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白茶 陳化 文章 小陳茶事 小陳茶事 2017-09-18

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喜歡喝小陳茶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每天都有新老朋友來聊天,諮詢喝茶的技巧,買茶的攻略,以及存茶的經驗。

藏白茶,就是一段慢時光,與茶一起慢慢變老,是人和茶之間最樸素的浪漫。

南方秋風起時,並沒有黃葉落地,唯有碧雲天,秋色連波。

坐在窗前喝茶,茶友來信息說,陳,你下次要多給我幾個分裝散茶的袋子,我這兒喝茶量大,放桌子上的小罐子,泡幾次就空了。還得再開箱裝,特別麻煩。

嗯嗯,好的。

這樣的良心建議,村姑陳一向是虛心接受的。

忍不住多嘴一句,那您存茶的照片發一張來看看行不?

那邊發過來的照片,被村姑陳果斷差評!

茶友大呼冤枉:喂,我已經完全按照你意思存茶了,用你的原箱,三層密封,離牆離地,為什麼還是沒存好?(OS:都沒這麼聽老婆的話)

why?

您倒是原箱、離牆、離地了。但您為啥把箱子的口開得這麼大呢?這麼大鳴大放的,茶葉要氧化了呢。

茶友的內心是崩潰的:我這不是消耗量大麼,一直開箱關箱,太麻煩,所以乾脆直接敞開,方便。

嗯嗯嗯,是村姑陳的錯!

我沒考慮到大家平時取茶喝茶的問題,應該做一些大一點的罐子,貢眉至少裝半斤的那種,這樣不必太頻繁打開存茶的箱子,就能保證茶葉不受潮,香氣不散失。

等這一段忙完之後,給大家尋一批這樣的罐子,有需要的,請在文章後面留言報名哈。

再一次向大家道歉!

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舊版小罐子)

《2》

時秋仲秋,這個季節,大江南北天氣都很好,天乾物燥,風清雲淡,真的很適合白茶的修煉和陳化。

如果一年中這樣的天氣多一些,白茶的成長會好更多,口感滋味也更美妙。

在這樣北方層林盡染,南方碧波連翠的秋天,該如何存茶呢?

首先,還是要注意三層密封

大家一定不要把小陳茶事的原箱扔掉,每次發貨前,在箱子裡,村姑陳會鋪上一層塑料袋,一層鋁袋,再把茶餅或散茶裝進去。

然後,像捲鋪蓋那樣,把鋁袋口封緊。

再用繩子,把塑料袋口紮緊。

最終,用透明膠把箱子口封密實。

這樣的天羅地網,任光線插翅也難照進去。白茶們在這樣與世隔絕的環境裡,幸福地睡著覺,慢慢陳化,轉化,生長出更多有益的物質。

大家收到貨的時候,用小刀片,輕輕沿著紙箱的縫隙割進去,打開,驗貨。

先抓一把出來,泡了喝喝看。

抓完後,記得順手,一定要順手,把鋁袋和塑料袋一層一層,疊被子般疊整齊,口部要紮緊,不能透氣。

如果不這樣做,那一個月後,您鐵定會來找村姑陳哭訴:為什麼我的茶沒有當初剛收到貨的時候好喝了?是不是你的茶不好?剛開始好喝,後面就不好喝了?!!

就算哭成梨花帶雨般的可憐樣,村姑陳也不會心軟哦。

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3》

其次,放茶的屋子要乾燥,不能潮溼,陰暗,有黴味。

茶葉是最容易吸潮,吸異味的。

裝修的新屋子,很多人會買大麻袋的茶梗,撒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衣櫃的四角,讓它幫助吸附各種裝修殘留下來的化學氣味。

買了新車的人,也會買許多茶梗,用報紙墊上,倒在沙發上,後箱裡,吸附新車獨有的異味。

還有巧手的家庭主婦,用茶包袋,包上茶梗,放在冰箱裡吸附雜味。

李麻花的孃親,用花布包了茶梗,掛在衣櫃裡,據說效用跟香樟木一樣(婦產科主任的腦回路,與常人不同)。

這些家居小妙招,都是看中了茶葉有個強大的毛孔,能吸附異味這一優點。

上述利用的,都是茶梗,是茶葉挑撿後的廢棄之物,物盡其用,也算是物有所值。

但是,千金買回來的白茶,可不敢讓它成為吸附異味的利器了,它是我們要喝的寶貝,要像對待親兒子親女兒一樣對待它。

不可以在存放時,把它放在潮溼的房間,讓它吸咐潮溼的水分子,

也不可以把它放在陰暗的房間,那樣的地方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細菌。

更加不能把它放在有黴味的房間,它會盡責地幫你把黴味都吸走。

如果這麼幹,恭喜你,將會喝到一泡潮溼的,發酵過的,帶著黴味的白茶。

而它原來的面目——清爽、鮮爽、清純、花香四溢,將不復再得,只留在你的記憶裡。

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4》

再次,要檢查箱子是不是有破損,如果有裂口,有裂縫,無論多小,都要用透明膠粘起來。

如果有條件,建議換個相近尺寸的箱子。

更換箱子也比較簡單,把村姑陳發貨時鋪在箱子裡的塑料袋和鋁袋,一同提起來,再放到新箱子裡,鋪平放好,這搬家工程就完成了。

曾經,村姑陳收到一個資深茶友的照片,問荒野冬片為什麼不香了。

他拍來的圖片上,裝茶餅的外箱,紙箱子外面,豎著裂了一道縫,長長的,直垂下來。

也許是搬運的時候撞裂了,也許是後來移動的時候割破了,原因不明。

但那條裂開的口子,像鱷魚的大口,敞在那裡,散發著茶香。

村姑陳請這位茶友仔細去聞箱子裡的茶餅。

裝茶的箱子是六格,上面三格,下面三格。每格放了一提茶餅,都用牛皮紙袋封起來的。

裂口的位置在右下。

村姑陳請他從裂了口子這個位置開始聞,就是從最下面最右邊開始聞,一直聞到最左邊最上面一格。

然而請他記錄下每一個格子裡茶餅的香氣強弱。

最後發過來的記錄裡,果然印證了村姑陳的猜測——裂口那個位置放的茶餅,香氣是最弱的,也就是最下排最右邊一格。

香氣第二弱的是最上排最右邊一格。

上下兩排中間的兩格,香氣適中。

上下兩排最左邊的兩格,香氣較濃郁。茶友說,這就是他最初買回來時的香氣。

出現這種異常,就是因為存茶餅的時候,箱子裂大口子,大口子那個位置漏氣,把茶餅的香氣漏掉了。

所以,離裂口近的兩提茶餅,香氣最淡。而離裂口最遠的兩提茶餅,香氣最濃。

茶友按村姑陳的指導,換了一個新的箱子,重新三層密封起來。

3個月之後,他高興地回覆說,茶餅的香氣又聚回來了。

都按“三層包裝法”儲存白茶了,還是存不好,答案很驚人!

《5》

白茶是有靈氣的。

白茶是可以與人交心的。

而存白茶,是考驗人的細緻與耐心的。

你細心呵護它,它便能與你一同成長,陳化出美妙的口感。

如果你待它馬虎,它便也馬虎陳化,未來,便享受不到那迷人的老茶香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