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


日本的戰爭邏輯是什麼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這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


日本的戰爭邏輯是什麼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這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所寫的《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簡體中文版於2019年9月在中國面世

全書分為 5 章,序章從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時的反應出發,引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們圍繞歷史事件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從這些了不起的問題出發,講述歷史在被解讀的過程中可以變得多麼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著眼於甲午戰爭,第二章則是日俄戰爭,第三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最後以太平洋戰爭收尾。

記得以前在寫《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這本書時,我就有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弄明白日本這樣一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差不多每 10 年就經歷一場大戰的國家,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之所以要釐清這些事實, 是因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這次課程主要的探討對象雖然已經眾所周知,但這一次我希望嘗試拓寬視野來關注這些問題。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


日本的戰爭邏輯是什麼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這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所寫的《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簡體中文版於2019年9月在中國面世

全書分為 5 章,序章從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時的反應出發,引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們圍繞歷史事件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從這些了不起的問題出發,講述歷史在被解讀的過程中可以變得多麼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著眼於甲午戰爭,第二章則是日俄戰爭,第三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最後以太平洋戰爭收尾。

記得以前在寫《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這本書時,我就有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弄明白日本這樣一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差不多每 10 年就經歷一場大戰的國家,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之所以要釐清這些事實, 是因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這次課程主要的探討對象雖然已經眾所周知,但這一次我希望嘗試拓寬視野來關注這些問題。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本書探討的主題就是各個時期的戰爭究竟對國際關係、地區秩序、參戰國家及其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各個時期的戰爭前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戰爭這一慘禍一直無情地反覆發生著,不斷地將參戰各國的人民逼向絕望的深淵。在這次課程中,我希望讓同學們站在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或是被派遣到中國東三省的移民等當事者的立場上,引導大家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讓這些過去的戰爭在我們的課程中再現。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就需要簡潔明瞭地總結那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戰爭的根本特徵,以及戰爭帶給地區秩序、國家及社會的影響和變化。這些思考的全部結果,就是這本書了。


寫書緣由:警惕用戰爭的歷史為新的戰爭背書

接下來,我想先說明一下寫作這本書時的時代背景和意圖所在。我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肆虐了一年多時間。雖然在這本書出版時,針對世界規模的經濟不景氣,各國都已經採取了相應的對策。然而,在這之後的2011年3月,日本又遭遇了東日本大震災以及隨之而來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到了2012年9月,因為日本突然展開對釣魚島的“國有化程序”,使得中日關係也變得極為緊張。因此可以說,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以及之後的數年間,日本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機打擊的同時,還面臨著其他諸多問題。雖然其中不少問題都是因日本自己而起,但是確實可以說在這段時間裡,日本人的所謂“安全感”開始被重新定義了。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當時就想到在今後的日本社會內部,圍繞著日本近現代史以及日本的未來這些問題,恐怕會不斷髮生尖銳的對立和論爭,而且這些對立和論爭也會與日本的對外態度互相影響。事實上,日本社會中的一部分人否認從軍慰安婦、強制勞工、南京大屠殺等事實的反動潮流,以及針對首相“戰後70年談話”的評價等問題,確實都陸續發生了。

在本書的後記中,我寫道:

在書店裡常常可以看到一大堆把“大謊言”“為了不再道歉”之類刺激性的語言放在書名裡的所謂近現代史讀物。不論是在地理還是歷史方面,中韓兩國都與日本有著很深的關係,但是在諸多討論日本與中韓關係的書籍封面上,也能找到這類刺激性的廣告語。

不過,即使讀了這種書而得到一時的痛快,最後大概還是會把手伸向關於“那場戰爭到底是什麼”的書。要說為什麼會這樣,我想第一個原因在於那些痛快的書並沒有設定好挖掘歷史事實的“問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那種書裡,史料和史料中包含的潛在信息並沒有被全面、公平地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最終還是無法理解過去的戰爭,既得不到充實感,也消解不了心中的疑惑,結果可能就會再去閱讀相同類型的書。年輕人不應該做這種浪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

我們在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的同時,也在無意識地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做出評價和判斷。在評價或是判斷當今社會的狀況時,又會無意識地借用過去的事例進行類比,當進一步對未來進行展望時,同樣會無意識地對比過去和現在的事例。

在這些時候,年輕人的腦海中儲存了多少可供類比的歷史事實,對這些事實又進行了什麼程度的整理分析,這些因素將會左右他們對於現在和未來的判斷。

現在重新回顧這段話,我覺得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說,對於初中和高中學生這樣的年輕一代,抑或是年紀雖大,但是頭腦還年輕的人們來說,越來越有廣泛瞭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也就是那些戰爭的歷史的必要性了。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


日本的戰爭邏輯是什麼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這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所寫的《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簡體中文版於2019年9月在中國面世

全書分為 5 章,序章從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時的反應出發,引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們圍繞歷史事件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從這些了不起的問題出發,講述歷史在被解讀的過程中可以變得多麼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著眼於甲午戰爭,第二章則是日俄戰爭,第三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最後以太平洋戰爭收尾。

記得以前在寫《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這本書時,我就有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弄明白日本這樣一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差不多每 10 年就經歷一場大戰的國家,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之所以要釐清這些事實, 是因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這次課程主要的探討對象雖然已經眾所周知,但這一次我希望嘗試拓寬視野來關注這些問題。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本書探討的主題就是各個時期的戰爭究竟對國際關係、地區秩序、參戰國家及其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各個時期的戰爭前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戰爭這一慘禍一直無情地反覆發生著,不斷地將參戰各國的人民逼向絕望的深淵。在這次課程中,我希望讓同學們站在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或是被派遣到中國東三省的移民等當事者的立場上,引導大家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讓這些過去的戰爭在我們的課程中再現。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就需要簡潔明瞭地總結那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戰爭的根本特徵,以及戰爭帶給地區秩序、國家及社會的影響和變化。這些思考的全部結果,就是這本書了。


寫書緣由:警惕用戰爭的歷史為新的戰爭背書

接下來,我想先說明一下寫作這本書時的時代背景和意圖所在。我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肆虐了一年多時間。雖然在這本書出版時,針對世界規模的經濟不景氣,各國都已經採取了相應的對策。然而,在這之後的2011年3月,日本又遭遇了東日本大震災以及隨之而來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到了2012年9月,因為日本突然展開對釣魚島的“國有化程序”,使得中日關係也變得極為緊張。因此可以說,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以及之後的數年間,日本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機打擊的同時,還面臨著其他諸多問題。雖然其中不少問題都是因日本自己而起,但是確實可以說在這段時間裡,日本人的所謂“安全感”開始被重新定義了。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當時就想到在今後的日本社會內部,圍繞著日本近現代史以及日本的未來這些問題,恐怕會不斷髮生尖銳的對立和論爭,而且這些對立和論爭也會與日本的對外態度互相影響。事實上,日本社會中的一部分人否認從軍慰安婦、強制勞工、南京大屠殺等事實的反動潮流,以及針對首相“戰後70年談話”的評價等問題,確實都陸續發生了。

在本書的後記中,我寫道:

在書店裡常常可以看到一大堆把“大謊言”“為了不再道歉”之類刺激性的語言放在書名裡的所謂近現代史讀物。不論是在地理還是歷史方面,中韓兩國都與日本有著很深的關係,但是在諸多討論日本與中韓關係的書籍封面上,也能找到這類刺激性的廣告語。

不過,即使讀了這種書而得到一時的痛快,最後大概還是會把手伸向關於“那場戰爭到底是什麼”的書。要說為什麼會這樣,我想第一個原因在於那些痛快的書並沒有設定好挖掘歷史事實的“問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那種書裡,史料和史料中包含的潛在信息並沒有被全面、公平地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最終還是無法理解過去的戰爭,既得不到充實感,也消解不了心中的疑惑,結果可能就會再去閱讀相同類型的書。年輕人不應該做這種浪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

我們在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的同時,也在無意識地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做出評價和判斷。在評價或是判斷當今社會的狀況時,又會無意識地借用過去的事例進行類比,當進一步對未來進行展望時,同樣會無意識地對比過去和現在的事例。

在這些時候,年輕人的腦海中儲存了多少可供類比的歷史事實,對這些事實又進行了什麼程度的整理分析,這些因素將會左右他們對於現在和未來的判斷。

現在重新回顧這段話,我覺得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說,對於初中和高中學生這樣的年輕一代,抑或是年紀雖大,但是頭腦還年輕的人們來說,越來越有廣泛瞭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也就是那些戰爭的歷史的必要性了。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剛剛我已經提到,這本書是為年輕人所寫的。不過,對於過去日本利用日俄戰爭的回憶,來將“九一八”事變正當化這種做法,即利用過去戰爭的觀念與歷史,為新的戰爭進行背書的行為,是值得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警惕的。


推薦閱讀

"

本文摘編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麼我又是為什麼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東京大學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2010年,憑藉《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獲第九屆小林秀雄獎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 15年。因為隸屬於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曾經的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裡,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籲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牆”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裡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迴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捲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

那麼,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於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並且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書中插圖,【日】牧野伊三夫 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


日本的戰爭邏輯是什麼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這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加藤陽子所寫的《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簡體中文版於2019年9月在中國面世

全書分為 5 章,序章從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時的反應出發,引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們圍繞歷史事件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從這些了不起的問題出發,講述歷史在被解讀的過程中可以變得多麼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著眼於甲午戰爭,第二章則是日俄戰爭,第三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最後以太平洋戰爭收尾。

記得以前在寫《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這本書時,我就有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弄明白日本這樣一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差不多每 10 年就經歷一場大戰的國家,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之所以要釐清這些事實, 是因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這次課程主要的探討對象雖然已經眾所周知,但這一次我希望嘗試拓寬視野來關注這些問題。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本書探討的主題就是各個時期的戰爭究竟對國際關係、地區秩序、參戰國家及其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各個時期的戰爭前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戰爭這一慘禍一直無情地反覆發生著,不斷地將參戰各國的人民逼向絕望的深淵。在這次課程中,我希望讓同學們站在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或是被派遣到中國東三省的移民等當事者的立場上,引導大家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讓這些過去的戰爭在我們的課程中再現。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就需要簡潔明瞭地總結那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戰爭的根本特徵,以及戰爭帶給地區秩序、國家及社會的影響和變化。這些思考的全部結果,就是這本書了。


寫書緣由:警惕用戰爭的歷史為新的戰爭背書

接下來,我想先說明一下寫作這本書時的時代背景和意圖所在。我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肆虐了一年多時間。雖然在這本書出版時,針對世界規模的經濟不景氣,各國都已經採取了相應的對策。然而,在這之後的2011年3月,日本又遭遇了東日本大震災以及隨之而來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到了2012年9月,因為日本突然展開對釣魚島的“國有化程序”,使得中日關係也變得極為緊張。因此可以說,寫下這本書的2009年以及之後的數年間,日本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機打擊的同時,還面臨著其他諸多問題。雖然其中不少問題都是因日本自己而起,但是確實可以說在這段時間裡,日本人的所謂“安全感”開始被重新定義了。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當時就想到在今後的日本社會內部,圍繞著日本近現代史以及日本的未來這些問題,恐怕會不斷髮生尖銳的對立和論爭,而且這些對立和論爭也會與日本的對外態度互相影響。事實上,日本社會中的一部分人否認從軍慰安婦、強制勞工、南京大屠殺等事實的反動潮流,以及針對首相“戰後70年談話”的評價等問題,確實都陸續發生了。

在本書的後記中,我寫道:

在書店裡常常可以看到一大堆把“大謊言”“為了不再道歉”之類刺激性的語言放在書名裡的所謂近現代史讀物。不論是在地理還是歷史方面,中韓兩國都與日本有著很深的關係,但是在諸多討論日本與中韓關係的書籍封面上,也能找到這類刺激性的廣告語。

不過,即使讀了這種書而得到一時的痛快,最後大概還是會把手伸向關於“那場戰爭到底是什麼”的書。要說為什麼會這樣,我想第一個原因在於那些痛快的書並沒有設定好挖掘歷史事實的“問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那種書裡,史料和史料中包含的潛在信息並沒有被全面、公平地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最終還是無法理解過去的戰爭,既得不到充實感,也消解不了心中的疑惑,結果可能就會再去閱讀相同類型的書。年輕人不應該做這種浪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

我們在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的同時,也在無意識地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做出評價和判斷。在評價或是判斷當今社會的狀況時,又會無意識地借用過去的事例進行類比,當進一步對未來進行展望時,同樣會無意識地對比過去和現在的事例。

在這些時候,年輕人的腦海中儲存了多少可供類比的歷史事實,對這些事實又進行了什麼程度的整理分析,這些因素將會左右他們對於現在和未來的判斷。

現在重新回顧這段話,我覺得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說,對於初中和高中學生這樣的年輕一代,抑或是年紀雖大,但是頭腦還年輕的人們來說,越來越有廣泛瞭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也就是那些戰爭的歷史的必要性了。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剛剛我已經提到,這本書是為年輕人所寫的。不過,對於過去日本利用日俄戰爭的回憶,來將“九一八”事變正當化這種做法,即利用過去戰爭的觀念與歷史,為新的戰爭進行背書的行為,是值得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警惕的。


推薦閱讀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