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創業 快錢 劉強東 滴滴打車 榮振環微書評 2017-05-09

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作者:榮振環

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格局決定結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逼格這個詞。

這個詞已經漸漸登上大雅之堂,很多論壇上、培訓課堂上、綜藝對話節目上、沙龍上、作品中都有其身影。

有的人還認為這是互聯網時代的流行詞,你不懂,你就OUT了。

但,我堅持認為,逼格不是你掛在嘴邊顯示出來的,你可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與眾不同,但是缺乏乾貨的嘚瑟,沒有實際內容的吹噓,都不能讓你所謂的逼格牛逼,只能讓人笑話你的逼格是裝逼。

所以,相比較逼格,我還是更喜歡格局這個詞。

最近讀了一本書《格局逆襲》

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書中部分觀點我還是非常贊同的。

正如書中封面所說:

有人靠天分逆襲;

有人靠身份逆襲;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

只能靠格局了。

細想自己,確實如此,一無天分,二無身份,只有當初不一樣的格局,轉變了人生的軌跡。

所以,這句話已經深深打動了我。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只能靠格局了。

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至於如何用格局逆襲呢?我結合本書談幾個方面。

第一,先積累後收穫

年輕時都想賺錢,想有錢,做夢都想錢,做事得看給多少錢,很多年輕人都經歷過這個階段。但是,如果你還年輕,我要奉勸一句:你現在做的事情不能只考慮收穫,更要考慮積累。年輕的時候最容易被錢所迷惑,進入一些賺快錢的領域,到了年紀大一些,或者行業不行了,或者自己這邊出了問題,慢慢收入減少了,轉型卻非常困難。

此時,賺快錢的風險在於,你賺到的只有錢,自己是沒有積累的,一旦未來賺不到錢,那就糟糕了。

所以年輕人,三十歲之前,還是少想賺錢的事情,多想提高和積累的事情,多為別人創造價值,琢磨如何打磨自己技能,多做能力的累積,到三十而立的時候,你就可以立起來,站著開始賺錢。

換言之,仔細看看路,看看自己,想想未來,能做好什麼,怎麼去創造價值。等你可以穩定地輸出價值的時候,錢只是一個附加值,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結果。

記住:30歲前,不要過於追求金錢。而要多經歷多嘗試,多創造。30歲後,錢自己會來找你。

第二,先選擇後人脈

你的人脈決定你的財脈。在人脈累積上,你首先要學會選擇。

書中說,人和人天分智力差不多,更多的差別在於你和什麼人打交道,你有什麼特別的優勢。所以,不要把時間花在無效社交上,和你一起玩的人多半和你一個水平,努力靠近真正成功者,而不是社會活動家。

其實我倒覺得也沒必要這麼功利,往往你削尖腦袋去結識比你牛逼的人,人家也未必鳥你。關鍵還是你要培養自身的磁場和吸引力,讓你能夠滲透到更牛的人脈圈中。記住,當慾望大於能力,人往往會力不從心,當能力大於慾望,自然可以怡然自得。

以前一些大學生和我講,畢業堅決不會打工,會決然選擇創業,其實這其中不僅有風險,還有一個弊端。弊端就是你缺乏一定的視野、高度和格局。除非你學習能力極強。

有的時候,打工最重要的還是平臺,很多平臺可能是你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試想,如果嘀嘀打車的程維不是當初去了阿里,沒有結識人脈,天使王剛,嘀嘀出行會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

其實,在一個有高度的平臺你才有可能看到更多。所以打工是駕馭,需要專業度。創業是創造,需要闖蕩精神。兩者結合,成功率才最高。只有後者,就是匹夫之勇了。

如果評估好的人脈,一般高端人士核心共同點,你不妨留意身邊的牛人。

1)邏輯性很好

2)決斷力很強

3)情商很高

4)能發現和駕馭人才

5)承壓能力強

你要從身邊找到這種人,然後去和你想成為的人在一起,看看他們怎麼生活、工作的,然後自己去領悟、模仿,久而久之,你也會趨近於他們。

逼格救不了你,格局幫你逆襲

第三,先能力後神奇

什麼能夠跟你一輩子,資本、人脈?資本也可能說沒就沒,人脈也可能說撤就撤。

跟你一輩子的是能力。

所以,你幹任何事,都要想,這事是否有助於我提升能力。人的兩大重要能力,平等溝通的能力和獲得別人信任的能力。

說到平等溝通能力,很多人見到比自己有錢、官大的就挫了。其實,面對高端人士,你也不用太高山仰止,反正他也看不上你,你對他客氣,他也看不上你,不如你都不屑理他,反而會給他留下更深刻印象,你可以想想,他再有錢也不會給你,你那麼巴結他又什麼用呢?

說到獲取別人信任的能力。有兩點很重要,一諾千金和敢於擔當。一個人沒事總輕易承諾,又不能履行承諾,長久以往,人都會棄之。

敢於擔當能夠展現一個人的責任心和大將風範。說白了就是能扛事。稻盛和夫多年推崇事上磨練,這是最鍛鍊人的。試想,哪個牛逼的人不是幹了牛逼的事。

第四,先敢幹後能幹

我們常講兩個商。智商、情商,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就是膽商,你敢不敢放膽做,有沒有勇氣突破。

當工作上如果你已經習慣或者厭倦自己的職位,就不妨放大膽(創造性)去亂搞(做創造性地事)。假定明天就要離職,也不怕得罪客戶或者領導,放開手腳,去做。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當然,不要盲目離職、跳槽。不要盲目的轉領域,換一個角度看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如何用新的思路和舊的東西合在一起,打造新的管道。

所以不管做什麼,都要試一試,你是無法通過邏輯和猜想來證明自己可以做或者不做的,有時候,試一下,你就成功了。不成功也會有很多收穫。當你試多了,你就知道自己優勢所在。

此外,生活上,要給自己一點提高,增加一些支出,提升一下自己生活品質,給自己賺錢增加一點壓力。一定要相信收入和支出都是同比增長的,想要多賺一點,就要多花一點。以前坐公交,現在搭車,你會發現時間增加很多,可以忙其他事。適當買一些名牌做點綴,也會慢慢發現周圍的人對自己看法的變化,然後潛移默化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總之,什麼是格局? 格局是人定義目標的座標、權衡利弊的角度,配置資源的優先級。簡而言之,就是站多高,看多遠。

孟加拉格萊銀行的創始人尤努斯來到中國和劉強東對話,他說:“貧窮不是收入低,而是喪失了從這個社會獲得資源的能力。”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不一樣的格局。你可以一無所有,但格局可以幫你逆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