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圖縣“牛經紀”領跑“牛市”

畜牧業 三農 農業 養牛 中國鐵嶺網 2017-04-28

每到遼寧北方黃牛交易市場交易日這天,早上四點半左右,來自內蒙、吉林、黑龍江等地的買牛、買牛人就開始陸陸續續的聚集到這裡,擁擠鼎沸的人群,冒著熱氣的牛糞,“呼哧呼哧”喘氣的大黃牛、大奶牛……在牛市交易過程中,活躍著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牛經紀人,一頭牛多重,值多少錢?買賣雙方不是靠秤,而是靠經紀人來估。科技發展到今天的高度,但“估牛”這個老行當,在牛市依然生意火爆。

這個市場有“遼北第一牛市”的稱號,東北地區的牛,多是這裡交易。上一個交易日,這裡的成交量已經達到1160頭。這麼多牛進進出出,沿用的還是傳統的方式“估肉”,市場裡這支牛經紀人團隊,約有70人,專門服務於往來的客商。54歲的王寶才是這裡經紀人之一,從1997年就開始幹這行,經驗豐富。

每到交易日凌晨四點,王寶才都會準時出現在市場裡,不管颳風下雨,“就是下鐵,也照常。”他開玩笑說。買家賣家都信賴這個團體,一頭牛要出售,賣家會請人估個價,估一次約50元。買家也會請人估個價,雙方估的價格一對比,相差不大的,就能順利成交。買家或當場掏出大把現金,一手交錢,一手牽牛。也有直接把牛牽走,事後再匯款給賣家的。

內蒙的養殖大戶張學陽一次就挑選了50頭牛,在大家都幫忙往車上裝牛的時候,他告訴記者,“我家在內蒙有個最大的養牛合作社,這次買的全是當年的牛犢,回去需要育肥,等長到一定分量再銷售。我的養殖合作社都是在這上的牛,得說呀,這兩年多虧了這些經紀人了,讓我在買牛這一塊一年就能省出幾萬元,只要他們上手拍怕牛身,就能估出分量,上差下差不到兩、三斤,是真的服他們這個手藝啊!”

遼寧北方黃牛交易市場坐落在昌圖縣亮中橋鎮,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2001年轉制承包給一個當地人經營。經過改擴建,目前市場佔地4萬平方米,交易區3.5萬平方米。近年來,市場交易額逐年上升,因此交易日,由原來的每隔兩天開集改為每隔一天開集,每個交易日,上市交易的黃牛都能達到2000頭左右,成交量超過1000頭,交易額達1100萬元。較高的成交量,使“牛經紀”有了用武之地,據瞭解,每個“牛經紀”年收入可達12萬元左右。(國寧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