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腸胃病 癌症 胃癌 胃炎 胃大夫 胃大夫 2017-10-14

息肉,泛稱人體體表或體內凸起的病灶。皮膚上也有,胃,膽囊,子宮裡也會有,但是彼此不相干,因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只要胃裡面發現凸起物,都可以稱為息肉,但並非都跟胃癌有關。

真正有可能轉變為癌症的,其實是腺瘤性息肉。所以當你接受完胃鏡檢查後,一定要問清楚到底有沒有息肉?有的話,是哪種息肉?這樣一來,才能獲知比較完整的信息。

首先,咱們先來看一下息肉的分類

腺瘤性息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胃腺瘤性息肉其實應該叫做息肉狀腺瘤,是一種真性腫瘤性腺瘤,發生於胃粘膜的各處,幽門區約佔一半,是胃腺瘤中較常見的類型。

專業點說:胃腺瘤性息肉單發最多見,也可多發。常為廣基無蒂,也有時有蒂。體積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徑一般約2cm。鏡下結構為排列規則的管狀腺體,腺體擴張成囊狀的偶見。腺體被複單層柱狀上皮,排列較密,細胞漿少,粘液分泌活性減少,核深染呈柱狀,體積大小一致,可見核分裂象。常見有腸上皮化生於腺體中,間質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纖維組織構成,而其中可見有程度不等的漿細胞、淋巴細胞浸潤。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膠囊胃鏡檢查到的胃息肉

好了,我知道大家看不下去,來直接看結論吧:

胃腺瘤比胃癌遠為少見,約佔所有息肉的25%,多發生於胃部的粘膜上皮,大都由增生的胃粘液腺構成,這種息肉癌變率高,可達30%~58.3%.

增生性息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這種息肉較常見,癌變的風險較低,分佈於胃內的部位不定,多數傾向於發生在胃炎的部位,50歲以上成人幾乎將近一半的人會有這種息肉,愈年長愈多,抽菸者也會比較多。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膠囊胃鏡檢查到的胃息肉

發炎性息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這類息肉有時候看起來紅紅的很嚇人,常被誤以為是已經癌變的腺瘤性息肉,其實它不太會進展為癌,但是由於血管豐富,偶爾會發生出血,所以有時候醫師還是會把它切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膠囊胃鏡檢查到的胃息肉

青年性(幼年性)息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這種息肉多半發生在較年輕的族群,鮮少會癌變,但是跟發炎性息肉一樣,有時候也會出血,所以醫師也會把它切掉。

這種息肉多半發生在較年輕的族群,鮮少會癌變,但是跟發炎性息肉一樣,有時候也會出血,所以醫師也會把它切掉。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膠囊胃鏡檢查到的胃息肉

哪些息肉要割除?

並非所有息肉都是必須切除的。

一般而言,腺瘤性息肉是一定要切除的,至於其他息肉是否要切除,就看醫師的診斷能力與臨場判斷。

在某些狀況下,部份非腫瘤性息肉在內鏡下看起來像腫瘤性息肉的時候,醫師為了不遺留腫瘤性病灶在胃裡面,也會先把息肉切除後,留待病理化驗出爐再進行最後診斷。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這是個大問題

膠囊胃鏡檢查報告

息肉的大小與數目重要嗎?

腺瘤性息肉的大小與數目,與未來再長出類似病灶(腺瘤性息肉),甚至癌的風險是有關係的,也是胃鏡檢查後進行風險分級非常重要的資訊。

在單次胃鏡檢查中發現超過三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的人,未來數年內再長出腺瘤性息肉的風險,會高於只有一兩顆小腺瘤或完全沒有任何腺瘤性息肉的人,因此必須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