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動物崇拜,為什麼刺蝟能列入“五大家仙”?'

"


"


古代的動物崇拜,為什麼刺蝟能列入“五大家仙”?

行似針氈動,臥若慄球圓。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

唐代江南詩人李貞白這首《詠刺蝟》,生動地為人們展現了小刺蝟憨態可掬的形象。

走起來像遊動的針氈,躺在那裡像一隻栗色圓球。

別看我如此弱小,想攻擊我你就出拳過來……

刺蝟看似溫順,實際上面對強敵,會進行頑強的自衛,表現出英勇無畏的反抗精神。

靜則羞怯但時刻警惕,動則拘謹但不乏靈慧,是大森林中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

相傳刺蝟像《封神演義》裡邊的土行孫一樣,擁有土遁的絕技,就是可以在土中隱身、行走,其實刺蝟只不過是機靈敏捷、善於逃生而已。

刺蝟是大森林中的益獸,每年可以捕食大量的害蟲,保護著森林。

刺蝟分佈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及長江流域,根據地域風俗的不同,還有蝟鼠、偷瓜獾、刺團等許多別名。

準噶爾盆地出土的中新世刺蝟化石證明,刺蝟至少在數百萬年前就生活在我國的西北地區了。

自古以來,刺蝟這種小型哺乳動物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我國古代民間流行對動物的崇拜,把包括刺蝟在內的一些動物奉為神明。

刺蝟被稱作“五大家仙”之一。

“五大家仙”即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柳仙長蟲、灰仙老鼠和白仙刺蝟。

相傳,“白老太太”化身的刺蝟是一種吉祥物,精通巫術,為百姓之家起著招財進寶、防病去災的作用。

小小的刺蝟還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材中的一種,它的皮稱作“蝟皮”,有涼血、解毒、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胃脘、便血、痔瘡等疾病。

宋朝人陸佃著作的《埤雅》記載:“蝟可以治胃疾。”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相似的記載:“蝟皮治胃逆,開胃氣有功。”

在一些民間驗方中,蝟皮與其它中藥材配伍,對疝氣、皮癬、尿頻等症也有很好的療效。

刺蝟屬於雜食性動物,喜歡晝伏夜出,捕食小型蛇類、青蛙、老鼠以及蚯蚓、蝸牛、飛蛾、蟑螂等昆蟲。

食物短缺時,就以植物的根莖、果實等果腹。

氣溫下降到零下7℃時,刺蝟會選擇進入枯草叢、腐葉堆中冬眠,一覺睡到春暖花開。

刺蝟的天敵有黃鼠狼、狐狸等。

遇到侵害時,刺蝟會蜷縮成一團,張揚著根根尖刺,抵禦來犯之敵。

狐狸會不厭其煩地扭轉刺蝟的身體,通過氣孔排放臭氣,使得瀕臨窒息的刺蝟不得不展開,從而找到下口的機會。

小小刺蝟看似膽怯,卻頑強地與自然界的天敵抗爭著;

看似弱小,也會英勇無畏地主動出擊,成為其它生物的天敵。

在大森林的生物鏈中,刺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為保護美麗的大森林,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默默貢獻著自己微薄但不容忽視的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