玄宗

開元二十三年(735)先師羽化,開元末(741)唐玄宗召李含光至京闕,並對臣下說:“吾見含光,知司馬真人猶然在世。”玄宗與李含光討論“金鼎”煉丹神仙之事,李很客觀地回答道:道法是公正無私的,輕舉是公中有私啊!不時現露私情,聖人存有訓教。如果尋求長生,就像系風一樣!這使玄宗深覺異然。李含光請辭還山,玄宗就詔其居王屋山陽臺觀,以繼司馬承禎的事業。

李含光在陽臺觀潛心修行,傳播道教。年餘後,他發現茅山道教逐漸衰頹,所有真經祕篆大部散落,有的已經不存。於是,他便稱疾乞還旬曲(即句容茅山),專心纂修經法。

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王屋山

唐玄宗晚年性有偏好,喜聽歌功頌德之辭,對道教的痴迷也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天寶四年(745)二月,玄宗簽發璽書將李含光徵請進京,“既至,延至禁中,每欲諮稟,必先齋沐”,並提出“請傳道法”的要求。李含光深感皇上迷戀道教,於國於民不利,總是辭以足疾,不能勝任科儀,婉然謝絕。在帝王集權的封建時代,李含光這樣做是需要膽識與勇氣的。

最終,玄宗因不能強求而作罷,便賜絹、法衣、香爐,並親自御詩送行,還向地方專門頒發了“命李含光建茅山壇宇敕”,“勒丹陽郡太守林洋及道俗父老百姓等”。李含光回茅山“立真儀”、“訪靈蹟”、“新觀宇”,都是今上要他做的有益於國家、社會、百姓的事。

皇上對李含光清修的志向雖然表示了讚賞,但卻並未給遠在深山的他帶來修行的清靜,不僅“天書繼至,資奉相續”,而且“公卿祁請往來無虛月”,李含光只能在應酬之餘,整修道觀,搜求遺籍。(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茅山道觀為天下道學所宗,具有悠久的歷史。然歷代傳寶,如上清真人許謐、揚羲、陶弘景寫作的經法,因時遭戰亂,早已散逸無遺。李含光奉詔將他們散落的經法蒐集起來,編寫成冊,上呈玄宗。玄宗從茅山得到揚羲、許謐、陶弘景等人所寫上清諸經真跡,但缺經文十三張。玄宗又召見道士王旻,轉請李含光用楷書補寫,並說:一定希望神仙手筆一代代傳下去。

玄宗皇帝一心入道的願望並沒有泯滅。天寶七年(748)三月十八日,玄宗以帝王之身於大同殿設壇,受三洞真經,遙請李含光為元師,說“夫有德者,尊以美號”,“今尊師為玄靖先生,以昭懿德,彰高行也”,並賜衣一襲,以申師資之禮。當年秋七月,李含光被玄宗徵召至京,居道觀養病,後於天寶九年(750)春辭歸茅山。同年冬,又徵李含光於紫庭別院館之。十年(751)秋李含光懇辭告老,十一年(752)又奉詔與門人韋景昭於紫陽之東鬱岡山別建齋院,可見其立心誠肅。

茅山道教宗師李含光(揚州江都)

茅山

肅宗時,李享仍尊李含光為師,稱他“深通道妙,久著名聞”,“久契真要,深通元微,遊逍遙之境,得朝徹之道”,並肯定他精修願力以助李唐王朝的宗教活動,遂使茅山盛傳於李唐時期。

大曆四年(769)十一月李含光卒於茅山,朝廷聞之,贈正議大夫。顏真卿、柳識撰寫碑文,文中說“先生識思真淳,業行高古,道窮情性之本,學冠天人之際,又博覽群言,長於著撰”。(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李含光幼工篆籀,隸書尤妙,賞者以為:將來必賢於其父。一聞此議,李含光便從此投筆不書。其著作有:《本草音義》2卷,《老莊學記》3篇,《周易義略》3篇,《內學記》2篇,《道學》20卷,以及《三玄異同論》、《仙學傳記》等。 朱毓麒(朱玉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