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
"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長春雖地處北國塞外,卻素有“春城”之稱。關於長春之名有多種說法。

一說是花名,《滿洲地名考》記“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在遼金時期,這裡生長著一種薔薇科的野生月季花,因月月開花,亦稱“長春花”。

二說是遼代地名,《遼史》載:“天慶五年,天柞帝‘率番漢兵 十萬……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數月糧,期必滅女直”。

"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長春雖地處北國塞外,卻素有“春城”之稱。關於長春之名有多種說法。

一說是花名,《滿洲地名考》記“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在遼金時期,這裡生長著一種薔薇科的野生月季花,因月月開花,亦稱“長春花”。

二說是遼代地名,《遼史》載:“天慶五年,天柞帝‘率番漢兵 十萬……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數月糧,期必滅女直”。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三說是因廳設長春堡而得名,據《長春縣誌》載:嘉慶五年於長春堡設理事通判,名長春廳,道光五年移建衙署於寬城子,仍名長春廳。在乾隆中期,郭爾羅斯前旗讓流民在此墾荒,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 較大的村落,當時就稱長春堡,在長春設治之前,無論是朝廷,還是各部及地方政府都稱長春堡,在朝廷任命長春廳首任巡檢的文書中就稱 “今授吉林長春堡巡檢……”,在嘉慶皇帝的上諭和吉林將軍的奏摺中也都稱“長春堡地方”。長春堡是遷入此地的漢人命名的,為吉祥之意。

"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長春雖地處北國塞外,卻素有“春城”之稱。關於長春之名有多種說法。

一說是花名,《滿洲地名考》記“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在遼金時期,這裡生長著一種薔薇科的野生月季花,因月月開花,亦稱“長春花”。

二說是遼代地名,《遼史》載:“天慶五年,天柞帝‘率番漢兵 十萬……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數月糧,期必滅女直”。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三說是因廳設長春堡而得名,據《長春縣誌》載:嘉慶五年於長春堡設理事通判,名長春廳,道光五年移建衙署於寬城子,仍名長春廳。在乾隆中期,郭爾羅斯前旗讓流民在此墾荒,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 較大的村落,當時就稱長春堡,在長春設治之前,無論是朝廷,還是各部及地方政府都稱長春堡,在朝廷任命長春廳首任巡檢的文書中就稱 “今授吉林長春堡巡檢……”,在嘉慶皇帝的上諭和吉林將軍的奏摺中也都稱“長春堡地方”。長春堡是遷入此地的漢人命名的,為吉祥之意。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四說是源於乾隆皇帝的詩句。據說在乾隆皇'帝前往聖地長白山祭祖時, 當他路過伊通河驛站時,發現這裡的氣候比盛京還涼爽,且風景宜人,就吟 誦出“長白千載古錫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於是取其兩句詩的頭一 字合為“長春”,長春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但是,此說已無從考證,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長春雖地處北國塞外,卻素有“春城”之稱。關於長春之名有多種說法。

一說是花名,《滿洲地名考》記“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在遼金時期,這裡生長著一種薔薇科的野生月季花,因月月開花,亦稱“長春花”。

二說是遼代地名,《遼史》載:“天慶五年,天柞帝‘率番漢兵 十萬……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數月糧,期必滅女直”。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三說是因廳設長春堡而得名,據《長春縣誌》載:嘉慶五年於長春堡設理事通判,名長春廳,道光五年移建衙署於寬城子,仍名長春廳。在乾隆中期,郭爾羅斯前旗讓流民在此墾荒,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 較大的村落,當時就稱長春堡,在長春設治之前,無論是朝廷,還是各部及地方政府都稱長春堡,在朝廷任命長春廳首任巡檢的文書中就稱 “今授吉林長春堡巡檢……”,在嘉慶皇帝的上諭和吉林將軍的奏摺中也都稱“長春堡地方”。長春堡是遷入此地的漢人命名的,為吉祥之意。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四說是源於乾隆皇帝的詩句。據說在乾隆皇'帝前往聖地長白山祭祖時, 當他路過伊通河驛站時,發現這裡的氣候比盛京還涼爽,且風景宜人,就吟 誦出“長白千載古錫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於是取其兩句詩的頭一 字合為“長春”,長春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但是,此說已無從考證,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長春是如何得名的,關於長春之名的多種說法,哪個是真的

實際上,長春之名有個演變過程,最早見於《遼史》。《遼史地理志》 載:“長春州,韶陽軍,下,節度。本鴨子河春獵之地。興宗重熙八年置。 隸延慶宮,兵事隸東北統軍司。統縣一:長春縣。本混同江地。燕、薊犯罪者流配於此。戶二千。”這裡的鴨子河、混同江均為松花江的歷史名稱。由此可見,從遼時就稱長春縣,亦稱春州,即長春州,屬上京道;金朝時稱隆州白龍府、寬城府(寬城子),屬北京路;元明時稱郭爾羅斯。《長春縣誌》 載:清朝嘉慶五年(1800年)於長春堡設理事通判,名長春廳,並頒佈了 “長春廳理事通判之關防”印信,此後,開始稱長春廳、長春府、長春縣;民國時稱長春、寬城子;偽滿洲國時稱“新京”;新中國稱長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