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藝術 書法 茶藝 紫砂學院派 紫砂學院派 2017-08-26

以前,古代文人雅士的交際總是以飲茶作為一種標準配置,並將其理解為一種獲取和諧之氣的理想途徑,而紫砂壺本身的形、神、氣、態又頗能貼合這種和諧自然的茶道境界,因此,當人們將飲茶和紫砂茶具擱於茶道一體之時,總能引導飲茶之人進入一個超脫世俗的理想世界。而這些由茶道中獲取的體會,無不是由飲茶本身的品位、紫砂茶具的實用性和其形態上美學意義共同引導的結果,它最終讓人們從茶道的一系列實踐中,納新吐濁、放鬆心靈,並且讓人更睿智地體會世間的自然與人事。

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陳曼生(1768~1822年)

茶道是以人性修行為引導的飲茶藝術,這種藝術不僅將端茶飲茶和修身養性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也綜合了釋、道、儒等東方哲學的精神意境。

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四方秦權 張毅 清水泥 300cc

古人一般以茶藝、茶禮、茶境、修道構造茶道的實踐過程:他們首先通過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等一系列過程去塑造飲茶本身的體味,而後通過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去塑造優雅的秩序感,並選擇適合飲茶的環境去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四方秦權 張毅 清水泥 300cc

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四方秦權 張毅 清水泥 300cc

寄情山水事物,以為畫;容物立世寶器,以為壺。兩者皆國之藝術爾。文人畫發展到清以後,正式作為一種表現形式開始參與紫砂創作,明末亦有之,然而傳世、聞名者甚少。清嘉慶到光緒年間,出現了陳曼生和楊彭年合作制壺的佳話。陳曼生,原名陳鴻壽,擅長砂壺設計、書畫,“西泠八家”之一,曾在宜興的鄰縣做過官,《陽羨砂壺圖考》詳細記述了陳曼生參與紫砂壺藝的過程:“曼生公餘之暇,辨別砂質,創制新樣、手繪十八式,請楊彭年、邵二泉等制壺,為時大彬後絕技,以推壺藝中興”,“字以壺傳,壺以字貴”。這是曼聲壺留給紫砂歷史的傳奇。它告訴我們,文人蔘與紫砂創作,不只是加重紫砂壺的文化氣息,也更豐富了紫砂的精神內涵,開創了文人壺的新時代。

漫談紫砂與文人的結緣

四方秦權 張毅 清水泥 300cc

文人將紫砂壺與詩、書、畫、銘吸納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書卷氣,滿足人們的審美和鑑賞需求。古往今來,不少書法家、畫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劉海粟、唐雲、朱屺瞻、陳十發、範曾、馮其庸、俞振飛等,都喜歡在紫砂壺上親筆書畫,鐫刻定作。承載了詩書畫的紫砂,由於融入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因而不同尋常。

如您對紫砂感興趣歡迎點頂部“九香聊紫砂”後在下方找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