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致良知四合院

首先回顧一下春秋戰國500年的輝煌壯麗。

■ 春秋五霸的故事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合稱春秋五霸。

五霸之前,還需提及一個重要歷史人物——鄭莊公。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史稱“西周”;後來周朝遷至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列國期間,鄭莊公有雙重身份,既是周朝的一個士卿大夫,又是一個列國君王,他首次以諸侯國的力量挑戰周朝權威,在諸侯中小有影響,被稱為“小霸諸侯”。

隨後,人們競相仿效鄭莊公,由此開啟東周列國的春秋250年,上演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大戲——弒君36,亡國52(36個諸侯國君王被殺,52個小國被滅。)

劇烈的社會動盪時期,聖賢思想應運而生,春秋末年,孔子、老子、孫子等幾位聖賢隆重登上歷史舞臺。

春秋戰國500年,對五千年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春秋首位公認的霸主是齊桓公,他平定周邊遊牧民族,先後九次會盟諸侯。齊桓公在與兄弟爭奪王位時發生戰爭,兄弟當時身邊有一位大臣管仲,曾射傷齊桓公。齊桓公取得君位後,不計前嫌,任管仲為相。在管仲協助下,取得了春秋五霸第一霸的輝煌。

春秋第二霸是宋襄公,齊桓公衰落之後,宋襄公登上歷史舞臺,但宋襄公在歷史上位置並不顯著。關於宋襄公有一個故事很著名。

宋楚兩國兩交戰時,楚國大軍從河對岸洶湧而來。宋襄公身邊的大臣建議,趁敵方正在渡河還沒有到岸時,及早動手。宋襄公不同意,說我們要講究仁義,怎能在別人渡河一半時發起襲擊!待敵方全部渡河完畢,手下人再次建議動手,宋襄公卻說,等敵方列好陣勢後,再與其公平比拼。結果,待楚國軍隊一切準備就緒,宋軍被全部殲滅。宋襄公在交戰中受傷,並於次年因傷重而死。

聖賢為我們指出的人生康莊大道是:擁有大仁大義,迎接大風大浪,成就大功大業,而不要學習宋襄公的假仁義——貪名貪利的“仁義”。

春秋時期,最具傳奇性的是第三位霸主晉文公。他是繼齊桓公之後、另一位具有顯赫地位的霸主,因此史有“齊桓晉文”之說。

晉文公在繼承王位之前,流亡19年之久,“鄭文公拒之,齊桓公厚之,宋襄公扶之,楚成王尊之,秦穆公歸之”, 秦穆公把晉文公(重耳)送回晉國,62歲繼任晉國君王。

晉文公(重耳)當年流亡至楚國時,曾受楚成王禮遇。楚成王問重耳:若日後兩軍交戰,會如何應對。重耳回答,如果兩軍相遇,我當先退避三舍(一舍為30裡)。後來兩軍相遇,晉軍果然遵守諾言,直接退後90裡,這也正是成語“退避三舍”之由來。

有一個成語叫“脣亡齒寒”,講的是晉文公之父晉獻公的故事。晉國旁邊有虞國和虢國兩個小國,晉獻公想攻打虢國,但必須經過虞國。屬下建議:虞國君主貪財好利,可以用一些金銀財寶買通他,等攻下虢國,再回來收拾虞國。晉獻公聽取了建議。

虞國君主身邊的大臣一眼就看穿了財物背後的意圖,就與君主講“脣亡齒寒”的道理:如果虢國被滅,虞國也將朝不保夕,因此絕不能讓道給晉國。然而虞國君主並未聽進建議,讓晉軍從自己國土橫穿而過。最終,虢國被滅後,虞國也隨之被消滅。

春秋五霸的第四位霸主是秦穆公。在“脣亡齒寒”故事中,當時給虞國君主提建議的,還有一個叫百里奚的高士。虞國被滅後,百里奚就淪為晉國的戰俘,作為陪嫁小臣送到秦國,後來又逃到楚國,被楚人俘虜。秦穆公慧眼識金,知道百里奚是難得一遇的人才,想用高金將他贖回。臣下建議:用高金來贖,別人也會知道這是個人才;為保險起見,既然只是奴僕,用五張羊皮來換就好。這就是“羊皮換相”的故事,用五張羊皮換回的百里奚,後來協助秦穆公成就了秦國的一段霸業。

春秋戰國500年,對五千年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春秋五霸的第五位霸主是楚莊王。晉文公去世後,楚莊王打敗晉國,繼而稱霸。“問鼎中原”這個成語講的就是楚莊王野心勃勃、意欲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故事。

楚莊王北伐時,將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府洛陽南都,此時剛即位的東周第九位天子周定王忐忑不安,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挑釁式地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多重?言外之意,就是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回答,國家興亡在於德義的有無,而非鼎的大小輕重。“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最終,楚莊王轉而揮師伐鄭。

在楚莊王之後,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也被認為是春秋時期的風雲人物。特別是越王勾踐,其“臥薪嚐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公元前510年,在與吳國交戰中,越王勾踐戰敗,成為吳王夫差的僕人。數年後,勾踐返回越國,臥薪嚐膽,最終戰勝吳王夫差,成為新一代霸主。勾踐當上霸主後,曾經跟隨他打天下的大臣范蠡選擇了離開。如他所言,勾踐可共患難,但不能同享福,最終難免“狡兔死,走狗烹”。轉而從商的范蠡,成為最早的商界聖賢。

春秋戰國500年,對五千年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 春秋時代結束,歷史進入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人才輩出,精彩紛呈。韓趙魏楚燕齊秦,七雄爭霸並立。思想文化領域,不僅有孔子、老子綻放思想光芒,更有孟子、莊子,展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力量;張儀、蘇秦,縱橫捭闔;孫臏、龐涓,各為其主;吳起、商鞅變法,屈原投江、鄒忌改革;荊軻刺秦,李斯篆隸;更有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禮賢下士,聞名於世……

西周時,王道仍在;東周列國時,王道熄,霸術昌,許多諸侯王基本踐行的都是霸道;秦統一六國之後,仍施行霸道,因而被農民起義推翻。直至漢高祖劉邦,確立大漢江山,基於聖賢思想來治理天下,方有“文景之治”與漢武盛世,以及後來聞名世界的漢唐。

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大戲。

回顧歷史,對比今朝,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大時代

春秋戰國是大時代,近代文明也是大時代,但凡大戲上演,必有大腕出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時代同樣如此。

“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

大時代,必是英雄輩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隆重登上歷史舞臺;未來三五年、七八年、十年,將有一批世界級企業家從中國出發,登上世界歷史舞臺。

不要等到大勢已成。不要猶豫、徘徊、懈怠;面對風雨,不要軟弱、不要抱怨,更不要逃避。

二、大變局

大時代必有大變局。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開始展現出來。2500年前的聖賢已確立了中華文化的基本架構,揭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

大變局面前,必有聖賢指引,必有聖賢思想重新普照世界;大變局前,勿與聖賢思想擦肩而過,必是學習之、踐行之、發揚之、光大之。

春秋戰國500年,對五千年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三、大事件

大時代與大變局背景之下,必會出現大事件,必然會有巔峰博弈。堅信不疑,這是一個有道的時代。依道而行,必有天助;背道而馳,必受天殃。春秋戰國500年,根本結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大前提

大時代、大變局下,面對大事件,想要成就大功大業,需要一個大的前提:建設心靈品質,提升格局和境界。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曾經的風雲人物,如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這些人都是飽學之士,但是在歷史上卻曇花一現。今天,仍然持續利益人們心靈的,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諸位聖賢。因此,唯有不斷提升心靈品質,提升格局和境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真正的成功,是以健全的心靈品質,依道而行,達成目標,同時擁有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寶藏,只待開發出來,讓內心的能量與智慧澎湃出生命的精彩,讓未來充滿無限的希望與無盡的想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