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對於愛以武力值評論我國曆史上某朝代優劣、強盛的小夥伴們來說,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了,一談論起來往往都是熱血沸騰。但是很多人談論起“戰國七雄”來頭頭是道,但對“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要“霸”什麼以及都是哪五霸就不太清楚了。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驪山烽火臺

西周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發生了,拋去事件的真假不去爭論,西周的結束確實是因為周幽王寵愛褒姒而廢掉申王后及太子宜臼,把褒姒封為王后並將褒姒子伯服立為太子而引起的。周幽王這一系列動作引起了申王后的母國申國國君的警惕與不安,生怕周幽王下一步就要拿自己開刀,於是先下手為強,祕密聯繫犬戎等勢力,相約一起夾攻周幽王。周幽王向周圍申請援兵而援兵未到,從而引發了周幽王被殺、鎬京被毀等事件。而後申侯擁立宜臼為新的周王,是為周平王。周平王上任第二年,決定遷都到雒邑,這一在歷史上被稱為“平王東遷”的事件標誌著西周的結束與東周的開始。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周平王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同時,這個時候中國開始有了明確的編年曆史記載。據史記三代世表: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元年,正時月日,蓋其詳哉。孔子作春秋,則為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編年史,後世即把東周開始後約300年左右的這段時間稱為“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各諸侯不遵周王的號令。因為申侯勾結犬戎等勢力導致了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新君周平王也有了弒父的嫌疑,在當時禮樂尚未崩壞的時代,就顯得太大逆不道了,所以周王作為天下共主的威信掃地,各諸侯國均不把周室的命令放在眼裡。

二是各諸侯國內亂頻發。這一點其實也跟周王式微有直接的關係,已不能真正讓各諸侯國聽從自己的命令。並且有極大的可能由於周平王的“弒父”行為帶來的“榜樣效應”,引起了諸侯國的紛紛“效仿”。先是魯國桓公弒兄自立,後宋華督弒殤公,晉曲沃伯弒哀侯,陳公子佗弒太子免自立……,前後短短十幾年,此類篡亂行為不下10起。

三是各諸侯大國吞併小國。西周末期的小國據左傳記載有170餘個之多,但較大的國家僅有10餘個,像魯、衛、齊、晉、楚、宋、鄭、秦、陳、蔡、曹、燕、吳等。其他的小國在這一時期被大國吞併的屢見不鮮。比如楚國吞併了42個國家、晉國吞併18個國家、齊吞併了10個國家、魯國和宋國分別吞併了9個和6個國家。

四是戎狄有了大的活動空間,給各國帶來較大的動盪。由於各諸侯國內亂以及吞併等行為,原本在比較偏遠地區生存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等族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侵擾各國的情況時有出現。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春秋形勢圖

在這些矛盾和亂象以及危機中,最大的一股威脅則是來自於南方的楚國

楚國的祖先為顓頊,發端於漢水流域的丹、淅兩條河流的匯入漢江的丹陽(今河南省淅川市)。但由於相對於中原來說地處南方蠻荒的位置,被周王室以及各諸侯國視為南蠻。楚國也一直想爭取自己有個較高的政治地位,在打敗了周邊的一些小國家之後,向周王室申請王號,但遭到了拒絕。於是到了楚武王(周平王三十一年立)時,他對外宣稱:“我本來就不是文明人,啥也不懂,只相信自己的拳頭。現在中原的諸侯都與周王不一心了,或者相互攻打、或者相互殺戮,我還算有些實力,也要走進舞臺中央,參與中原之國的政治。”就這樣,他自號武王,把當時周王室封在漢水周邊用來防範楚國的姬姓諸國全部攻打下來,楚國的面積猛增到幅員千里,成了當時的強國。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楚武王

楚國再加上當時在中原地帶大肆掠奪的戎狄,就是對中原各諸侯國最大的兩個威脅。因此《春秋公羊傳》形容這一時期: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意為在南方的楚國蠻夷與北方戎狄的共同的威脅,已使得中原各國形勢極為危急,就像即將斷掉的線一樣。

就在這種周王勢衰、內亂頻發、外敵入侵等危急形勢下,齊桓公、晉文公等強國的君主站了出來。俗話說: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這幾個君主就是那些“高個子”了。他們出於保護自己切身利益的需要,聯合周圍的各大小國家,召開多次會盟會議,會議的目的按現在的話講就是:取得共識、樹立權威、建立規則。

這些規則主要就是四點:

一、尊王。即尊會盟的召集者也就是這些強國的號令,以此替代周王室已衰的王權。

二、攘夷。共同抵擋來自於蠻夷的進攻和襲擾。

三、禁止篡弒。凡在同盟之內的國家,如果某國有篡弒行為,諸國皆不承認,並且出兵平亂,另立新君。同時還規定各國的君主不能隨意廢立繼承人、妾不能為妻、婦女不能參與國事。

四、禁止兼併。凡是同盟內的互不侵犯。如有爭端請盟主公斷。如果一國遇外敵,同盟諸國出兵相救。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這些舉措,把因周室東遷、內部多亂、外有蠻夷帶來的諸國的恐慌有效的平息了下去。參加聯盟的諸國,在內能保持國家的安寧和穩定,對外則保持各國之間的平衡,不敢輕起戰端。有事情找盟主說話和調和。有效的挽回了西周末年逐漸失控的局面。成功的建立起新的規則,形成了新的秩序,避免了生靈於塗炭,同時更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並且擴大了國家間的交流,加快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春秋時期的“爭霸”這種行為還是有利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

這種春秋時期的爭霸行為起於齊桓公,共會盟各諸侯15次之多,參加會盟的諸侯國有宋、魯、鄭、衛、曹、許、陳等國。會盟前期,晉國並未加入,直到晉公子重耳回到晉國得到國君之位成為晉文公之後才加入聯盟。再到後期,被各諸侯國視為巨大威脅的楚國也在國君楚莊王的帶領下,一改楚武王時期的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注重周禮,善於外交,也實現了問鼎中原加入了會盟之列。後人在這些入盟的各諸侯國中選擇五位最具代表性、最具威信的君主,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為什麼要“霸”,“霸“什麼?

春秋五霸

其實,在春秋時候各國曆代的國君中,都有不少有成就、有建樹、有威望的國君,如果按照影響力來說,入選春秋時期的霸主也是符合標準的。但是按照國人凡事都要湊個具體化並且還要符合大眾閱讀的習慣,非得硬要湊個“五”出來。估計這是後人在記錄歷史之時講究以“五”為上,為最厲害、最權威,比如“五行”、“五臟”之類。這樣一來,以“五”為數就限制了很多人被稱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只能為“春秋五霸”。並且對於春秋五霸的人選,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的眼中入選的標準也不同。《史記》、《荀子·王霸》、《白虎通·號篇》、《四子講德論》、《漢書·諸王侯表序》等等古代的文獻中記載的春秋五霸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小編初中時學到的歷史知識,僅舉兩種春秋五霸例子:

1、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可見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來說別管是哪種版本,還是在公認的“春秋五霸”序列裡的。其他的“霸主”選擇則是多種組合了。

你瞭解的是這樣嗎,歡迎文章底部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