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雕塑

第二,君王的個人能力!

楚昭王在復國之後,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強大國家,使得楚國很快又重新振作來成為戰國初年的幾個大國之一。在楚昭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楚惠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發展軍備。短短數年功夫,楚國又再度綻放了新的活力。不久,楚國將江淮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下,再次強盛起來!但是反觀齊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五國伐齊給齊國帶來了嚴重的戰爭創傷,齊閔王死後,繼位的齊襄王一面要應對外來自諸侯國的連年進攻,一面又要穩定國家統治,早已身心俱疲,而且他本人並不是一位強有力的鐵腕君主,因此齊國在他的手中儘管得到了恢復,但也只是短暫性的!十年之後,齊襄王死,他的兒子齊王建上臺,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儘管他主持齊國朝政40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因此齊國一步一步衰落沉淪下去,最終為秦國所滅!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雕塑

第二,君王的個人能力!

楚昭王在復國之後,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強大國家,使得楚國很快又重新振作來成為戰國初年的幾個大國之一。在楚昭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楚惠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發展軍備。短短數年功夫,楚國又再度綻放了新的活力。不久,楚國將江淮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下,再次強盛起來!但是反觀齊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五國伐齊給齊國帶來了嚴重的戰爭創傷,齊閔王死後,繼位的齊襄王一面要應對外來自諸侯國的連年進攻,一面又要穩定國家統治,早已身心俱疲,而且他本人並不是一位強有力的鐵腕君主,因此齊國在他的手中儘管得到了恢復,但也只是短暫性的!十年之後,齊襄王死,他的兒子齊王建上臺,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儘管他主持齊國朝政40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因此齊國一步一步衰落沉淪下去,最終為秦國所滅!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楚昭王劇照

第三,國際環境的變化!

在楚昭王復國之後,其實此時的國際環境對楚國是較為有利的,因為長江以北各諸侯國忙於自己的內政,無力對楚國進行軍事進攻,而東南方向的吳越爭霸則拉開了春秋晚期的序幕,他們對楚國也是有心無力,因此,當時的國際環境允許楚國可以進行休生養息 所以楚國得以在戰爭的創傷中慢慢的恢復過來,穩定生產,進而鞏固統治。可是齊國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五國伐齊之後,戰國時代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天下即將統一,在此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也更加激烈。弱肉強食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因此,其他諸侯國當然不會讓他們好不容易打趴下的齊國再次恢復起來!因而,儘管田單火牛陣復國,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放鬆對齊國的進攻,相反地,趙國、秦國和燕國連年攻伐齊國,這使得本就遭受了巨大戰爭創傷的齊國更加衰弱,從此一蹶不振!因此,齊國最後被滅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雕塑

第二,君王的個人能力!

楚昭王在復國之後,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強大國家,使得楚國很快又重新振作來成為戰國初年的幾個大國之一。在楚昭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楚惠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發展軍備。短短數年功夫,楚國又再度綻放了新的活力。不久,楚國將江淮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下,再次強盛起來!但是反觀齊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五國伐齊給齊國帶來了嚴重的戰爭創傷,齊閔王死後,繼位的齊襄王一面要應對外來自諸侯國的連年進攻,一面又要穩定國家統治,早已身心俱疲,而且他本人並不是一位強有力的鐵腕君主,因此齊國在他的手中儘管得到了恢復,但也只是短暫性的!十年之後,齊襄王死,他的兒子齊王建上臺,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儘管他主持齊國朝政40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因此齊國一步一步衰落沉淪下去,最終為秦國所滅!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楚昭王劇照

第三,國際環境的變化!

在楚昭王復國之後,其實此時的國際環境對楚國是較為有利的,因為長江以北各諸侯國忙於自己的內政,無力對楚國進行軍事進攻,而東南方向的吳越爭霸則拉開了春秋晚期的序幕,他們對楚國也是有心無力,因此,當時的國際環境允許楚國可以進行休生養息 所以楚國得以在戰爭的創傷中慢慢的恢復過來,穩定生產,進而鞏固統治。可是齊國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五國伐齊之後,戰國時代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天下即將統一,在此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也更加激烈。弱肉強食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因此,其他諸侯國當然不會讓他們好不容易打趴下的齊國再次恢復起來!因而,儘管田單火牛陣復國,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放鬆對齊國的進攻,相反地,趙國、秦國和燕國連年攻伐齊國,這使得本就遭受了巨大戰爭創傷的齊國更加衰弱,從此一蹶不振!因此,齊國最後被滅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樂毅伐齊

第四,強大的國力支撐

雖然楚國和齊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國,但是由於他們受到戰爭創傷的範圍不一樣,所以他們恢復起來也就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孫武、伍子胥伐楚他們只是在以楚國郢都為中心的這麼一小塊區域內展開戰爭,並沒有把戰爭的範圍擴大到楚國全境。這樣一來,憑藉著強大國力的楚國,要想醫療這樣一個戰爭創傷是非常容易的!

而對於齊國而言,事情就嚴重得多了!五國伐齊幾乎是對齊國進行了一次大掃蕩,齊國全境都遭受到了諸侯聯軍的進攻,戰火燒到了各個地方,破壞非常嚴重,這樣一來,對於齊國而言,它就不存在有什麼可以支持生產恢復的這樣一個基地了。可是楚國不一樣,楚國江南地區源源不斷的財富和錢糧,不斷運往中央,使得楚國快速恢復。也就是在楚昭王復國短短的幾年之後,楚國又可以再次調動兵馬,發動戰爭。由此可見,楚國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楚國得以復國的一個強有力的保證,而很明顯的,齊國並不具備這一項優勢條件!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雕塑

第二,君王的個人能力!

楚昭王在復國之後,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強大國家,使得楚國很快又重新振作來成為戰國初年的幾個大國之一。在楚昭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楚惠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發展軍備。短短數年功夫,楚國又再度綻放了新的活力。不久,楚國將江淮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下,再次強盛起來!但是反觀齊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五國伐齊給齊國帶來了嚴重的戰爭創傷,齊閔王死後,繼位的齊襄王一面要應對外來自諸侯國的連年進攻,一面又要穩定國家統治,早已身心俱疲,而且他本人並不是一位強有力的鐵腕君主,因此齊國在他的手中儘管得到了恢復,但也只是短暫性的!十年之後,齊襄王死,他的兒子齊王建上臺,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儘管他主持齊國朝政40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因此齊國一步一步衰落沉淪下去,最終為秦國所滅!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楚昭王劇照

第三,國際環境的變化!

在楚昭王復國之後,其實此時的國際環境對楚國是較為有利的,因為長江以北各諸侯國忙於自己的內政,無力對楚國進行軍事進攻,而東南方向的吳越爭霸則拉開了春秋晚期的序幕,他們對楚國也是有心無力,因此,當時的國際環境允許楚國可以進行休生養息 所以楚國得以在戰爭的創傷中慢慢的恢復過來,穩定生產,進而鞏固統治。可是齊國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五國伐齊之後,戰國時代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天下即將統一,在此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也更加激烈。弱肉強食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因此,其他諸侯國當然不會讓他們好不容易打趴下的齊國再次恢復起來!因而,儘管田單火牛陣復國,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放鬆對齊國的進攻,相反地,趙國、秦國和燕國連年攻伐齊國,這使得本就遭受了巨大戰爭創傷的齊國更加衰弱,從此一蹶不振!因此,齊國最後被滅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樂毅伐齊

第四,強大的國力支撐

雖然楚國和齊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國,但是由於他們受到戰爭創傷的範圍不一樣,所以他們恢復起來也就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孫武、伍子胥伐楚他們只是在以楚國郢都為中心的這麼一小塊區域內展開戰爭,並沒有把戰爭的範圍擴大到楚國全境。這樣一來,憑藉著強大國力的楚國,要想醫療這樣一個戰爭創傷是非常容易的!

而對於齊國而言,事情就嚴重得多了!五國伐齊幾乎是對齊國進行了一次大掃蕩,齊國全境都遭受到了諸侯聯軍的進攻,戰火燒到了各個地方,破壞非常嚴重,這樣一來,對於齊國而言,它就不存在有什麼可以支持生產恢復的這樣一個基地了。可是楚國不一樣,楚國江南地區源源不斷的財富和錢糧,不斷運往中央,使得楚國快速恢復。也就是在楚昭王復國短短的幾年之後,楚國又可以再次調動兵馬,發動戰爭。由此可見,楚國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楚國得以復國的一個強有力的保證,而很明顯的,齊國並不具備這一項優勢條件!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齊王建劇照

綜上,就是小編對齊楚兩國幾乎亡國而都能復國,但是他們的最終結果卻截然不同的原因的這樣一種分析。那麼,您對齊國和楚國他們的復國之路以及後來的境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請給小編留言哦!

"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一段較為混亂複雜的時期,在長達500年的諸侯紛爭中,很多諸侯國都被兼併了!而能夠被稱為大國的,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齊、秦、晉、楚幾家而已!由於在這一期間戰爭頻繁,所以很多諸侯國都曾經遭遇過滅頂之災,有亡國之危,最為明顯的就是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他們兩個國家在幾乎亡國一點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最後他們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吳王闔閭畫像

楚國在春秋時期,由於楚平王荒淫無道,疏於朝政,這使得位於東方的吳王闔閭(前537——前496年)有機可乘。前506年,吳王拜孫武為將,起兵伐楚,吳軍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都,當時楚國的君王楚昭王(前523——前489年)狼狽逃跑,楚國幾乎到達了亡國的地步。而戰國末年的齊國曆史也是驚人的相似,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以燕國為主導,樂毅為統帥,連下齊國72城,齊閔王在逃跑過程中被殺,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得以堅守,整個國家也是到了幾乎滅亡的地步。但同樣是這樣兩個幾乎覆亡的國家,人們卻都能看的出來,楚國在幾乎亡國之後卻得以重振,然後又延續了幾百年之久,而齊國在其後的短短几十年中便被滅掉了,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小編看來,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伐楚

第一,秦哀公發兵救楚,而齊國無人增援!

正當吳軍在楚國大地上肆意縱橫的時候,一位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在秦國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這讓秦哀公非常感動,他覺得楚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再加上有楚昭王是自己的外甥這層關係為保障,所以秦哀公決定出兵救楚。在秦軍的干涉下,吳軍戰敗,而後楚軍與秦軍聯手將吳軍趕出了楚國大地,楚國從而得以復國。

但是反觀齊國,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面調解,更別說支援齊國了,這是由於齊國犯眾怒所導致的!當年,齊閔王曾經為了一己之私,滅掉了宋國,而宋國可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各個諸侯國都十分眼饞,他們怎麼可能會坐視宋國被滅掉呢?這也是五國伐齊的一個重要原因。齊國滅宋,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的諸侯國為敵,那麼誰會在齊國危難的時候去增援他呢?而齊國得以復國,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田單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使然。田單火牛陣復國,大敗燕軍,這才避免了齊國的亡國之危!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孫武雕塑

第二,君王的個人能力!

楚昭王在復國之後,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強大國家,使得楚國很快又重新振作來成為戰國初年的幾個大國之一。在楚昭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楚惠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發展軍備。短短數年功夫,楚國又再度綻放了新的活力。不久,楚國將江淮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下,再次強盛起來!但是反觀齊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五國伐齊給齊國帶來了嚴重的戰爭創傷,齊閔王死後,繼位的齊襄王一面要應對外來自諸侯國的連年進攻,一面又要穩定國家統治,早已身心俱疲,而且他本人並不是一位強有力的鐵腕君主,因此齊國在他的手中儘管得到了恢復,但也只是短暫性的!十年之後,齊襄王死,他的兒子齊王建上臺,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儘管他主持齊國朝政40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因此齊國一步一步衰落沉淪下去,最終為秦國所滅!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楚昭王劇照

第三,國際環境的變化!

在楚昭王復國之後,其實此時的國際環境對楚國是較為有利的,因為長江以北各諸侯國忙於自己的內政,無力對楚國進行軍事進攻,而東南方向的吳越爭霸則拉開了春秋晚期的序幕,他們對楚國也是有心無力,因此,當時的國際環境允許楚國可以進行休生養息 所以楚國得以在戰爭的創傷中慢慢的恢復過來,穩定生產,進而鞏固統治。可是齊國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五國伐齊之後,戰國時代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天下即將統一,在此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也更加激烈。弱肉強食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因此,其他諸侯國當然不會讓他們好不容易打趴下的齊國再次恢復起來!因而,儘管田單火牛陣復國,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放鬆對齊國的進攻,相反地,趙國、秦國和燕國連年攻伐齊國,這使得本就遭受了巨大戰爭創傷的齊國更加衰弱,從此一蹶不振!因此,齊國最後被滅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樂毅伐齊

第四,強大的國力支撐

雖然楚國和齊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國,但是由於他們受到戰爭創傷的範圍不一樣,所以他們恢復起來也就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孫武、伍子胥伐楚他們只是在以楚國郢都為中心的這麼一小塊區域內展開戰爭,並沒有把戰爭的範圍擴大到楚國全境。這樣一來,憑藉著強大國力的楚國,要想醫療這樣一個戰爭創傷是非常容易的!

而對於齊國而言,事情就嚴重得多了!五國伐齊幾乎是對齊國進行了一次大掃蕩,齊國全境都遭受到了諸侯聯軍的進攻,戰火燒到了各個地方,破壞非常嚴重,這樣一來,對於齊國而言,它就不存在有什麼可以支持生產恢復的這樣一個基地了。可是楚國不一樣,楚國江南地區源源不斷的財富和錢糧,不斷運往中央,使得楚國快速恢復。也就是在楚昭王復國短短的幾年之後,楚國又可以再次調動兵馬,發動戰爭。由此可見,楚國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楚國得以復國的一個強有力的保證,而很明顯的,齊國並不具備這一項優勢條件!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齊王建劇照

綜上,就是小編對齊楚兩國幾乎亡國而都能復國,但是他們的最終結果卻截然不同的原因的這樣一種分析。那麼,您對齊國和楚國他們的復國之路以及後來的境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請給小編留言哦!

同樣是幾乎亡國,為什麼楚昭王可以重振,田齊卻不行?

秦滅六國

您的點贊、評論和關注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參考資料:《左傳》、《戰國策》、《史記》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