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嘿,最近有沒有看‘西安’24小時?”

“雷老師的張小敬好帶感,四字弟弟的表演也接住了,總之相當可以。”

“超愛馬親王的原著,看了12集,還原小說非常到位。”

“有種夢迴大唐的感覺,滿足了我對書的所有想象。”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在《娛評》看來,最近不寫寫這部上線不到一週就引發熱議的《長安十二時辰》,似乎都有點說不過去。

用“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長安十二時辰》從籌備到上線的過程其實不為過,從2017年亮相優酷秋集距今已經有快兩年的時間。不過老話說得好,好飯不怕晚,自6月27日首播,該劇豆瓣評分高達8.7,參與評分的人數更是接近6.6萬人,由此可見該劇熱度之高。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隨著劇情的展開,強情節、快節奏的故事推進,已經有網友視其為2019年最佳古裝劇。當然其中也偶有質疑聲,畢竟快速的劇情節奏在把控過程中難免會有所疏漏。但客觀來講,整部劇製作精良、畫面考究,可謂是一部懷揣初心的誠意之作。

看點一:

雙男主,冷麵少年遇上孤膽英雄

一個是在沙盤上指點江山的靖安司司丞,懷揣天下蒼生想做宰相的“野心家”;一個是曾做過9年不良帥的五尊閻羅,有牽掛想活命的死囚犯,《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就這樣通過這兩個人物的視角一一講述開來。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看過原著的人肯定了解,劇集對原著人物的背景進行了改編。在原著中,李泌(劇中李必)年少成名,但一心求道沒有名利追求,只是因為和太子的情誼,才來執掌靖安司,也是因為對蒼生的悲憫,才在上元節如此力圖破除長安城的危機;張小敬則是一個原體制內的叛徒,對朝廷、人生感到失望,一心向死,也是因為心中僅存的正義,被李泌說服,擔下阻攔長安城之危的責任。

至於這一改編的成功與否,《娛評》不想妄言,就如同每人喜好的事物不同一樣,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從大的格局層面來說,這樣的改編無疑給人物注入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也讓人物看起來更真實、鮮活。此外,對李必的這種改編也讓整部劇在權謀層面的銜接和過度更為順暢自然,不然僅靠單純的情誼就讓李必不顧一切的參與到黨派之爭就難免有些牽強。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不管改編後的人物能否討得所有原著粉的喜愛,但必須承認,從最終呈現效果來看,兩個人物的定位很討喜,演員選得也不錯。之前還有網友擔憂,雷佳音不夠硬漢、易烊千璽能否演出李必的腹黑堅定,現在看來,大家可以放心了。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痞中帶著剛毅,江湖兒女的義氣與勇氣被精彩地詮釋出來,而千璽弟弟在劇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儘管有些臺詞還稍顯生硬,但李必的果敢與隱忍還是被較為到位地呈現了出來。

一心為民的冷麵青年,遇上本性善良的孤膽英雄,兩個人物之間不僅僅是純粹的互補關係,在拯救長安的24小時裡,他們之間如何達成一種平衡也構成了劇集內容的一抹亮色。

看點二:

“懸疑+權謀”雙線並行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由兩條線展開,一條是張小敬聯手李必,抓捕藏在長安城中的狼衛,並摧毀他們試圖縱火燒燬長安城的陰謀,拯救蒼生;另一條則是太子與右相林九郎的朝堂鬥爭。

從已經放出的內容來看,懸疑和權謀的比重基本均等。在張小敬、李必一路追擊狼衛的過程中,朝堂之爭引發的人事變動和暗殺也如影隨行。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比如在第一集中,李必初次向張小敬介紹靖安司的成員時,面對自信滿滿的李必,張小敬看似隨意的問了一句“你信他們嗎”,就為後面內鬼的情節埋下了伏筆。從第一集李必脫口而出的“信”,到第12集,李必的捫心自問,“他們可信嗎?”,劇情也將迎來新的高潮。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此外,在懸疑內容的鋪設上,該劇並沒有故弄玄虛,因為整部劇的時間跨度僅為24小時,所以注水是最大的隱憂,但顯然故事的推進節奏一點不拖,甚至稍微不留神就會錯過一些人和事。張小敬的追捕過程緊張刺激,環環相扣,並未在一個點位上過分糾纏。

看點三:

還原唐朝文化,細節鋪設到位

應該有相當一部分看劇的人,被劇中開篇的長鏡頭吸引。一屋、一坊最後窺出一城,從鯉魚旗到剛出爐的燒餅,熙攘的人群、熱鬧的街市、有序進出的城門,長安城繁華、壯麗的盛世景觀就這樣躍然於眼前。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除了唐代繁華的街市外,劇中還呈現出了胡漢混居的盛景。必須承認,《長安十二時辰》的好看,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託於對唐朝文化的細緻還原,大到故事背景,小到妝容配飾,都透著濃濃的唐味。如李必頭上道家芙蓉冠子午簪的特色插法,理髮店老闆女兒的少女妝發服飾,棺材鋪裡擺放的唐三彩等。而這點恰是原著作者和該劇導演共同加持的結果。對唐朝文化有著精深研究的馬伯庸,加上對畫面一向考究的曹盾,難怪有網友表示,看這部劇竟然有一種穿越式的代入感。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細節處理上,該劇同樣做得不錯。如為了突顯張小敬9年不良帥的偵查能力,他一出場就通過左右的景觀樓判定出此地為景龍觀舊址殘垣,但一句“輿圖上都不曾標註,是太子的私地”便點出了重點,他不僅對長安城瞭如指掌,同時也知道找他辦事的人是太子一黨。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再如,崔六郎被殺,其弟在他身邊供上了一張大餅,但崔六郎生前為了給弟弟買軍籍一輩子只能吃流食,所以大餅應該是他生前最喜歡吃卻無法吃的食物;還有士兵跟蹤狼衛時,躲在牆角把刀伸出來一點橫在手臂上來反射貨棧門口的情形。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槽點一:

支線插入過密,眼睛無處安放

在經過第一集的背景交代後,劇中各路人馬開始輪番登場。有企圖火燒長安城的狼衛,有隱在幕布之後的太子右相,有打入敵人內部的暗樁,有勾欄賣笑的女死士,當然還有眾多看似普通但在各自崗位上職守的義士,以及落井下石各懷鬼胎的小人碎卒。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劇不同於電影的高度濃縮,它需要更多的細節和支線加以豐富和調味,這無可厚非。畢竟電影只需要注意力集中2個多小時,而電視劇追起來卻要長的多。如何在緊張、舒緩之間掌握平衡點,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考驗一個導演功力的重要衡量指標。過則被罵注水,少則看起來太累。

就《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來說,節奏鋪陳顯得有點過於緊張,“弦”繃得太緊的後果就是,沒有留給觀眾一點消化和思考的時間,使得追劇時太燒腦所以很容易覺得疲勞。我們看即使是節奏緊湊的美劇,也往往會留出一些文戲或是幽默輕鬆的小段落,或是細膩的內心戲、情感戲進行調節。就這點來說,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長安十二時辰》還是有些不完美。

因為故事龐雜,人物眾多,從已經上線的內容來看,主角的表現張力和力度有些鬆,眾多人物不分場合的橫衝直撞,讓觀眾的眼睛有些不知道應該放在誰身上更好。當然,並不是說支線人物不應該有更多的細節描述,但在主情節推動的過程中,支線情節的插入和支線角色的登場不能過於頻繁,不然就會使得內容有些割裂,節奏容易亂,觀眾看起來也會比較累。

槽點二:

狼衛有點“二”

精心佈局、分批潛入長安城的狼衛,懷著遠大的目標,但有時候行動起來卻二乎乎的,失敗的原因也總給人感覺很草率。

這個臉上有疤的男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他們的首領說出綁架大唐將軍的女兒,是為了要挾大將軍領兵幫他們去攻打大食國時,《娛評》震驚了,這個邏輯實在讓人接受起來有些困難,狼衛的智商好像和他們的領土一起被敵人擄走了。

結 語

“俯瞰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盤般排布,晴空之上一頭雄鷹飛過。”

就彷彿這句話帶給我們的感受一般,儘管有槽點,但對標美劇《反恐24小時》的《長安十二時辰》帶給我們的更多還是驚喜。

24小時,一座城,太多的野心、陰謀,被不斷激發出的正義和信仰掩埋;一組組立體生動的人物群像,也構成了長安城最瑰麗的畫卷和人間煙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