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7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十隊職工治沙現場,反映當時沙地狀況。

種草壓沙,灌木控沙,高樹防風。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碭山人民積累了他們獨有的防沙治沙經驗。“那時候全縣人民都揹著山芋起早貪黑地栽樹。”據碭山縣林業局局長李建華介紹,縣農林場(現為縣園藝場)三分場動員當地200多人,5天將十一隊的沙丘平成林園地,全部栽上梨樹。

同樣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鋒”。僅1976至1977年十年裡,縣農林場拉淤土122940板車,約2000立方米。“是集體的力量讓我們這片土地重獲生機。”李建華說道。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碭山縣版圖上,黃色中的綠色由一點點逐步變成一片片。

遠看像林場,近看是村莊。治沙六十多年來,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績,摘得省級森林村莊的稱號。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7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十隊職工治沙現場,反映當時沙地狀況。

種草壓沙,灌木控沙,高樹防風。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碭山人民積累了他們獨有的防沙治沙經驗。“那時候全縣人民都揹著山芋起早貪黑地栽樹。”據碭山縣林業局局長李建華介紹,縣農林場(現為縣園藝場)三分場動員當地200多人,5天將十一隊的沙丘平成林園地,全部栽上梨樹。

同樣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鋒”。僅1976至1977年十年裡,縣農林場拉淤土122940板車,約2000立方米。“是集體的力量讓我們這片土地重獲生機。”李建華說道。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碭山縣版圖上,黃色中的綠色由一點點逐步變成一片片。

遠看像林場,近看是村莊。治沙六十多年來,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績,摘得省級森林村莊的稱號。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72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二隊職工梨樹管護,在梨樹地進行拉於壓沙工作現場圖片。

目前,碭山縣林木覆蓋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縣果園連片面積近百萬畝,堪稱世界之最,創造了黃淮海地區的生態奇蹟。

根據2014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數據,全縣人工固定沙地總面積39047.08公頃,多年來呈持續減少的趨勢,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和往年相比,碭山縣區域性風沙天氣持續減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變生態綠洲

日前,記者來到碭山縣園藝場,1.8萬畝果園就分佈於黃河故道兩岸10.5公里長範圍。這裡的風沙早已平息,草木隨風起伏,儼然一幅人沙和諧的秀美畫卷。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7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十隊職工治沙現場,反映當時沙地狀況。

種草壓沙,灌木控沙,高樹防風。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碭山人民積累了他們獨有的防沙治沙經驗。“那時候全縣人民都揹著山芋起早貪黑地栽樹。”據碭山縣林業局局長李建華介紹,縣農林場(現為縣園藝場)三分場動員當地200多人,5天將十一隊的沙丘平成林園地,全部栽上梨樹。

同樣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鋒”。僅1976至1977年十年裡,縣農林場拉淤土122940板車,約2000立方米。“是集體的力量讓我們這片土地重獲生機。”李建華說道。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碭山縣版圖上,黃色中的綠色由一點點逐步變成一片片。

遠看像林場,近看是村莊。治沙六十多年來,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績,摘得省級森林村莊的稱號。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72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二隊職工梨樹管護,在梨樹地進行拉於壓沙工作現場圖片。

目前,碭山縣林木覆蓋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縣果園連片面積近百萬畝,堪稱世界之最,創造了黃淮海地區的生態奇蹟。

根據2014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數據,全縣人工固定沙地總面積39047.08公頃,多年來呈持續減少的趨勢,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和往年相比,碭山縣區域性風沙天氣持續減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變生態綠洲

日前,記者來到碭山縣園藝場,1.8萬畝果園就分佈於黃河故道兩岸10.5公里長範圍。這裡的風沙早已平息,草木隨風起伏,儼然一幅人沙和諧的秀美畫卷。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碭山果園場

碭山縣是安徽地區持續不斷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個縮影。根據2015年我省第五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省內沙化土地總面積現為17.1萬公頃,有15.62萬公頃採取了沙漠化防治工程和生物措施,其中人工造林面積5.76萬公頃,佔我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的33.68%。

據省林業局副局長齊新介紹,改革開放之後,我省先後實施“五八”綠化規劃、林業二次創業、萬里綠色長廊工程、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和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等一系列林業重點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對初步遏制我省皖北地區土地沙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生態興,百業興。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7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十隊職工治沙現場,反映當時沙地狀況。

種草壓沙,灌木控沙,高樹防風。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碭山人民積累了他們獨有的防沙治沙經驗。“那時候全縣人民都揹著山芋起早貪黑地栽樹。”據碭山縣林業局局長李建華介紹,縣農林場(現為縣園藝場)三分場動員當地200多人,5天將十一隊的沙丘平成林園地,全部栽上梨樹。

同樣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鋒”。僅1976至1977年十年裡,縣農林場拉淤土122940板車,約2000立方米。“是集體的力量讓我們這片土地重獲生機。”李建華說道。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碭山縣版圖上,黃色中的綠色由一點點逐步變成一片片。

遠看像林場,近看是村莊。治沙六十多年來,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績,摘得省級森林村莊的稱號。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72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二隊職工梨樹管護,在梨樹地進行拉於壓沙工作現場圖片。

目前,碭山縣林木覆蓋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縣果園連片面積近百萬畝,堪稱世界之最,創造了黃淮海地區的生態奇蹟。

根據2014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數據,全縣人工固定沙地總面積39047.08公頃,多年來呈持續減少的趨勢,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和往年相比,碭山縣區域性風沙天氣持續減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變生態綠洲

日前,記者來到碭山縣園藝場,1.8萬畝果園就分佈於黃河故道兩岸10.5公里長範圍。這裡的風沙早已平息,草木隨風起伏,儼然一幅人沙和諧的秀美畫卷。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碭山果園場

碭山縣是安徽地區持續不斷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個縮影。根據2015年我省第五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省內沙化土地總面積現為17.1萬公頃,有15.62萬公頃採取了沙漠化防治工程和生物措施,其中人工造林面積5.76萬公頃,佔我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的33.68%。

據省林業局副局長齊新介紹,改革開放之後,我省先後實施“五八”綠化規劃、林業二次創業、萬里綠色長廊工程、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和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等一系列林業重點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對初步遏制我省皖北地區土地沙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生態興,百業興。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如今的黃河故道

在治理沙化土地過程中,部分沙區因地制宜,發揮區位優勢,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林果業,土地潛在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沙丘變良田,低產變高產,林果、糧、棉產量不斷提高。

蕭縣在黃河故道等沙化地區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防沙治沙項目,在大沙河、蕭濉新河、岱河、閘河等重要河道兩側黃泛區實施長防林工程。昔日的荒沙地、低產田已成為林帶環繞的高產農田和碩果累累的經果林。

宿州市埇橋區財政每年投入資金近億元,用於發展林業生產和防沙治沙工程,並吸引社會投資數億元。目前,全區共流轉土地12萬畝,發展防護、用材林和經濟林。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麵缸一層沙,莊稼被打瞎;走路難睜眼,張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實在想不到這片土地如今會碩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我國七十年來治沙的源頭始於黃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6年,為碭山果園場建場初期,幹部和職工在治沙種樹時期搭建的茅棚。

歷史上,黃河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碭山縣境內中北部留下一條東西長46.6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黃河改道後雖然結束了長期洪澇災害的歷史,但廢棄的河床被漫漫黃沙所吞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碭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當年的風沙之害有多嚴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鎮葛套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黃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記得六十多年前村裡的光景:出門能見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攪渾湯似的。葛德光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風沙裡討生活,很多村民都選擇舉家遷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場博弈。面對漫漫黃沙,碭山人民沒有妥協,拿出千百年來與洪水作鬥爭的勇氣,誓與風沙抗爭。

黃淮海地區有了生態奇蹟

轉機發生在1955年。

那一年,碭山縣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當地環境的突破口,先後成立了碭山縣林場、碭山縣官莊林場等11個國有農林場圃,主要栽植耐風沙、耐乾旱、耐鹽鹼的碭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樹種,經營面積達5.2萬畝。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八九歲的孩童,全縣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軍中。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57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十隊職工治沙現場,反映當時沙地狀況。

種草壓沙,灌木控沙,高樹防風。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碭山人民積累了他們獨有的防沙治沙經驗。“那時候全縣人民都揹著山芋起早貪黑地栽樹。”據碭山縣林業局局長李建華介紹,縣農林場(現為縣園藝場)三分場動員當地200多人,5天將十一隊的沙丘平成林園地,全部栽上梨樹。

同樣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鋒”。僅1976至1977年十年裡,縣農林場拉淤土122940板車,約2000立方米。“是集體的力量讓我們這片土地重獲生機。”李建華說道。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碭山縣版圖上,黃色中的綠色由一點點逐步變成一片片。

遠看像林場,近看是村莊。治沙六十多年來,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績,摘得省級森林村莊的稱號。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該圖片拍攝於1972年,為當時碭山果園場二隊職工梨樹管護,在梨樹地進行拉於壓沙工作現場圖片。

目前,碭山縣林木覆蓋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縣果園連片面積近百萬畝,堪稱世界之最,創造了黃淮海地區的生態奇蹟。

根據2014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數據,全縣人工固定沙地總面積39047.08公頃,多年來呈持續減少的趨勢,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和往年相比,碭山縣區域性風沙天氣持續減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變生態綠洲

日前,記者來到碭山縣園藝場,1.8萬畝果園就分佈於黃河故道兩岸10.5公里長範圍。這裡的風沙早已平息,草木隨風起伏,儼然一幅人沙和諧的秀美畫卷。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碭山果園場

碭山縣是安徽地區持續不斷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個縮影。根據2015年我省第五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省內沙化土地總面積現為17.1萬公頃,有15.62萬公頃採取了沙漠化防治工程和生物措施,其中人工造林面積5.76萬公頃,佔我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的33.68%。

據省林業局副局長齊新介紹,改革開放之後,我省先後實施“五八”綠化規劃、林業二次創業、萬里綠色長廊工程、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和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等一系列林業重點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對初步遏制我省皖北地區土地沙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生態興,百業興。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如今的黃河故道

在治理沙化土地過程中,部分沙區因地制宜,發揮區位優勢,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林果業,土地潛在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沙丘變良田,低產變高產,林果、糧、棉產量不斷提高。

蕭縣在黃河故道等沙化地區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防沙治沙項目,在大沙河、蕭濉新河、岱河、閘河等重要河道兩側黃泛區實施長防林工程。昔日的荒沙地、低產田已成為林帶環繞的高產農田和碩果累累的經果林。

宿州市埇橋區財政每年投入資金近億元,用於發展林業生產和防沙治沙工程,並吸引社會投資數億元。目前,全區共流轉土地12萬畝,發展防護、用材林和經濟林。

碭山黃河故道:治沙七十年 荒地變果園

梨樹結果

濉溪縣百善鎮採取“推磨轉圈、滾動治理、一年一片”和溝、渠、路、林、田、村綜合治理的方法,全面建成網、帶、片、點、面綜合農田防護林體系,實現了“莊莊密林村,道路樹成蔭,楊柳封河道,大地象森林”的宏偉目標,共建成農田林網1.18萬公頃,建網率達90%以上。目前林網區小麥產量比林網外平均畝增產7.5~10%。

黃沙蔽日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前不久,在碭山舉行的2019年安徽省“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齊新表示,我們腳下站著的這塊土地能有“世界梨都”美譽的今天,正是得益於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我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荒漠化防治,也將對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作出的重要貢獻。(記者 史睿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