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畜牧業 黃蜂 農業 孔雀 雲種養 2017-06-27

1、福建省清流縣農婦鄧月明養殖胡蜂50多窩,分散在近300畝山場內野外放養。胡蜂毒是世界上最貴重的毒素之一,高提純的胡蜂毒每克價格達6000元以上。一窩胡蜂一個月可取毒4次,每次取毒1—2克,按目前市場價,未提純的胡蜂原毒每克在400—900元,一年下來,僅提取蜂毒一項,一窩胡蜂最少可以收益1萬多元。蜂蛹也是胡蜂養殖收入的重頭戲,目前,一公斤蜂蛹售價最高360元左右,供不應求,人工築巢的胡蜂,一窩最少可產25公斤蜂蛹,收益萬元以上。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2、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的周海燕,靠著養殖孔雀收穫百萬財富。7年前,當週海燕第一次提出要養殖孔雀的時候,她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她從雲南買回10只孔雀,陸續開死亡。5萬塊錢算是打了水漂。後來經過摸索,克服了所有的技術難關,孵化出的小孔雀成活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再後來,周海燕嘗試了一年的孔雀標本走向市場,果然受到歡迎,最貴的能賣到一萬多元一個。她也依靠標本打響了名氣,還聯繫附近省市的珍禽養殖場,和他們達成合作關係,成為其他養殖場的孔雀貨源,僅這一項就能給她帶了一百多萬元的收入。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3、北京大興區長子營鎮李家務村,27歲的伍仕弘憑著對錦鯉的熱愛,開始養殖觀賞魚——錦鯉,品種包括大正、昭和、紅白等品種。其中最名貴的一條魚兒售價達130萬元,錦鯉魚苗產量達5億尾。經過“千挑萬選”,才能留出幾條品相體型好的,賣上幾十萬、上百萬的高價。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4、浙江寧波象山縣村民史其國和何志明兩人瞄準響螺巨大的市場利潤,通過收購、暫養、販賣響螺,每年有上百萬元的收入。響螺,因漁民常用其殼做號角,聲音宏亮,故名響螺,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沿海和日本海域,對水質非常敏感,只有在恆溫的海域才能生存。響螺生長速度慢,5到8年才能長成一個一斤半的成品,因此賦予了它的矜貴身價。史其國和何志明養殖的響螺6至9.6兩的每斤約賣120元,1斤以上的響螺每斤能賣到200元。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5、2009年的時候,王建球還是一個日進斗金的房地產老闆,連公牛母牛都分不清,但因為說出口的一句話,好面子的他硬著頭皮養牛,不僅花光了全部家產,還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後來痛定思痛,思考鑽研用了5年時間,這個外行養出的牛,5頭中就有一頭賣到了10萬元,最貴的雪花牛肉賣到了800元一斤。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6、杭州市淳安縣石林鎮養雞戶葉偉平曾經一度愁眉苦臉,開始養雞愁的是看了十幾本養雞書覺得那些方法都不適合自己,書裡將縮短飼養期,而他想延長飼養期,那樣肉質才更好;後來葉偉平按照自己的套路,養殖兒時記憶的雞,除了野外覓食外,他會喂自家種的玉米粒,甚至加點名貴草藥拌飯……去年因為早早賣光了五六千隻雞,他開始愁雞賣脫銷許多訂單發不了貨被淘寶處罰。葉偉平養的雞價格可不便宜,最便宜168元一隻,最貴698元一隻。對於懷疑的人,他打出了“不是兒時記憶就免費”的廣告。結果籠絡了眾多吃貨粉絲。2016年,葉偉平網店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僅毛利潤就有50多萬元。

中國六個養殖奇人的創業故事

農業是一個辛苦細緻的工作,而養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強大的心靈克服。在養殖中遇到的一些專業問題,可以通過上雲種養——中國最大的農技問答平臺,在線諮詢專家,提的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響應。雲種養裡面除了專家,也有許多農民和經銷商朋友,也可以一起交流取經。百度搜“雲種養”就可以下載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毅力和恆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