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春秋五伯,齊桓晉文以“信義”令天下,秦伯楚王以“王道”率諸侯。同秦國相似,春秋時期的楚國位於長江流域,就當時而言則屬於是中原南僻地區,雖然有沃土千里、雄兵百萬,但還是和秦國一樣不被眾諸侯所承認。直到後來楚成王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綜合國力,才使得楚國在諸侯中逐漸抬起了頭,後來到了楚莊王時期,國力更是一度達到了頂峰。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陳兵洛邑 問鼎九州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國百萬雄師陳兵洛水之畔,觀兵於周疆,並向周天子使臣詢問九鼎的大小規模。九鼎是什麼?九鼎就是天下。楚莊王的這一舉動意思再明顯不過,正如史家所言:“示欲逼周取天下”,這便是成語“問鼎九州”的典故由來。洛邑一行,楚莊王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也正式在諸侯中稱霸,不同於齊桓晉文的是:齊晉以德服人,莊王以武服人。

楚莊王是楚國先祖熊繹第二十二代後人,也是楚國的第九位王。楚莊王即位時,他的父親楚穆王算是給他丟下一個不大不小的爛攤子,內部憂患不斷,外部諸侯覬覦。即位後先是內部大臣公子燮與公子儀爆發叛亂;第二年附屬國蔡國在家門口被晉侯擊敗滅亡;第三年國內又由於連年大旱導致民不聊生,四方少數民族也紛紛趁火打劫,叛亂頻頻。

三年不鳴 一鳴驚人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當時楚莊王即位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想著他會是一位大有作為的君主,能夠繼承他祖父楚成王的霸業,結果即位後的楚莊王卻令朝堂內外倍感失望。原來楚莊王即位後非但沒有去勵精圖治,光復祖宗基業,反而是沉迷於聲色犬馬中無法自拔,更可氣的是他還不允許群臣進諫,否則殺無赦。楚莊王的所作所為令楚國上下悲哀不已,都認為楚國怕是要玩完了。《史記·楚世家》記載:

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令國中曰:“有敢諫者死無赦!”

然而天下人卻不知道,楚莊王的所作所為只是假象,內心深處渴望復興霸業的楚莊王用了一招“假痴不顛”,不僅瞞過了自己的外敵內患,還瞞過了楚國的群臣百姓。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去摸索楚國的振興之路,摸清了國內外強敵的一舉一動。楚莊王三年,大臣伍舉冒死進諫,巧用辭令規勸楚莊王處理朝政,結果莊王只是一番高談闊論,並未有任何實際舉動。隨後大夫蘇從也坐不住了,再一次進宮勸諫,細談之下,才明白莊王的真正意圖。從此楚莊王一改往日形象,斬殺奸臣、剿除判黨、任用賢才、處理朝政,莊王六年時肅清了內憂外患,擊敗近敵宋國,正式開啟了復興之路。

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史記·楚世家》

攘平四夷 稱霸中原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楚莊王八年,以勤王的名義率軍北上征伐渾戎,數十萬大軍陳兵洛水。周王室派人前往勞軍,楚莊王隨後問使者九鼎有多大?有多重?心中已經有了稱霸的想法,甚至是取周王室代之的野心,後來經過王孫滿一番利害言辭的勸諫後率軍南歸。這一次軍事行動楚莊王雖然沒有能夠真正達到問鼎天下的野心,不過基本上算是在天下諸侯和周王室中間樹立了自己的威信,正式稱霸,成為中原霸主、“諸侯之長”

回國後十數年間,楚莊王先後滅掉了陳國、舒國等中小型諸侯國,國土綿延數千裡,雄兵數十萬,國富民豐。跟老牌中原霸主晉國的決戰已經是大勢所趨。一山不容二虎,楚莊王十五年,晉楚“穎北之戰”的號角正式吹響,結果楚軍大敗而歸,第一次晉楚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莊王十七年,經過一番休整之後的楚國捲土重來,先是擊敗晉國附屬鄭國,隨後在“邲之戰”中擊敗晉國援軍,晉國大傷元氣,各個附屬小國全部離晉歸楚,楚國實力大增,楚莊王也成為新的“諸侯之長”,威震天下!

何德何能? 諸侯之長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楚莊王能夠短時間內在中原諸侯中稱霸,離不開三點:楚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當時楚國的國土方圓萬里,又得以長江天然水利灌溉,說是沃土千里毫不誇張。而在奴隸制封建社會中,農業是發展的根本,楚國能有如此優良的天然環境,何愁民不殷國不富?再者楚國有極大的地理優勢,易守難攻,除了北方有強敵以外,其餘東部、南部地區在當時而言,並不能產生太大的威脅,沒有了後顧之憂。

第二,“楚國代代有賢王”。楚國在第七任王楚成王的勵精圖治、發展整頓之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八代楚穆王算不上大有為君主,但在位期間攻佔討伐等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也擴充了不少實力。雖然楚莊王即位後有內憂外患,但國家的根本沒變,底子還在,並不是一落千丈、不堪一擊。真正的沒落其實是在楚莊王去世之後的數十年間才被晉國壓了一頭、佔了上風。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第三,楚莊王君臣的傑出能力。莊王在位期間任用賢才、積極發展、訓練軍隊,這一切都離不開楚莊王個人的優秀的政治手段和勃勃雄心。而且楚莊王在位期間對於法治十分重視。《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就記載了一件關於楚國太子犯法被廷理責備的事,莊王知道後非但沒有責怪廷理,反而重重賞賜,並告誡太子,不可以身試法,堪稱是以法治國的典範之一。有這樣的君,這樣的臣,還有這樣的國民,楚國想不稱霸都難!

“春秋五伯”的文章就此告一段落。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或用“仁義”,或以“霸權”。究其根本,除了必不可少的強大國力,剩下的就是自身傑出的政治才能和君臣一心的奮鬥精神,最終得以交相輝映,閃耀春秋亂世,今人聞之尚且肅然起敬,何況古人哉!

春秋戰國:從一鳴驚人到問鼎九州 楚莊王的稱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引用文獻

  • 《史記·楚世家》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