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小龍蝦不走尋常路

畜牧業 農業 農民 三農 中國青年網 2017-06-25

對接市場生態養殖 打造農旅產業鏈

□本報記者 段玉清 郭靜雯

6月14日,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心緣大酒店內,上下四層、近百張餐桌座無虛席。憑著特色小龍蝦,這家位於鄉鎮非主幹道的餐飲店每天銷售小龍蝦500公斤左右,日營業額超3萬元。

全國小龍蝦市場規模超千億元,成都每天消耗30多噸小龍蝦,雁江區每年至少消耗2000噸小龍蝦。需求旺盛,中和鎮小龍蝦產業趕上風口。

今年,中和鎮提出打造小龍蝦萬畝生態養殖產業,瞄準高端市場,形成農、旅結合的小龍蝦產業鏈。

中和鎮的“龍蝦夢”能實現嗎?

現狀 外來小龍蝦低價入川

最近這些年,中和鎮一直有養殖戶養小龍蝦,“規模雖不大,但打下了產業基礎。”中和鎮黨委書記羅永春回憶,“最近幾年感覺市場突然火了,供不應求。”

2015年,中和鎮發展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經過兩年發展,全鎮小龍蝦養殖規模已超5000畝,年產量超1000噸,形成了“山上柑橘、山腰蔬菜、田中龍蝦”的立體農業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發展小龍蝦養殖業,中和鎮已有十多戶貧困戶提前脫貧“摘帽”。有的貧困戶通過養殖小龍蝦,一年增收3萬元。去年,在養殖大戶吳勇的帶動下,中和鎮龍虎村十多戶養殖戶成立了玥辰水產專業合作社。

可沒過多久,市場就悄悄起了變化。

“去年一公斤收購價40多元,60畝蝦塘一年賺了20多萬元。今年收購價每公斤只有30元左右。”吳勇認為價格下降與“外來小龍蝦入川”分不開,“今年湖北、江蘇的蝦子都來了,價格更低。”而資陽不少餐館老闆也透露,“以前進貨都用中和的蝦子,後來發現外地蝦更便宜,個頭更大,就改用外地蝦了。”

從外省入川,意味著更高的儲藏費、物流費,為何價格還可以做得更低?據瞭解,湖北和江蘇是國內小龍蝦的主產地,產業發展較成熟,小龍蝦生長週期僅需兩個月,而中和鎮小龍蝦生長週期最短也要三四個月。此外,湖北等地小龍蝦多采用高密度養殖,每畝產蝦500公斤左右,是中和小龍蝦畝產的三倍。

高產量、低價格,外地小龍蝦迅速佔領全國市場。去年,僅湖北小龍蝦供應量就佔全國的一半以上。目前,成都小龍蝦有2/3來自外地,而資陽也有一半來自外地。

出路 生態養殖農旅結合

儘管價格略有降低,但在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祕書長王三禮看來,小龍蝦的消費需求還會有增長。

如今,擺在中和養殖戶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借鑑湖北模式,進行規模化養殖、降低成本;一是繼續堅持生態養殖,放棄追求規模和產量,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子。

羅永春反覆調研發現,與省外相比,中和鎮的小龍蝦產業規模小、起步晚,要迎頭趕上,並不具備優勢。

中和決定選擇後一條路,並提出“打造小龍蝦萬畝生態養殖產業”,通過建立專業協會鼓勵養殖戶生態養殖,進軍高端市場:一方面發展小龍蝦特色餐飲,註冊“中和小龍蝦”商標,打造自身品牌;一方面農旅結合,圍繞小龍蝦延伸產業鏈,打造養蝦、釣蝦、吃蝦、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旅遊項目。

羅永春透露,已有投資客前來考察,想在中和投資打造集餐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小龍蝦一條街”。

由於中和鎮緊鄰遂資眉高速路口,距成都僅一個多小時車程,中和鎮不少養殖戶還將目光鎖定成都市場。王三禮認為,中和鎮選擇生態養殖雖然成本高,但只要保持品質,多宣傳,就會有市場。嗅覺敏銳的吳勇已進行了市場試水:今年“五一”和端午小長假,吳勇利用自己的客戶資源宣傳“釣蝦項目”,也吸引不少成都遊客。

6月底,中和鎮還將舉行小龍蝦節,“這是一次難得的推廣機會。現在資潼高速也已開工建設,通車後一定會有更多成都客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