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縣春秋鄉郭德軍:養魚讓我脫貧有“術”'

"

郭德軍,男,現年39歲,初中文化,家住田埠村仁衝組,土生土長的田埠村人。早先雖正值壯年,卻因父親患癌症,自身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困難。別人買新衣服、買摩托車,他捨不得,別人在城裡買房子,他連在老家蓋房子都無從著落。2016年,他申請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人窮志不短,真心謀發展。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後,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也時常到戶瞭解情況,一起商謀轉變和發展方案。“我父親患癌症,母親常年慢性病,我出去打工無技術文化淺,苦點累點不說,還掙的少,又顧不到父母。”郭德軍說出了自己的苦衷。

家庭負擔很重,自己收入不高,父親不免唉聲嘆氣,母親也常常以淚洗面,這讓郭德軍感到如山一樣重的壓力。回想起這種壓力,一向個性堅強的郭德軍坦言,他沒有想過逃避責任,而是想靠勞動儘快改變家境,可一時間卻束手無策,找不到脫貧的門路。他強烈地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

在納入建卡貧困戶後,郭德軍的父親通過健康扶貧政策,這給家庭節省了一大筆醫療費;幫扶幹部為郭德軍父親辦理了大病救助,減輕了他在醫療方面的費用。

2016年,契機來了,駐村工作隊隊長周家平的一個朋友在做水產養殖,生意做得非常好,經深思熟慮後周家平想讓郭德軍過去學習,郭德軍二話沒說主動申請去學習。在此之前,郭德軍從來未養過魚。進了培訓班,郭德軍從零開始學習,認真琢磨養魚技術。每次上課,郭德軍總第一個到教室。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他下課後向老師請教。老師覺得他態度端正,從心底高興,對他的任何問題都耐心解答。在老師的悉心指點下,郭德軍學到了全套養魚技術。至今,郭德軍還經常和這位老師在一起討論養魚技術。不過,學會了養魚技術,郭德軍沒有立刻去實踐,缺乏養殖啟動資金是他邁不過去的坎。培訓班結業後的兩年時間裡,郭德軍不時翻出養魚資料複習,對養魚技術知識要點背得滾瓜爛熟,他相信自己會有養魚的那一天,要提前做好準備。

2017年,郭德軍等待的機遇來到來。駐村工作隊又一次走訪郭德軍,這次給他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銀行可以給他提供無息貸款。起初聽到這個消息,郭德軍難以置信,在他的意識裡,像他這樣的貧困家庭,就算是有息貸款銀行也不會輕易貸給他,更何況是無息貸款?駐村工作隊隊長周家平拍著胸脯告訴他,這是對貧困戶提供的產業幫扶貸款,郭德軍大喜過望。在駐村工作隊隊長周家平的幫助下,郭德軍順利從銀行貸了一筆款,再跟親戚朋友借了筆錢,他終於創辦了水產養殖場。這個養殖場位於城關鎮鄧崗村,養殖面積達100餘畝,養魚60000尾,年產量達50000餘斤。郭德軍的養殖技術派上用場。他使用玉米、麥麩、水草等餵養,產出的魚全部屬於綠色無汙染水產品,很受市場歡迎,養殖場從來不為銷售發愁。

養殖場給郭德軍帶來了可觀收入,郭德軍家的養魚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左右,已經成功脫貧。他說,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和幫助過我的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通過養魚,他的收入多了不少,養魚讓他學到了技術,也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方法。

受人之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貧困戶找到致富之路是解決貧困的最有效方法,然而更重要的是貧困戶減少等靠要的思想,自立自強,勤奮上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摘掉自己的貧困帽子。(佔舒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