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天氣何時變涼?'

"

詩意花城工作室出品 更多生活信息請掃二維碼

"

詩意花城工作室出品 更多生活信息請掃二維碼

今日處暑,天氣何時變涼?

呂紀《四季花鳥圖·秋》(明)

"

詩意花城工作室出品 更多生活信息請掃二維碼

今日處暑,天氣何時變涼?

呂紀《四季花鳥圖·秋》(明)

今日處暑,天氣何時變涼?

孫其峰《秋趣圖》

今年立秋過後,天氣依然炎熱。廣州這十幾天,天天都是37攝氏度左右的高溫,沒有絲毫涼意,很多人懷疑,今年是不是遇到了一個“假立秋”?

其實,立秋過後通常不會立馬暑去涼來,只有三伏天過後或到了處暑之後,天氣才會慢慢變涼。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2日開始,至8月20日結束,21日出伏。

今年的處暑,是8月23日。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處暑即“出暑”,表示炎熱天氣即將過去

處暑的“處”字,應讀第三聲,而不是第四聲。為什麼要讀第三聲?這是因為“處”字有很多不同含義,有些含義要讀第三聲,有些要讀第四聲。如當“處”字表示居住、交往、決斷、終止等時,要讀第三聲;表示地方、部門等時,要讀第四聲。處暑的“處”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是:“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顯然,處暑的“處”字是終止、隱藏的意思,所以要讀第三聲。

而處暑則表示炎熱天氣即將過去,即“出暑”。這天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這個節氣的含義,是代表氣候的季節性變化,它是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一個時間節點。

對處暑後的天氣變化,古詩有生動的描述。如宋人蘇泂的《長江二首》其一:“處暑無三日,新涼值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極知仁壽者,未必海之深。”處暑過後不到三天,就有了陣陣涼風。詩人用“新涼值萬金”一句,便表達出人們對暑去涼來的期盼。而自然的循環,世事的變遷,又印證了作者的“禪心”。

又如宋人王之道的《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在經歷了漫長的乾旱季節之後,處暑期間的一場秋雨,滋潤了千里焦土。這種久旱逢甘霖的情景,令作者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

處暑“禾乃登”,進入收穫季

處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為七月中氣。處暑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對處暑三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是:“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天地始肅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禾乃登。禾者,谷連藁秸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

處暑後,氣溫轉涼,天高雲淡,視野清晰,能見度高。此時,正是老鷹捕獵其他鳥類的最佳時機。但當老鷹在捕獲獵物後,並不會馬上吃掉,而是把它們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一吃,且不會捕殺那些懷孕的禽鳥。在五行與季節的對應關係中,秋天屬金,金又與仁、義、禮、智、信中的義相對應,人們看到老鷹不擊有胎之禽,便認為它是“義禽”。

處暑二候的“天地始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從陰陽變化的角度進行解釋。天氣以高溫為陽,低溫為陰,處暑後天氣由熱轉涼,陰氣開始增長,萬物開始收斂。陰氣為肅殺之氣,故曰“天氣始肅”。

處暑三候“禾乃登”,是指時至處暑三候,五穀豐登,黍、稷、稻、粱之類的農作物紛紛成熟,又進入一個收穫的季節。

“徂暑”與“處暑”讀音相近,其含義是否一樣?

古詩文中還經常出現“徂暑”二字,因“徂暑”與“處暑”讀音相近,其含義是否一樣?

“徂暑”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東漢學者鄭玄箋註雲:“徂,猶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將“徂”字解釋為開始,認為“六月徂暑”的意思是六月開始進入盛暑。但有學者認為“徂”的意思是“往”,而不是“始”,“六月徂暑”中的“徂暑”是“暑徂”的倒文,應解釋成盛暑即將過去。如按此義,則“徂暑”與“處暑”含義接近。

實際上,古人在描述處暑節氣變化時,經常使用“徂暑”一詞。如宋人張嵲詩《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從詩題可知,此詩寫於七月二十四日,而二十九日才到處暑。首句“塵世未徂暑”,可理解為世上暑熱尚未消逝,也可理解為尚未到處暑日。當然,“徂暑”並不等於“處暑”,前者表示盛暑將始或將往,後者既表示暑熱終止,又是一個節氣名稱。

古人在使用“徂暑”一詞時,也不侷限於處暑前後。除《詩經》稱“六月徂暑”外,還有唐人盧照鄰的《七夕泛舟》詩之一:“河葭肅徂暑,江樹起初涼。”又如唐人孫逖《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詩:“徂暑迎秋薄,涼風是日飄。”在描寫七夕、立秋日天氣時,均使用了“徂暑”一詞。

王羲之有一法帖名為《徂暑帖》,帖文為:“徂暑感懷深,得書知足下故頓乏食,差不?耿耿。吾故爾耳,未果為結。力不一一,王羲之白。”在“徂暑”時節,王羲之深有感懷。收到友人書信,得知友人身體困頓食慾不振,便詢問是否好些了?並稱自己的身體狀況依然是老樣子,因事情未有結果,心情不佳。因精力有限,不能一一詳述。

此帖的“徂暑”,有人認為是指暑熱已過去,進而認為此帖是寫於處暑前後。但按文意,“徂暑”應指盛暑時節。因在盛暑期間,身體困頓、食慾不振,是人體的正常反應。如果暑熱已過,除特殊情況外,胃口會好很多。故王羲之此帖,應寫於三伏天期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