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調整的巢湖樣本

巢湖 經濟 交通 農村 中國經濟時報 2017-06-09
行政區劃調整的巢湖樣本

“巢湖撤市”後,合肥的城市空間向南拓展,由“濱湖”時代走向“環湖”時代,塑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新形象,奠定了合肥市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綜合基礎,“大合肥”現在已無爭議。

述“巢湖”

本報記者 王彩娜 王永群

巢湖北岸合肥界內,6月的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裡,緊臨湖岸之處人頭攢動,動感音樂挑逗著遊客的運動神經。年輕人穿著各式誇張的運動衣,或圍成一圈做著遊戲,或肆意大唱大叫。

對於800裡巢湖沿岸的民眾來說,環巢湖大道的開通,使得遊人如織,人氣帶動財氣,每天都是節日。作為惟一一個被撤銷的省轄市,原巢湖因一分為三而帶來的惆悵,正在被另一種新變化帶來的喜悅所消解,顯著改善的水質讓巢湖成為一顆新星和標誌。五年多來,從拆分到重新融合,從曾經的“小馬拉不動大車”到冉冉升起的經濟版圖,各方都需要這個“加冕禮”。

拆分後的新融合

對和縣來說,佳夫尼電氣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企業。對馬鞍山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企業在哪裡發展更有利於全局才是重點。

“以前在南京租廠房,一年房租要近百萬元,後來準備到馬鞍山市,但市裡領導聽過我們的彙報後,建議來和縣。”佳夫尼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光明說。該公司是和縣2016年新引進的一家智能電力設備生產企業。

在馬鞍山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2016年孫光明最終以700多萬元的價格收購了和縣當地一家塑料製品企業,順利“借殼”落戶和縣。“落戶哪裡都是落戶,但來到和縣,把‘殭屍企業’請出去,把新興企業請進來,實現了新舊企業的雙贏。如果到馬鞍山市裡,難以找到適於併購的企業,而且意義不一樣。”和縣經信委主任李永俊說。

“今年市經信委將推動四大支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編制《中國製造2025蕪湖3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力爭用五年時間,使每個規模以上企業實施一次技改創新。兩化融合是《中國製造2025》落地的關鍵和重要部分,無為縣電線電纜企業借力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持續創新發展,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組織、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等智能製造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及行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必將對全縣企業產生示範引領帶頭作用。”蕪湖市經信委投資與技術科趙雙喜說。

相對於和縣、無為縣融入“新主人”,巢湖市和合肥市的一個吸引眼球的變化是熱衷於“當官”。

“你看看,這個小便池一點汙漬也沒有。”安徽巢湖市東塘路公廁管理員徐金髮自信地伸手在小便池四周擦了一下,“保證不讓‘廁所長’看到不達標。”徐金髮口中的“廁所長”是指杭行,他是巢湖市城管局局長。2016年,巢湖市城管局管轄下的39所公廁實行 “一廁一長”制,杭行就成了東塘路公廁的“廁所長”。

“按照住建部公廁建設分佈標準,巢湖城區28萬人口應配置約100座公廁,但實際上缺口很大。”巢湖市委書記胡啟生說,公廁是滿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必備公共設施,也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同樣熱衷於“當官”的還有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和合肥市市長凌雲。6月4日,合肥市重點生態區域推行林長制啟動儀式在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正式拉開了合肥市重點生態區域推行林長制的序幕。合肥市規定,在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大型水源地周邊、生態廊道等重點生態區域推行林長制,在今年年底前,合肥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體系,宋國權和凌雲擔任總林長。

一分為三的巢湖及周邊地區,正以一種新的力量生長著。

有摩擦,行更穩

為全面評估區劃調整的效果,2016年10月,合肥市發改委委託安徽省發展戰略研究會專家組對2010—2015年區劃調整對合肥市成效經驗、問題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五年多來,區劃調整前期多重積極效應顯現,成效明顯。”合肥市發改委總工程師範觀兵舉例說,巢湖成為合肥市內湖後,合肥市加大治理巢湖汙染力度,對巢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進行一攬子規劃,成立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專項資金。再如,撤併前,原地級巢湖市是人口大市、經濟小市、財力弱市,輻射所轄三縣實力不足,處於“小馬帶大車”的尷尬境地。併入合肥後,省會合肥市城市空間向南拓展,由“濱湖”時代走向“環湖”時代,塑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新形象,2014年9月合肥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群,區劃調整奠定了合肥市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綜合基礎,“大合肥”現在已無爭議。

區劃調整對提升“大合肥”的城市功能功不可沒。而對於巢湖人來說,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域文化認同,短時間內不易改變。廬江縣人外出務工較多,巢湖市常住人口呈負增長。人口外溢、消費主體流失、商業運營效率不佳、房地產業疲軟等導致一些人對併入合肥缺乏認同感、歸屬感。無為、含山、和縣亦是如此。除此之外,安徽省發展戰略研究會評估專家組還列出了目前存在的四大問題。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度不夠。巢湖市及廬江縣與合肥等高對接難度大。首先,發展落差大,短時間內很難扭轉。其次,地方財力有限。儘管巢湖市、廬江縣財政收入成倍增長,但減收增支的壓力大,民生支出佔可用財力的80%以上。最後,一些行政因素造成資源分割,影響地方發展。

二是城鄉統籌任務仍然繁重。五年來合肥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只上升了1.9個百分點,同期全省人口城鎮化率上升了7.3個百分點。戶籍城鎮化率由43.61%下降到42.75%,未來市民化進程加快,公共支出加大。

三是巢湖治理壓力沒有減輕。巢湖治理任重道遠,傳統汙染源對巢湖水質影響依然較大。現有巢湖治理偏重道路建設、河道整治等措施,涉及生態措施和社會措施等綜合性措施較少。

四是管理體制機制仍有待理順。減少一個地級市建制,撤銷地級巢湖市黨政機構共70個,大幅精簡行政治理機構。但多部門分工負責的治水體制並沒有完全糾正過來,山、水、林、田、湖管理分割,水環境管理與治理體制碎片化,職責交叉過多,且權責不統一,制度銜接不夠,缺乏高效協調機制。

因此,安徽省發展戰略研究會評估專家組建議,創建“大合肥”發展新機制。發揮“強市帶弱縣”作用,市從縣要 “多給少拿”“多補少要”。定期召開與區劃調整各部門工作協調會,建立流域管理與水汙染跨流域治理、旅遊業合作開發、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環湖特色小城鎮發展合作開發機制。加大省市對縣級轉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對接的投入。從體制上保障區劃調整對“大合肥”新一輪城市發展措施的落實到位。建立區劃調整後縣域經濟發展的考核機制、目標實施評估機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