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郭臺銘撤了,蔡英文急了'

""港臺腔:郭臺銘撤了,蔡英文急了

資料圖:蔡英文、郭臺銘(圖源:臺媒)

9月17日,是臺灣民眾申請獨立參選領導人的最後期限。

就在前一夜,在外界看來“鐵定會選”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宣佈,“決定不參與2020聯署競選領導人”。

政壇風雲,可謂瞬息萬變。

最不願看到的郭臺銘棄選消息的,要算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了。盤算起來,底色仍是藍大於綠的郭臺銘,一旦參選到底,對藍營傷害可能更大。一個分裂的藍營,自然是綠營迫不及待想看到的。

不過現在,“分裂”對於民進黨和“獨派”勢力而言,卻正處於“進行時”和“將來時”。幾乎在郭臺銘宣佈棄選的同時,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宣佈參選。再加上先前,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創立並投入選舉,蔡英文面對民進黨的整合問題,恐怕也要頭疼一陣了。

當然,對於蔡英文來說,最大的死穴在於,她和她所領導的民進黨,由於搞壞兩岸關係,致使臺灣在民生、經濟、外事關係等各個方面均無發揮空間。

曾輝煌一時的臺灣面板產業,2016年後產值年減31.9%;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觀光旅遊業,由於大陸赴臺人數逐年減少連遭重創;外事關係方面,蔡英文執政3年多,接連丟掉6個“邦交國”,“效率”之高,甚至超過前輩陳水扁。

蔡英文的民調之所以能觸底反彈,靠的不是改善兩岸關係,振興臺灣經濟的“正道”,而是靠抹黑競爭對手、刻意製造對立、吃香港“人血饅頭”等選舉“邪術”。這些行徑,固然能換來短期利好,單歸根到底,都是泡沫。郭退出後,若藍綠對決焦點轉移到政策比拼,才是戳到了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的痛處。

再看藍營這邊,郭臺銘的退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藍營的分裂。然而,面對2020這一局仍存在不少變量,仍有“暴雷”可能。

距離2020最終投票日尚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從目前島內各家民調來看,若一對一對決,韓國瑜優勢並不明顯。而原本打算獨立參選,之後退而求其次,另組臺灣民眾黨、“結盟”郭臺銘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未來動向仍不明朗,成事或嫌不足,攪局卻仍具一定實力。

另外包含親民黨、“時代力量”以及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始終咬定“參選到底”的王金平,均屬未定之數。甚至包括如今已宣佈“不參與2020聯署競選領導人”的郭臺銘,從技術層面看,未來仍保留利用“聯署競選”以外的方式再次投入2020選戰的可能。

別看臺灣政壇小小一潭水,裡頭的機關和套路,卻是層出不窮。觀戰至今,也許有人會想問港臺腔:為什麼有些明明看起來很蠢的行為,某些政客卻像偏執狂一樣頑固堅持?

回答這個問題,或許用“當局者迷”四字解釋更為恰當。

說到底,2020臺灣大選,是留給蔡英文、韓國瑜、柯文哲等一眾政治人物的難題。他們或早或遲,都會找到答案;但留給臺灣的發展難題,留給臺灣2300萬民眾的民生難題,他們是否能夠真正解開?

作為旁觀者,或許不少港臺腔網友都要比臺灣某些政治人物看得更清楚:想靠選一個領導人翻轉檯灣、改變命運的可能性其實很低。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它的出路和前途,只能在於統一。順應這樣的歷史大勢,得道多助;背離這樣的歷史潮流,終究會被拍在沙灘上。(文/深海大魚)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