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
"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二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有機會可以進大廠嗎?”

我收到不少諮詢如何進大廠的問題,以上是一些比較典型的提問。

“怎麼可以進大廠” 這個問題,跟“怎麼可以在30歲前賺到1000萬” 和 “怎麼可以在40歲前賺到一個億”本質是一樣的,不存在一個明確指引,可以指引一個人一定可以成功,如果有這種武功祕籍,我早就發達了!

這世上不存在這種武功祕籍,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那一定是割韭菜的了,最好離這種人遠遠的,小心被割。

進大廠的可能性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基礎好,能力強,概率會大很多;有些人底子差,自然會更難。由於諮詢這個問題的同學比較多,接下來,我就說說大家關心的一些點吧。

關於學歷

大廠和學歷,這個是諮詢的最多的問題。一般大廠對學歷是有最低要求的,都會要求本科及以上,非本科的同學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但確實會很難。

有些崗位的要求還會更高,比如機器學習,應用研究類的崗位,因為專業方向本身的原因,一般都要研究生學歷。

對於大部分的工程崗位,比如前端,客戶端,後臺等,一般本科就可以過學歷檻了。

接下來說說 985, 211 和 非985,非211。說實話,學校的優勢是肯定存在的,因為簡歷很多,學校作為篩選條件之一,是相對客觀的,所以好的學校肯定是存在優勢的。

我記得前面有同學留言,說自己大學學了很多東西,但因為是二本,最後連面試資格都沒有。如果這位同學看到這篇文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錯,可以聯繫我,發簡歷給我,我相信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簡歷的篩選過程,存在很多的隨機因素,運氣成分,但就我的經驗來說,面試官和HR,不會完全不看非985,非211的學生,只要你的簡歷裡面有料,基本會看的。因為合適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招到的,面試官和HR篩選簡歷篩多了,有料的簡歷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來說說畢業生和社招。

對於畢業生而言,在大學有計算機競賽的經歷,並且獲得過比較好的名次,是可以極大增加進入大廠概率的;有些同學大學項目經驗比較豐富,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機會。

不過我發現有同學對項目經驗存在一些誤解。

我收過幾份簡歷,是想找我內推的,那幾個同學覺得自己的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想試一試。簡歷發來後,我打開簡歷。簡歷是做的不錯,規規正正,項目經驗也寫滿了大半頁,不過當我細看的時候,卻發現所做的項目都是一些“管理系統”。比如實現了系統的登陸功能,權限管理,訂單管理等等,說實話,這種只有 CRUD 的“管理系統”用來面試大廠是不行的。

對於社會招聘,我們第一眼看的都不是學歷,而是曾經的工作履歷。曾經在哪些公司工作過,做了些什麼,對於社招來說,這個比學歷更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你曾經在360,VIVO, OPPO 或小米這類公司工作過,你要進騰訊或者阿里,是會比較容易的,學歷沒那麼好也沒關係。因為曾經的公司就是你的一個背書,你曾經在這些企業就職,就證明了你的能力。

所以特別擔憂學歷的同學,其實可以通過去到一些好公司來彌補學歷背書的問題,當然我說的都是互聯網或IT行業,至於國企等的就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關於專業

大廠和專業,這個也是諮詢比較多的問題。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當然會相對有優勢,不過我也遇到不少生物專業,化學專業,最後自學計算機進來工作的。

我個人覺得專業的影響不是在簡歷的篩選階段,而是在實際面試的過程中。

因為非專業的同學,在計算機基礎上是比較吃虧的,特別是面試或者筆試的時候,而面試官不會因為你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就網開一面。所以我覺得非計算機專業如果要轉入到計算機行業,更重要的是要去彌補缺失的專業知識。

實際招聘過程中,對專業的關注度會低於學歷,這個是我實際的感覺。有些同學雖然是非計算機專業的,但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我們看了之後,一般都會約面,很少因為非計算機專業,就直接拒絕的。

關於培訓

也有不少的同學問過我培訓的問題,問培訓完後,有沒有可能進到大廠?這裡我可能要潑培訓的同學一盆很冷的冷水的,培訓機構出來的,進大廠的機率很小,就算他本身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都沒用。

這裡的關鍵問題是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在計算機行業,應該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能力了。計算機行業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基本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可能跟上整個行業的發展。如果連基本的自學能力都沒有的話,意味著沒有太大的可發展潛力,大廠大概率是不會要的。

公司跟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學校,會有老師會教,有老師會告訴你應該去學什麼,應該怎麼學,但是在公司,沒有老師會指引你,教導你,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自學能力,是計算機專業同學的立身之本,一開始要有,後面也要持續地提高,精進。

最後

看完我上面的分析,估計很多同學的心裡已經涼涼了。

羅曼羅蘭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灰心喪氣。

能進大廠當然最好,不能也是沒什麼的!

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目前騰訊,頭條,百度都差不多有4萬名員工,阿里接近10萬,當然這些員工裡面包含了跟技術無關的崗位以及外包,我們姑且都算進去吧,匯起來大概22萬的樣子。

看過一個數據,中國程序員的數量大概是500萬(這裡包括測試,運維等)。

大家可以看到大廠員工的數量,只佔整體數量百分之五的樣子。

所以最後沒有進大廠,那是很正常的,畢竟坑位就這麼多。

把大廠當作是一個奮鬥的目標當然可以的,有目標就有奮鬥的方向。

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賺錢;一個是追求自我成就。

賺錢是第一要務。互聯網相比很多其它行業,收入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賺相對比較多的錢,那就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你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比如每年爭取漲薪個20%或者30%, 如果公司內部有機會,就在公司內部爭取,如果公司內部不行,就爭取去到些更好的公司。這個目標雖然有點難,但目標總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人生就是一場打怪升級,職業的發展也是,只有不斷地打怪,不斷地升級,才能一直地存活下來。

我是一個正能量地人,不喜歡給大家灌輸負能量。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認清事實後,開始踏踏實實的努力,制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努力給自己帶來實質的改變,而不是一直只停留在空想的層面。

事實上,我也遇到過本科學歷一般,但因歷史的工作履歷不錯,最終入職大廠的。

這些人,我覺得是奮鬥的典範!

他們第一間公司的起點比較低,算不上很好,但後面不斷往更好的公司跳,每一次“升級跳”都給他們的履歷增加了優勢,拉近了跟大廠的距離,直到最後順利入職大廠。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路徑。

以上就是這篇的內容了,希望能個大家帶來啟發和幫助,最後祝大家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

ps: 大廠員工佔比的數據只是一個推導,有些公司也沒有列進來,不是特別嚴謹,大家不要介意,只是想說明大廠的坑位有限。

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適合於1-5年以上開發經驗的程序員面試涉及到的絕大部分面試題及答案做成了文檔和學習筆記文件以及架構視頻資料免費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二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有機會可以進大廠嗎?”

我收到不少諮詢如何進大廠的問題,以上是一些比較典型的提問。

“怎麼可以進大廠” 這個問題,跟“怎麼可以在30歲前賺到1000萬” 和 “怎麼可以在40歲前賺到一個億”本質是一樣的,不存在一個明確指引,可以指引一個人一定可以成功,如果有這種武功祕籍,我早就發達了!

這世上不存在這種武功祕籍,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那一定是割韭菜的了,最好離這種人遠遠的,小心被割。

進大廠的可能性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基礎好,能力強,概率會大很多;有些人底子差,自然會更難。由於諮詢這個問題的同學比較多,接下來,我就說說大家關心的一些點吧。

關於學歷

大廠和學歷,這個是諮詢的最多的問題。一般大廠對學歷是有最低要求的,都會要求本科及以上,非本科的同學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但確實會很難。

有些崗位的要求還會更高,比如機器學習,應用研究類的崗位,因為專業方向本身的原因,一般都要研究生學歷。

對於大部分的工程崗位,比如前端,客戶端,後臺等,一般本科就可以過學歷檻了。

接下來說說 985, 211 和 非985,非211。說實話,學校的優勢是肯定存在的,因為簡歷很多,學校作為篩選條件之一,是相對客觀的,所以好的學校肯定是存在優勢的。

我記得前面有同學留言,說自己大學學了很多東西,但因為是二本,最後連面試資格都沒有。如果這位同學看到這篇文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錯,可以聯繫我,發簡歷給我,我相信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簡歷的篩選過程,存在很多的隨機因素,運氣成分,但就我的經驗來說,面試官和HR,不會完全不看非985,非211的學生,只要你的簡歷裡面有料,基本會看的。因為合適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招到的,面試官和HR篩選簡歷篩多了,有料的簡歷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來說說畢業生和社招。

對於畢業生而言,在大學有計算機競賽的經歷,並且獲得過比較好的名次,是可以極大增加進入大廠概率的;有些同學大學項目經驗比較豐富,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機會。

不過我發現有同學對項目經驗存在一些誤解。

我收過幾份簡歷,是想找我內推的,那幾個同學覺得自己的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想試一試。簡歷發來後,我打開簡歷。簡歷是做的不錯,規規正正,項目經驗也寫滿了大半頁,不過當我細看的時候,卻發現所做的項目都是一些“管理系統”。比如實現了系統的登陸功能,權限管理,訂單管理等等,說實話,這種只有 CRUD 的“管理系統”用來面試大廠是不行的。

對於社會招聘,我們第一眼看的都不是學歷,而是曾經的工作履歷。曾經在哪些公司工作過,做了些什麼,對於社招來說,這個比學歷更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你曾經在360,VIVO, OPPO 或小米這類公司工作過,你要進騰訊或者阿里,是會比較容易的,學歷沒那麼好也沒關係。因為曾經的公司就是你的一個背書,你曾經在這些企業就職,就證明了你的能力。

所以特別擔憂學歷的同學,其實可以通過去到一些好公司來彌補學歷背書的問題,當然我說的都是互聯網或IT行業,至於國企等的就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關於專業

大廠和專業,這個也是諮詢比較多的問題。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當然會相對有優勢,不過我也遇到不少生物專業,化學專業,最後自學計算機進來工作的。

我個人覺得專業的影響不是在簡歷的篩選階段,而是在實際面試的過程中。

因為非專業的同學,在計算機基礎上是比較吃虧的,特別是面試或者筆試的時候,而面試官不會因為你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就網開一面。所以我覺得非計算機專業如果要轉入到計算機行業,更重要的是要去彌補缺失的專業知識。

實際招聘過程中,對專業的關注度會低於學歷,這個是我實際的感覺。有些同學雖然是非計算機專業的,但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我們看了之後,一般都會約面,很少因為非計算機專業,就直接拒絕的。

關於培訓

也有不少的同學問過我培訓的問題,問培訓完後,有沒有可能進到大廠?這裡我可能要潑培訓的同學一盆很冷的冷水的,培訓機構出來的,進大廠的機率很小,就算他本身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都沒用。

這裡的關鍵問題是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在計算機行業,應該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能力了。計算機行業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基本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可能跟上整個行業的發展。如果連基本的自學能力都沒有的話,意味著沒有太大的可發展潛力,大廠大概率是不會要的。

公司跟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學校,會有老師會教,有老師會告訴你應該去學什麼,應該怎麼學,但是在公司,沒有老師會指引你,教導你,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自學能力,是計算機專業同學的立身之本,一開始要有,後面也要持續地提高,精進。

最後

看完我上面的分析,估計很多同學的心裡已經涼涼了。

羅曼羅蘭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灰心喪氣。

能進大廠當然最好,不能也是沒什麼的!

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目前騰訊,頭條,百度都差不多有4萬名員工,阿里接近10萬,當然這些員工裡面包含了跟技術無關的崗位以及外包,我們姑且都算進去吧,匯起來大概22萬的樣子。

看過一個數據,中國程序員的數量大概是500萬(這裡包括測試,運維等)。

大家可以看到大廠員工的數量,只佔整體數量百分之五的樣子。

所以最後沒有進大廠,那是很正常的,畢竟坑位就這麼多。

把大廠當作是一個奮鬥的目標當然可以的,有目標就有奮鬥的方向。

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賺錢;一個是追求自我成就。

賺錢是第一要務。互聯網相比很多其它行業,收入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賺相對比較多的錢,那就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你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比如每年爭取漲薪個20%或者30%, 如果公司內部有機會,就在公司內部爭取,如果公司內部不行,就爭取去到些更好的公司。這個目標雖然有點難,但目標總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人生就是一場打怪升級,職業的發展也是,只有不斷地打怪,不斷地升級,才能一直地存活下來。

我是一個正能量地人,不喜歡給大家灌輸負能量。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認清事實後,開始踏踏實實的努力,制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努力給自己帶來實質的改變,而不是一直只停留在空想的層面。

事實上,我也遇到過本科學歷一般,但因歷史的工作履歷不錯,最終入職大廠的。

這些人,我覺得是奮鬥的典範!

他們第一間公司的起點比較低,算不上很好,但後面不斷往更好的公司跳,每一次“升級跳”都給他們的履歷增加了優勢,拉近了跟大廠的距離,直到最後順利入職大廠。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路徑。

以上就是這篇的內容了,希望能個大家帶來啟發和幫助,最後祝大家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

ps: 大廠員工佔比的數據只是一個推導,有些公司也沒有列進來,不是特別嚴謹,大家不要介意,只是想說明大廠的坑位有限。

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適合於1-5年以上開發經驗的程序員面試涉及到的絕大部分面試題及答案做成了文檔和學習筆記文件以及架構視頻資料免費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二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怎樣才能進大廠?”

“我是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有機會可以進大廠嗎?”

我收到不少諮詢如何進大廠的問題,以上是一些比較典型的提問。

“怎麼可以進大廠” 這個問題,跟“怎麼可以在30歲前賺到1000萬” 和 “怎麼可以在40歲前賺到一個億”本質是一樣的,不存在一個明確指引,可以指引一個人一定可以成功,如果有這種武功祕籍,我早就發達了!

這世上不存在這種武功祕籍,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那一定是割韭菜的了,最好離這種人遠遠的,小心被割。

進大廠的可能性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基礎好,能力強,概率會大很多;有些人底子差,自然會更難。由於諮詢這個問題的同學比較多,接下來,我就說說大家關心的一些點吧。

關於學歷

大廠和學歷,這個是諮詢的最多的問題。一般大廠對學歷是有最低要求的,都會要求本科及以上,非本科的同學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但確實會很難。

有些崗位的要求還會更高,比如機器學習,應用研究類的崗位,因為專業方向本身的原因,一般都要研究生學歷。

對於大部分的工程崗位,比如前端,客戶端,後臺等,一般本科就可以過學歷檻了。

接下來說說 985, 211 和 非985,非211。說實話,學校的優勢是肯定存在的,因為簡歷很多,學校作為篩選條件之一,是相對客觀的,所以好的學校肯定是存在優勢的。

我記得前面有同學留言,說自己大學學了很多東西,但因為是二本,最後連面試資格都沒有。如果這位同學看到這篇文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錯,可以聯繫我,發簡歷給我,我相信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簡歷的篩選過程,存在很多的隨機因素,運氣成分,但就我的經驗來說,面試官和HR,不會完全不看非985,非211的學生,只要你的簡歷裡面有料,基本會看的。因為合適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招到的,面試官和HR篩選簡歷篩多了,有料的簡歷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來說說畢業生和社招。

對於畢業生而言,在大學有計算機競賽的經歷,並且獲得過比較好的名次,是可以極大增加進入大廠概率的;有些同學大學項目經驗比較豐富,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機會。

不過我發現有同學對項目經驗存在一些誤解。

我收過幾份簡歷,是想找我內推的,那幾個同學覺得自己的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想試一試。簡歷發來後,我打開簡歷。簡歷是做的不錯,規規正正,項目經驗也寫滿了大半頁,不過當我細看的時候,卻發現所做的項目都是一些“管理系統”。比如實現了系統的登陸功能,權限管理,訂單管理等等,說實話,這種只有 CRUD 的“管理系統”用來面試大廠是不行的。

對於社會招聘,我們第一眼看的都不是學歷,而是曾經的工作履歷。曾經在哪些公司工作過,做了些什麼,對於社招來說,這個比學歷更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你曾經在360,VIVO, OPPO 或小米這類公司工作過,你要進騰訊或者阿里,是會比較容易的,學歷沒那麼好也沒關係。因為曾經的公司就是你的一個背書,你曾經在這些企業就職,就證明了你的能力。

所以特別擔憂學歷的同學,其實可以通過去到一些好公司來彌補學歷背書的問題,當然我說的都是互聯網或IT行業,至於國企等的就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關於專業

大廠和專業,這個也是諮詢比較多的問題。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當然會相對有優勢,不過我也遇到不少生物專業,化學專業,最後自學計算機進來工作的。

我個人覺得專業的影響不是在簡歷的篩選階段,而是在實際面試的過程中。

因為非專業的同學,在計算機基礎上是比較吃虧的,特別是面試或者筆試的時候,而面試官不會因為你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就網開一面。所以我覺得非計算機專業如果要轉入到計算機行業,更重要的是要去彌補缺失的專業知識。

實際招聘過程中,對專業的關注度會低於學歷,這個是我實際的感覺。有些同學雖然是非計算機專業的,但項目經驗比較豐富,我們看了之後,一般都會約面,很少因為非計算機專業,就直接拒絕的。

關於培訓

也有不少的同學問過我培訓的問題,問培訓完後,有沒有可能進到大廠?這裡我可能要潑培訓的同學一盆很冷的冷水的,培訓機構出來的,進大廠的機率很小,就算他本身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都沒用。

這裡的關鍵問題是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在計算機行業,應該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能力了。計算機行業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基本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可能跟上整個行業的發展。如果連基本的自學能力都沒有的話,意味著沒有太大的可發展潛力,大廠大概率是不會要的。

公司跟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學校,會有老師會教,有老師會告訴你應該去學什麼,應該怎麼學,但是在公司,沒有老師會指引你,教導你,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自學能力,是計算機專業同學的立身之本,一開始要有,後面也要持續地提高,精進。

最後

看完我上面的分析,估計很多同學的心裡已經涼涼了。

羅曼羅蘭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灰心喪氣。

能進大廠當然最好,不能也是沒什麼的!

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目前騰訊,頭條,百度都差不多有4萬名員工,阿里接近10萬,當然這些員工裡面包含了跟技術無關的崗位以及外包,我們姑且都算進去吧,匯起來大概22萬的樣子。

看過一個數據,中國程序員的數量大概是500萬(這裡包括測試,運維等)。

大家可以看到大廠員工的數量,只佔整體數量百分之五的樣子。

所以最後沒有進大廠,那是很正常的,畢竟坑位就這麼多。

把大廠當作是一個奮鬥的目標當然可以的,有目標就有奮鬥的方向。

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賺錢;一個是追求自我成就。

賺錢是第一要務。互聯網相比很多其它行業,收入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賺相對比較多的錢,那就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你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比如每年爭取漲薪個20%或者30%, 如果公司內部有機會,就在公司內部爭取,如果公司內部不行,就爭取去到些更好的公司。這個目標雖然有點難,但目標總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人生就是一場打怪升級,職業的發展也是,只有不斷地打怪,不斷地升級,才能一直地存活下來。

我是一個正能量地人,不喜歡給大家灌輸負能量。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認清事實後,開始踏踏實實的努力,制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努力給自己帶來實質的改變,而不是一直只停留在空想的層面。

事實上,我也遇到過本科學歷一般,但因歷史的工作履歷不錯,最終入職大廠的。

這些人,我覺得是奮鬥的典範!

他們第一間公司的起點比較低,算不上很好,但後面不斷往更好的公司跳,每一次“升級跳”都給他們的履歷增加了優勢,拉近了跟大廠的距離,直到最後順利入職大廠。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路徑。

以上就是這篇的內容了,希望能個大家帶來啟發和幫助,最後祝大家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

ps: 大廠員工佔比的數據只是一個推導,有些公司也沒有列進來,不是特別嚴謹,大家不要介意,只是想說明大廠的坑位有限。

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適合於1-5年以上開發經驗的程序員面試涉及到的絕大部分面試題及答案做成了文檔和學習筆記文件以及架構視頻資料免費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程序員,你想不想進大廠?

獲取方式:

1.評論區評論,關注小編

2.私信小編“學習” 領取資源,小編會第一時間回覆

祝大家學習愉快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