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曹操 漢朝 粽子 鹹魚 歷史巨翼 歷史巨翼 2017-10-03

摸金校尉為人所熟知恐怕得感謝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叫《鬼吹燈》,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摸金校尉門派。摸金校尉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那個時候軍閥割據,連年混戰,千里餓殍,很多軍閥得不到補充就搶老百姓的,吃人肉,吃樹皮。曹操老弟很有一手,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摸金校尉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最早記載於陳琳為袁紹撰寫的討賊檄文,《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而且曹操雖從未承認這個刨人家祖墳的事,但也從沒否認過,基本就坐實了。可是,相當一大批歷史學家卻不這樣認為,《為袁紹檄豫州》的背景是袁紹率軍與曹操開戰,為使師出有名,袁紹命陳琳寫此檄文,目的就是要給曹操扣鍋。雖然曹操並未堅決否認過自己派人掘墓充實軍餉一事,但公然為此設置官職,大張旗鼓的去刨墳,也讓人匪夷所思。

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曹操可以說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曹操盜墓傳出後,聞聲而起的人不計其數,大家都開始把目光投向兩漢帝陵,從赤眉軍到長安附近農民,兩漢帝陵被盜了個乾乾淨淨,無一倖免。盜墓行業是有黑話的,畢竟不光彩,有悖人倫,出去聊天為了保密所以在這個行業裡逐漸發展出一套黑話。

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十年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盜墓圈中,由於盜墓賊的成份複雜、分佈廣泛,所說黑話也不盡一樣。因此,作案時所使用的黑話,也沒有統一的格式,並不獨立存在,而是與其它行幫雜合。你以為盜墓賊會說:哥們兒,走,盜墓去?大錯特錯,陝西、山西等北方一帶盜墓賊把搭班子組織盜墓團伙叫“支鍋”。如果“鍋支不起來”,意思則是盜墓未成功,失手了,隱語也叫“走空”。河南、蘇北等紅薯產區的盜墓賊,習慣把盜墓說成“挖紅薯”、“刨山芋”。南方盜墓者則把盜墓說成“翻肉粽”。與此語境差不多的是“翻鹹魚”,把屍體稱作粽子或者是鹹魚。

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為什麼叫鹹魚呢?鹹魚所指的範圍很小,僅限於未腐的屍體,自古到今,人們為了魚能長時間地食用,常會將魚用鹽醃漬一下,以保證不腐壞。而把屍體稱作肉粽,是因為粽子包紮裹緊的做法,與人們處理屍體十分相似。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包裹好,有時還用麻繩捆紮,與包粽子相仿。

摸金校尉真的起源於曹操嗎?盜墓行業的行話你聽得懂幾個?

清代不腐屍體,就是肉粽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