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但是鴉片戰爭不同,英國人的目的並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來大清的國土上劫掠財富。1840年8月,英國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得到道光皇帝開放港口、割讓島嶼的承諾後就掉頭南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以鴉片為藉口的通商之戰,滅國不是目的,佔領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國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諾無法兌現,於是重開戰端。從1841年1月到10月,英國人的戰略是通過封鎖中國沿海來逼迫大清屈服。在這段時間裡,英國人一會打廣州,一會打廈門,一會又打上海。但是封鎖了十個月沿海後英國人發現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斷海上通道對以貿易立國的英吉利來說卻是滅國之災,但是對大清來說卻是隔靴搔癢。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但是鴉片戰爭不同,英國人的目的並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來大清的國土上劫掠財富。1840年8月,英國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得到道光皇帝開放港口、割讓島嶼的承諾後就掉頭南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以鴉片為藉口的通商之戰,滅國不是目的,佔領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國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諾無法兌現,於是重開戰端。從1841年1月到10月,英國人的戰略是通過封鎖中國沿海來逼迫大清屈服。在這段時間裡,英國人一會打廣州,一會打廈門,一會又打上海。但是封鎖了十個月沿海後英國人發現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斷海上通道對以貿易立國的英吉利來說卻是滅國之災,但是對大清來說卻是隔靴搔癢。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3 道光皇帝,根據關喬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畫繪製,取自拉葛蘭先生的收藏

  • 封鎖沿海讓大清雞犬不寧,維持戰爭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想讓大清朝承認自己打不過黃毛島夷還是不夠。

在清朝人的世界觀裡,大清屬於天朝上國,不但道德教化比蠻夷高,軍事實力也遠遠勝過他們。一旦承認英國有同自己平等交往的權力,有可能引發國人世界觀崩潰,如果英國人同內陸的貿易深入下去,重農抑商的政策還會成為空談。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是誰都不會輕易同英國進行和談。

此時對英國遠征軍來說最簡潔的辦法就是重新開赴天津大沽口,通過陸戰隊攻陷京城,到時候沒有大清不答應的條件。但是這種方案風險大,英國遠征軍裝備的火槍雖然比清軍的大刀長矛有優勢,但是深入敵後的補給卻很成問題。同時北京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對陸戰隊來說也是很大的阻礙。攻擊北京方案風險大、耗時長,代價遠遠超過了英國遠征軍的承受能力。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但是鴉片戰爭不同,英國人的目的並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來大清的國土上劫掠財富。1840年8月,英國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得到道光皇帝開放港口、割讓島嶼的承諾後就掉頭南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以鴉片為藉口的通商之戰,滅國不是目的,佔領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國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諾無法兌現,於是重開戰端。從1841年1月到10月,英國人的戰略是通過封鎖中國沿海來逼迫大清屈服。在這段時間裡,英國人一會打廣州,一會打廈門,一會又打上海。但是封鎖了十個月沿海後英國人發現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斷海上通道對以貿易立國的英吉利來說卻是滅國之災,但是對大清來說卻是隔靴搔癢。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3 道光皇帝,根據關喬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畫繪製,取自拉葛蘭先生的收藏

  • 封鎖沿海讓大清雞犬不寧,維持戰爭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想讓大清朝承認自己打不過黃毛島夷還是不夠。

在清朝人的世界觀裡,大清屬於天朝上國,不但道德教化比蠻夷高,軍事實力也遠遠勝過他們。一旦承認英國有同自己平等交往的權力,有可能引發國人世界觀崩潰,如果英國人同內陸的貿易深入下去,重農抑商的政策還會成為空談。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是誰都不會輕易同英國進行和談。

此時對英國遠征軍來說最簡潔的辦法就是重新開赴天津大沽口,通過陸戰隊攻陷京城,到時候沒有大清不答應的條件。但是這種方案風險大,英國遠征軍裝備的火槍雖然比清軍的大刀長矛有優勢,但是深入敵後的補給卻很成問題。同時北京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對陸戰隊來說也是很大的阻礙。攻擊北京方案風險大、耗時長,代價遠遠超過了英國遠征軍的承受能力。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4 明清時期天津興旺的運河漕運

  • 打著打著,英國人發現了大清的死穴。

這個死穴就是由內陸運河組成的漕運系統。在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宋朝時候更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明清時候京城糧食要仰仗江浙地區供給,自從朱元璋實行海禁,漕運就成了南方物資運往京城的唯一通道。

鎮江是漕運的重要樞紐。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在鎮江同長江交匯,長江以南的貨物都在這裡中轉。如果鎮江失守,龐大的漕運系統將無糧可運,不出半年京城就會餓殍遍野。英國人一不想坐皇帝,二不想劫財寶,打下鎮江和北京效果一樣。只要英國人的軍艦橫在鎮江不走,道光皇帝就如鯁在喉。攻陷京城需要陸戰隊員深入敵後,但是拿下鎮江就是轟翻幾座炮臺的事。兩者的性價比一目瞭然。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但是鴉片戰爭不同,英國人的目的並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來大清的國土上劫掠財富。1840年8月,英國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得到道光皇帝開放港口、割讓島嶼的承諾後就掉頭南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以鴉片為藉口的通商之戰,滅國不是目的,佔領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國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諾無法兌現,於是重開戰端。從1841年1月到10月,英國人的戰略是通過封鎖中國沿海來逼迫大清屈服。在這段時間裡,英國人一會打廣州,一會打廈門,一會又打上海。但是封鎖了十個月沿海後英國人發現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斷海上通道對以貿易立國的英吉利來說卻是滅國之災,但是對大清來說卻是隔靴搔癢。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3 道光皇帝,根據關喬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畫繪製,取自拉葛蘭先生的收藏

  • 封鎖沿海讓大清雞犬不寧,維持戰爭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想讓大清朝承認自己打不過黃毛島夷還是不夠。

在清朝人的世界觀裡,大清屬於天朝上國,不但道德教化比蠻夷高,軍事實力也遠遠勝過他們。一旦承認英國有同自己平等交往的權力,有可能引發國人世界觀崩潰,如果英國人同內陸的貿易深入下去,重農抑商的政策還會成為空談。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是誰都不會輕易同英國進行和談。

此時對英國遠征軍來說最簡潔的辦法就是重新開赴天津大沽口,通過陸戰隊攻陷京城,到時候沒有大清不答應的條件。但是這種方案風險大,英國遠征軍裝備的火槍雖然比清軍的大刀長矛有優勢,但是深入敵後的補給卻很成問題。同時北京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對陸戰隊來說也是很大的阻礙。攻擊北京方案風險大、耗時長,代價遠遠超過了英國遠征軍的承受能力。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4 明清時期天津興旺的運河漕運

  • 打著打著,英國人發現了大清的死穴。

這個死穴就是由內陸運河組成的漕運系統。在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宋朝時候更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明清時候京城糧食要仰仗江浙地區供給,自從朱元璋實行海禁,漕運就成了南方物資運往京城的唯一通道。

鎮江是漕運的重要樞紐。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在鎮江同長江交匯,長江以南的貨物都在這裡中轉。如果鎮江失守,龐大的漕運系統將無糧可運,不出半年京城就會餓殍遍野。英國人一不想坐皇帝,二不想劫財寶,打下鎮江和北京效果一樣。只要英國人的軍艦橫在鎮江不走,道光皇帝就如鯁在喉。攻陷京城需要陸戰隊員深入敵後,但是拿下鎮江就是轟翻幾座炮臺的事。兩者的性價比一目瞭然。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

從1840年6月英國艦隊抵達廣州算起,到1842年8月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為止,鴉片戰爭共打了兩年零兩個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軍隊距離北京還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眾大臣在沒有任何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為何同意簽訂此條約?是大清的國力不允許繼續戰爭還是道光皇帝認識到大清必敗?大清朝在軍事上還有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個強盛的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必須用武力把他逼到牆角,清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承認自己戰敗是一件十分傷自尊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危及專制穩定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1 《南京條約》的中英文約本接縫處,還有兩國代表的簽字蓋章

  • 在英軍打到鎮江以前,鴉片戰爭雖然讓大清朝手忙腳亂,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脅到大清朝的政治穩定。

戰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還是能挺過去。道光皇帝選擇在英軍攻陷鎮江的時候投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對大清朝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都有點不明不白。自古以來,發生於神州大地上的戰爭要麼農民起義,為了改朝換代;要麼是遊牧民族入侵,為了掠奪資源人口。無論哪種戰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劫掠。當戰爭發動者實力允許的時候,總會義無反顧的對首都發起進攻。雖然歷史上有過澶淵之盟,可軍事上實力相當的情況實在太少,一旦天平傾斜滅國之戰在所難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但是鴉片戰爭不同,英國人的目的並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來大清的國土上劫掠財富。1840年8月,英國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得到道光皇帝開放港口、割讓島嶼的承諾後就掉頭南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以鴉片為藉口的通商之戰,滅國不是目的,佔領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國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諾無法兌現,於是重開戰端。從1841年1月到10月,英國人的戰略是通過封鎖中國沿海來逼迫大清屈服。在這段時間裡,英國人一會打廣州,一會打廈門,一會又打上海。但是封鎖了十個月沿海後英國人發現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斷海上通道對以貿易立國的英吉利來說卻是滅國之災,但是對大清來說卻是隔靴搔癢。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3 道光皇帝,根據關喬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畫繪製,取自拉葛蘭先生的收藏

  • 封鎖沿海讓大清雞犬不寧,維持戰爭的經濟負擔很大。但是想讓大清朝承認自己打不過黃毛島夷還是不夠。

在清朝人的世界觀裡,大清屬於天朝上國,不但道德教化比蠻夷高,軍事實力也遠遠勝過他們。一旦承認英國有同自己平等交往的權力,有可能引發國人世界觀崩潰,如果英國人同內陸的貿易深入下去,重農抑商的政策還會成為空談。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是誰都不會輕易同英國進行和談。

此時對英國遠征軍來說最簡潔的辦法就是重新開赴天津大沽口,通過陸戰隊攻陷京城,到時候沒有大清不答應的條件。但是這種方案風險大,英國遠征軍裝備的火槍雖然比清軍的大刀長矛有優勢,但是深入敵後的補給卻很成問題。同時北京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對陸戰隊來說也是很大的阻礙。攻擊北京方案風險大、耗時長,代價遠遠超過了英國遠征軍的承受能力。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4 明清時期天津興旺的運河漕運

  • 打著打著,英國人發現了大清的死穴。

這個死穴就是由內陸運河組成的漕運系統。在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宋朝時候更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明清時候京城糧食要仰仗江浙地區供給,自從朱元璋實行海禁,漕運就成了南方物資運往京城的唯一通道。

鎮江是漕運的重要樞紐。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在鎮江同長江交匯,長江以南的貨物都在這裡中轉。如果鎮江失守,龐大的漕運系統將無糧可運,不出半年京城就會餓殍遍野。英國人一不想坐皇帝,二不想劫財寶,打下鎮江和北京效果一樣。只要英國人的軍艦橫在鎮江不走,道光皇帝就如鯁在喉。攻陷京城需要陸戰隊員深入敵後,但是拿下鎮江就是轟翻幾座炮臺的事。兩者的性價比一目瞭然。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離京城還有上千公里,為何道光帝就選擇了投降

​圖5 鎮江保衛戰

實際上,駐守鎮江的清軍將士也是整個鴉片戰爭中最勇猛的,在鎮江戰役中清朝方面共計陣亡四千二百多人,英軍損失也是鴉片戰爭歷次戰役中最慘重的。在遭遇頑強抵抗後,英國人於鎮江大肆燒殺搶掠,由此不難看出鎮江在兩軍心中的地位。

英國人佔領鎮江之後大清是否能組織人力物力繼續抵抗已經不重要了,拿下鎮江就是掐住了道光皇帝和大清朝的喉嚨。如果繼續拒絕和談,等待大清就是京城斷糧的慘境。此時道光皇帝已經別無選擇,不要說這是一份不平等條約,就是毒藥他也得往下嚥。

文:劉不成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