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陳冠希 不完美媽媽 文章 精神病 日本 不歸客說故事 2019-04-06

1

陳冠希又上熱搜了。

又是因為罵人。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新聞標題用“隨時隨地都能發飆”來形容他。

加上之前幾番怒懟記者,導致許多網友看到新聞標題,還未了解事情經過,就跑到微博罵他。

“越來越像瘋狗,逮到人就咬。”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可是瞭解事發經過後,我覺得那個“路人”被罵被打都是該的。

事情是這樣的。

前不久,一名視頻主播在日本偶遇陳冠希帶著女兒。

看見明星,這名主播第一反應就是衝上去打招呼,並要求合影。

陳冠希因為帶著女兒,笑著婉拒了:“我跟小孩子一起啊,不好意思啊今天。”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被拒絕後,這名主播沒有停止拍攝,反而尾隨在陳冠希身後。

看到他拿著手機跟在後面,陳冠希轉過頭不爽地問他:“你在直播嗎?直播我罵你吧。”

但是他也就是說說,並沒有真的開口罵人。

反而這名主播看到陳冠希的反應,對著鏡頭賤兮兮地說:“陳冠希老師罵人了。”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陳冠希問他:“好笑嗎?”並阻止他繼續拍攝。

這名主播卻反過來要陳冠希“禮貌一點”。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顧及到女兒,陳冠希沒有繼續跟他糾纏,拉著女兒轉身離開了。

結果對方又跟了上去。

陳冠希問他:“你直播什麼,你要拍什麼?”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這時,主播開始對著鏡頭說陳冠希打他,踢他。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很快,兩人的爭執引起路人的圍觀。

為了女兒的安全,脾氣一向火爆的陳冠希再次選擇隱忍,牽著女兒又走了。

可是對方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粘著他不放。

他終於忍無可忍對著主播大吼:“我和我女兒一起的時候你不要搞我!”


事情經過就是如此。

明明是這名“路人主播”,為了引起關注,在合影遭到拒絕後不肯死心,一直跟在陳冠希身後,把攝像頭對準陳冠希跟他女兒。

自始至終,陳冠希只是口頭警告對方,並沒有動手。

可是為了熱度,對方在直播中大喊:“陳冠希打人了!”

用這種打擾別人生活的方式來吸引關注,真令人噁心。

而隨著事情的發酵,更噁心的事還在後頭。

2


一開始,因為該名主播片面的講述,網友紛紛跑去罵陳冠希。

結果看完視頻,網友對於這件事的評論也有了反轉,開始要求該主播道歉。

看到風向不對,主播又開始在網上賣慘,稱自己遭受網絡暴力,要自殺了。

這名主播自沒自殺我不知道。

網絡暴力的確不該,可是他有沒有想過,他粘著陳冠希拍視頻遭到拒絕後又汙衊陳冠希打他,陳冠希因為他遭受了多少網絡暴力?

你覺得自己受委屈,難道陳冠希就活該被你陷害?

當時有女兒在場,陳冠希好聲好氣地勸你不要拍,你自己為了增加人氣無所不用其極。

人家只想帶著孩子安安靜靜過生活,你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擾人家,這種行為跟網絡乞丐有什麼差別?

就連楊宗緯都看不慣,直接發微博力撐陳冠希:

“用網絡霸凌或網絡暴力為自己解套的同時,想想自己是怎麼在網絡這個空間去扭曲別人。”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明明是他扭曲事實在先,真相被揭穿後為了給自己解圍又惡人先告狀,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由始至終,他都站在一個“利己”的立場,沒有考慮過自己對別人造成的負擔。

別說陳冠希一直有禮貌地勸說,就算他真的為了女兒罵人,動手了,我都覺得是這名主播自己活該。

3

網絡主播的現狀:太多人為了火劍走極端。

前不久,抖音上一名“大師”火了。

沈巍是名流浪漢,52歲的他突然間火了。

外表上,他平平無奇,蓬頭垢面。但其實他富有內涵,博古通今,滿腹經綸。

就這樣,這名“流浪在人間的大師”,通過短視頻火起來了。

很多人注意到他,包括一些唯利是圖的人。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他們為了引起觀眾情緒上的共鳴,給大師瞎編了坎坷悲慘的身世。

一名普通大學的畢業生,至今單身,曾經當過公務員,但是因為性格怪癖喜歡收集廢品,被當做精神病送到醫院。

之後家人也因為他這個愛好跟他斷絕關係,也沒房東願意租房子給他,大師才會“在人間流浪”。

每個月領兩千塊病休工資,自己撿廢品買書看,才有了博覽群書的大師的誕生。

結果經過有心人的杜撰,大師成了復旦大學的高材生,妻女車禍而亡,對生活失去希望才流浪街頭。

當然,有著“悲慘身世的大師”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大師火了。

火到這些人的視頻中,只要出現大師的身影,蹭一下大師的熱度,他們也有機會一夜成名。

甚至有一些人為了火,不要臉地認大師為老公、做爸爸的......


陳冠希怒打主播,這次我挺他!


他們沉浸在一夜成名的美夢中,喪失了底線,迷失在慾望當中。

4

這些人為什麼那麼想紅?

因為紅的價值太低了,而紅起來之後能夠給他們創造的價值又太高。

付出跟回報不成正比,才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費盡心思想要分一份羹。

結果就是導致越來越多優質內容被掩埋,流露在表面的東西越來越庸俗。

每個人表面的成功都離不開背後的付出。

想成為作家,你得讀遍幾千本書,寫過幾千篇文章;想成為畫家,你得學會欣賞名作,鍛鍊基本畫功;想看遍山河,你得走過幾萬里路,感受沿途美景;......

想要見識雲端星辰,必先品嚐過泥土塵埃。

有時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你總以為別人在鏡頭前露露臉就能月入百萬,可是你沒看到他們天天熬夜想文案,每天承受網絡上層出不窮的言語攻擊。

你看到的是大師的一夜成名。

可是你不知道,在一夜成名之前,每個月兩千塊的病休工資有多少被他拿來買書,所以他才會流落街頭。

成功之人,必定有能成功的道理。

人活著,不要一直想著一夜成名。

成功只有一種辦法,就是腳踏實地地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把時間用來妄做美夢。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外一個名字。

謹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