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梅蘭芳先生照片及其墨跡

原詩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寫好後泰戈爾又親自把它譯成英文,後來梅蘭芳先生的好友再將其譯成中文:

親愛的

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

縹緲的雲霞

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

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收到泰戈爾在我國絹制的摺扇上,用我國的毛筆書寫的章法優美的外文詩文之後,梅蘭芳先生回家拿出了大書法家湯定之贈與他的白紙摺扇,用國外的進口鋼筆,寫上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詞,回贈給泰戈爾:

滿天雲霞溼輕裳,

如在銀河碧河旁。

縹緲春情何處傍,

一汀煙月不勝涼。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摺扇,以及畫家南達拉波斯在觀看完演出之後所繪的油畫《洛神》,現都珍藏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內。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梅蘭芳先生照片及其墨跡

原詩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寫好後泰戈爾又親自把它譯成英文,後來梅蘭芳先生的好友再將其譯成中文:

親愛的

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

縹緲的雲霞

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

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收到泰戈爾在我國絹制的摺扇上,用我國的毛筆書寫的章法優美的外文詩文之後,梅蘭芳先生回家拿出了大書法家湯定之贈與他的白紙摺扇,用國外的進口鋼筆,寫上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詞,回贈給泰戈爾:

滿天雲霞溼輕裳,

如在銀河碧河旁。

縹緲春情何處傍,

一汀煙月不勝涼。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摺扇,以及畫家南達拉波斯在觀看完演出之後所繪的油畫《洛神》,現都珍藏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內。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喜歡手持摺扇的高曉鬆

無論是蘇州摺扇還是其他的傳統手藝,在現在大批量高質量的機械生產的影響之下,都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但也有很多民間的手藝人,還在不為我們所知的一方天地裡,傳承古法,敘述著一個個故事,守護著一份歷史。

也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文化學者,還會追憶起往昔前人們的經歷故事。還會重拾起一把自己喜愛的摺扇,輕聲講述,屬於我們這代人自己的故事。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梅蘭芳先生照片及其墨跡

原詩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寫好後泰戈爾又親自把它譯成英文,後來梅蘭芳先生的好友再將其譯成中文:

親愛的

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

縹緲的雲霞

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

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收到泰戈爾在我國絹制的摺扇上,用我國的毛筆書寫的章法優美的外文詩文之後,梅蘭芳先生回家拿出了大書法家湯定之贈與他的白紙摺扇,用國外的進口鋼筆,寫上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詞,回贈給泰戈爾:

滿天雲霞溼輕裳,

如在銀河碧河旁。

縹緲春情何處傍,

一汀煙月不勝涼。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摺扇,以及畫家南達拉波斯在觀看完演出之後所繪的油畫《洛神》,現都珍藏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內。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喜歡手持摺扇的高曉鬆

無論是蘇州摺扇還是其他的傳統手藝,在現在大批量高質量的機械生產的影響之下,都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但也有很多民間的手藝人,還在不為我們所知的一方天地裡,傳承古法,敘述著一個個故事,守護著一份歷史。

也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文化學者,還會追憶起往昔前人們的經歷故事。還會重拾起一把自己喜愛的摺扇,輕聲講述,屬於我們這代人自己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青年相聲演員張雲雷

參考文獻:

紀錄片:《手藝 姑蘇摺扇》

沈從文 《扇子史話》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梅蘭芳先生照片及其墨跡

原詩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寫好後泰戈爾又親自把它譯成英文,後來梅蘭芳先生的好友再將其譯成中文:

親愛的

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

縹緲的雲霞

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

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收到泰戈爾在我國絹制的摺扇上,用我國的毛筆書寫的章法優美的外文詩文之後,梅蘭芳先生回家拿出了大書法家湯定之贈與他的白紙摺扇,用國外的進口鋼筆,寫上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詞,回贈給泰戈爾:

滿天雲霞溼輕裳,

如在銀河碧河旁。

縹緲春情何處傍,

一汀煙月不勝涼。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摺扇,以及畫家南達拉波斯在觀看完演出之後所繪的油畫《洛神》,現都珍藏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內。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喜歡手持摺扇的高曉鬆

無論是蘇州摺扇還是其他的傳統手藝,在現在大批量高質量的機械生產的影響之下,都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但也有很多民間的手藝人,還在不為我們所知的一方天地裡,傳承古法,敘述著一個個故事,守護著一份歷史。

也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文化學者,還會追憶起往昔前人們的經歷故事。還會重拾起一把自己喜愛的摺扇,輕聲講述,屬於我們這代人自己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青年相聲演員張雲雷

參考文獻:

紀錄片:《手藝 姑蘇摺扇》

沈從文 《扇子史話》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望先生按:

無論是明永樂年間成都匠人們年產兩萬把摺扇的繁華景象,還是舊時先生們互贈摺扇的禮尚往來故事,俱往矣。以前每次看到這種似乎正在消逝的文化元素,總是會不自覺地有焦慮感及擔憂心。但仔細想想,這些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在我們民族內心的。無論是電影中用摺扇來搞怪的江南四大才子,還是在臺上手持摺扇風度翩翩的張雲雷,甚至是覺得一定要有一把摺扇才“夠中國”的外國遊客們。都是摺扇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存留及體現。

有些東西或許不再是主流,或許漸漸被放進了博物館,但這不意味著它們的徹底消亡。所謂傳承,不必非得要求一切回到過去。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才是對於它們的最好延續。

一提起蘇州,你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步一景的園林,是迂迴婉轉的亭臺樓閣,又或是太湖裡的一隻小船,撐著油紙傘的江南美人和翩翩公子在煙水茫茫之中談笑?

隔著漫漫雲水,那把握在公子手中的摺扇,彷彿在向我們敘述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影視劇《楚留香》劇照

在許多古裝題材的影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摺扇這個元素被大量使用。衣袂翩翩的隱士,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仙風道骨的仙者,手中往往少不了一把摺扇。就像是古龍先生筆下的楚留香,盜中元帥,一把摺扇將他風流倜儻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摺扇,還有有數不盡的故事遺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陸小曼畫/徐志摩題字的一把摺扇

蘇州摺扇是摺扇之中的翹楚,起源於南宋。元、明以來,其製作工藝愈見精良,又吸引書畫家在扇面上作畫留墨,蘇州摺扇開始變得精巧雅緻。清代,蘇州摺扇更是被皇室喜愛成為了皇家的貢品之一。

一把傳統手工摺扇的製作要耗時幾個月,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才能成為我們手中既可清涼消暑,又可以把玩的懷袖之物。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故宮文創產品“雍正摺扇”

蘇州摺扇的製作分為扇骨和扇面兩個部分。扇面和扇骨對於摺扇而言,相當於皮骨之於人。扇面的製作需要經過開紙、掛頭礬、裱糊、灑金等步驟。

開紙就是在生宣紙上畫出同心圓,然後用裁刀將畫好的同心圓裁切下,用來做扇面。每次是將兩百張生宣紙疊在一起裁。因為摺扇一般是用價格昂貴的生宣紙,裁紙時稍有不慎,便會全部報廢。

所以開紙這個步驟,需要制扇人多年的經驗。很多制扇人做學徒時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反覆覆地練習開紙。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用裁刀裁紙

掛頭礬就是用礬、水、膠三種原料調製成礬水,均勻的刷在裁好的生宣紙上。然後把刷好礬水的紙晾乾備用。

其中礬水的配比可是大有學問,礬水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宣紙最後題字繪畫的用墨效果。許多經驗老道的制扇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掛頭礬

裱糊則需要將三四張晾乾以後的生宣紙重疊,用膠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為的是增加扇面的厚度,使其更加結實。

灑金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將金箔撒在扇面上,增加其藝術性了。金箔與扇面上書法繪畫相互呼應,金光熠熠的金箔灑在扇面,就彷彿是遺落人間的星辰。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灑金蘇扇

扇骨的製作要花費的精力更多。

首先是選材,嚴格的傳統老師傅眼中,只有放置八年以上沒有開裂的竹子才可以做成扇骨。經過時間的考驗和磨礪,扇骨彷彿也像君子一樣擁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

之後更需要經過削切、晒、煮、晾、鑽孔、打磨等十餘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柄好扇骨。頂級的扇骨會被稱為水磨骨玉,這是對扇骨的最高評價,形容其擁有像美玉一般的光澤和手感。

製作扇骨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扇骨用扇釘組合起來。同時為了增加扇骨的藝術價值,還會在扇骨上進行雕刻、鑲嵌、鏤空等藝術處理,使其更加精緻美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單摺扇扇骨也具有上拍場的藝術價值

摺扇的藝術價值不單體現在其繁複的工藝上面。明朝以來摺扇為文人墨客所喜愛,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漸成風尚。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在文人學者中還保留有這種傳統。

1924年5月7日泰戈爾63歲生日,蔡元培和梁啟超邀請他來華訪問,由新月社策劃,用英文演出了泰戈爾創作的著名話劇《齊德拉》,以慶祝他的壽辰。這次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名人來參加,梅蘭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來華訪問的泰戈爾與當時的文化圈名流

當時的他,就坐在泰戈爾的旁邊。演出結束後,泰戈爾對梅蘭芳說:“在中國能看到自己寫的戲,我太高興了。可是,我更希望在離開北京前,還能觀賞到你的表演。”

於是在5月19日,梅蘭芳於剛剛落成開幕的開明戲院,特地為泰戈爾專演了一場自己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泰戈爾在戲劇結束後賦詩一首,並用毛筆寫在了一柄摺扇上,贈予梅蘭芳留念。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梅蘭芳先生照片及其墨跡

原詩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寫好後泰戈爾又親自把它譯成英文,後來梅蘭芳先生的好友再將其譯成中文:

親愛的

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

縹緲的雲霞

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

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收到泰戈爾在我國絹制的摺扇上,用我國的毛筆書寫的章法優美的外文詩文之後,梅蘭芳先生回家拿出了大書法家湯定之贈與他的白紙摺扇,用國外的進口鋼筆,寫上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詞,回贈給泰戈爾:

滿天雲霞溼輕裳,

如在銀河碧河旁。

縹緲春情何處傍,

一汀煙月不勝涼。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摺扇,以及畫家南達拉波斯在觀看完演出之後所繪的油畫《洛神》,現都珍藏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內。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喜歡手持摺扇的高曉鬆

無論是蘇州摺扇還是其他的傳統手藝,在現在大批量高質量的機械生產的影響之下,都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但也有很多民間的手藝人,還在不為我們所知的一方天地裡,傳承古法,敘述著一個個故事,守護著一份歷史。

也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文化學者,還會追憶起往昔前人們的經歷故事。還會重拾起一把自己喜愛的摺扇,輕聲講述,屬於我們這代人自己的故事。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 青年相聲演員張雲雷

參考文獻:

紀錄片:《手藝 姑蘇摺扇》

沈從文 《扇子史話》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姑蘇摺扇:方寸之間的煙雨江南與文人氣韻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