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材料科學 黃金 貴金屬 金融 21財經搜索 21財經搜索 2017-09-19

我們都知道,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以材料來劃分的,從遠古的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一直到鋼鐵和鋁的時代。現在,人類正逐步邁入一個新材料的時代,這種材料有黑黃金之稱,目前被用於航空航天及軍工等尖端領域的重要部位,也因此被國際上公認為戰略物資和技術禁區。而江蘇的一家民營企業卻闖入了這個技術禁區。

民營企業踏入碳纖維領域 錢多多變成錢光光

江蘇省丹陽市,恆神股份。9月上旬,一款導彈構件的研製到了最關鍵的階段。企業研發人員正在和採購單位代表交流產品應用方面的一些技術細節。作為一家一家民營企業,之所以研發跟導彈部件有關的軍工產品,是因為他們已經闖入了一種特殊新型材料的生產領域。

恆神股份董事長錢京:一般我們會說這是一個黑黃金,碳纖維是屬於新一代的材料,實際上未來是可以代替金屬和鋼的,如果你看整個人類的歷史發展,你會發現,其實我們人類每個時代的劃分是按照材料來劃分的,有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我們現在在鋼和鋁的時代,下一個時代,我們叫做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時代。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纖維材料,它"外柔內剛",質量相當於金屬鋁的二分之一,強度卻是鋼鐵的8倍,並且具有耐腐蝕、高模量也就是高抗變形能力的特性,號稱新型材料之王。正因為這種特性,碳纖維在航空航天以及軍工領域大有用場。

恆神股份總裁張明:比如說對於航天的領域來說,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這種導彈,它每減輕一公斤,它的射程就可以增加100公里,所以如果你要追求更大的射程,可能就需要有更輕的重量。

碳纖維無疑具有空前的戰略價值和商業前景,2007年恆神股份的創始人錢雲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當時,他創立十幾年的恆寶股份公司於年初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是高端智能產品尤其是金融服務,錢雲寶的事業正是如日中天之時。

錢京:我父親剛進入碳纖維這個行業的時候,手上有的就是資金,我記得恆寶上市以後,他的財富在丹陽市當地應該算是排第一吧,我記得當時有一個叫胡潤排行榜,我記得當時他在全國是排到300多位。

就在這一年,錢雲寶雄心勃勃地踏足碳纖維領域,然而短短几年時間,他就從錢多多變成了錢光光,胡潤財富榜上已經看不到他的名字了。他突然發現空有資金和雄心,卻很難邁進碳纖維領域的大門。因為在國際上,碳纖維是一個禁區。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恆神股份工程技術中心 資深專家沈真:碳纖維複合材料,這是美國一直以來都是禁運物資,不光是物資,連技術也是禁運的,我可以舉個例子,前兩年就有個商人,從美國買了一公斤的T-800碳纖維,就被當做間諜抓了。

買點碳纖維材料都不可能,想從國外引進碳纖維技術和設備更是難於登天,因為碳纖維是戰略物資和前沿技術。那麼,只有資金,沒有技術、人才和設備的恆神股份該從何做起呢?

恆神股份董事長錢京: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腈綸生產國,而我們的原絲實際上就是最精細的腈綸,那麼我父親當時就找國內最頂尖的腈綸專家,從相鄰產業尋找突破口,採購功能類似的設備,進行創造性的改造和集成。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要把採購自不同產業的五花八門的設備改造集成為一條碳纖維生產線並非易事。每一根碳纖維原絲的直徑不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而每一束的三千根原絲之間並不粘連。原絲只是生產碳纖維的第一道工序,他們反覆試驗了三年才生產出碳纖維原絲,然而,他們來不及慶祝,就發現原絲不合格,出現斷絲現象。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如果斷絲數量達到一定比例,整個碳纖維產品就可能報廢。斷絲是因為設備、工藝還是人工操作誤差?畢竟他們都沒有經驗,不僅設備是攢出來的,技術工人也都是門外漢,像碳纖維編織車間的龐彩萍以前就是織布的,百米之內允許有一兩個缺陷,而軍工產品,都是零缺陷。這麼細的碳纖維原絲要做到百米之內零缺陷又談何容易。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錢京:比如說我們碳化二期,它那條線是1000噸的千噸線,那麼如果說生產12K原絲的話,400束絲一個小時的量,把它單根絲接起來的話,它的總長度大概要達到260萬公里,如果說從地球到月球來回的話,可以有三個半的來回。

恆神股份碳纖維年產能4000噸,這僅僅是碳化二期車間一個小時生產的原絲長度,而這些設備都24小時運行,原絲出現斷絲的概率就非常之大,控制難度可想而知。而斷絲控制只不過是碳纖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控制點而已,對於碳纖維來說大概有一千兩三百個控制點。

十年才完成碳纖維材料的研發 這個領域門檻有點高

生產出合格的原絲,只不過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碳纖維有點像水泥樓板,原絲就相當於樓板中的鋼筋,要做成樓板還需要砂石和水泥等材料進行合成。從原絲到碳纖維產品,中間必須加入一種特殊材料,進行合成。這種特殊材料的技術才是它的核心。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2011年夏天,恆神創始人錢雲寶找到了退休在家的專家沈真。沈真是複合材料應用領域的頂級專家,曾經翻譯過被業界奉為聖經的《複合材料手冊》,也參加過國內另一家碳纖維企業產品軍工應用方面的工作。一聽到恆神股份要搞碳纖維全產業鏈,他大吃一驚,因為這意味著恆神已經悄悄闖入了預浸料領域。

恆神股份工程技術中心 資深專家沈真:講到預浸料,這是過去其它碳纖維廠沒有提到的事情,這個我就覺得是個很大忌諱。因為預浸料就是纖維加上樹脂一種原材料,飛機廠家用的原材料一定是纖維加樹脂,這個是其它碳纖維企業沒有涉足的領域。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這種材料主要是軍工產品使用,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家民營企業涉足預浸料,發展碳纖維全產業鏈,這不僅意味著更嚴密的技術壁壘,還意味著更高的門檻。與民用產品鑑定只關注產品本身不同,進入航空和軍工領域的產品,同時還要對生產過程中的一千二三百個參數全部審核、全程監控,也就是審核碳纖維的生產過程是否正常與穩定。此外,由於碳纖維是新型材料,不同於常用的鋼材等材料,所以還需經過材料驗證。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恆神股份研發生產的多種規格的碳纖維產品從2011年7月開始相繼達到性能指標要求,其中兩款產品2015年和2016年分別入選國防科工局一條龍項目。但相關產品目前還沒有訂單,也不能批量生產。但由於驗證的需求,恆神集團必須不停生產,不斷檢測批次的穩定性,所以就只能不斷投入而沒有任何經濟效益。,其鑑定週期比民用產品至少多了幾倍甚至十倍以上。

正因為這種特殊材料進入特殊領域的嚴格而漫長的鑑定週期,從2007年進入碳纖維領域至今十年間,恆神股份雖然成功研發生產出了多款與國外同等強度和性能的碳纖維產品,卻一直沒有盈利,他們的投入與生產還需要堅持,不能停止。錢京告訴《經濟半小時》的記者,他們前後總共投了46個億,差不多每天燒一百多萬。

錢京的苦笑中包含著一絲無奈。他說,自己的父親錢雲寶因為不堪重負,甚至曾經有過動搖的念頭,畢竟民營企業財力有限。但儘管如此,錢雲寶還是堅持了下來,甚至押上了自己和家人的房產。就這樣,恆神股份的碳纖維生產線一天也沒有停下,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一刻也沒有停止。

天道酬勤,錢雲寶和恆神人的付出終於在2016年和2017年接連有了重大突破。

恆神股份董事長錢京:我們恆神目前應該是全國已經通過的軍工民用航機的項目已經通過的和正在做的最多的企業,我們的材料已經合格地通過了,我們國家各種軍機項目的驗證,我們正在做C919,C929,包括國外民機項目的驗證,也就是說恆神的材料已經成功地在我們軍工的項目和民機的項目裡面得到了認可。

儘管恆神股份自己還沒有盈利,他們的碳纖維產品剛一問世,國際市場的碳纖維價格應聲而落。現在的價格只是原來價格的10%到15%。

然而這個時候,恆神股份的創始人倒下了,剛剛60歲的錢雲寶因病於今年4月12日不幸去世,危難之中他的兒子錢京開始執掌恆神股份。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錢京:人造纖維行業,十年才算剛剛入門,第二個十年才算你取得了一點點成就,第三個十年你才能說我做出的產品是好的。恆神才剛剛完成自己的第一個十年,我們還有另外的二十年要走下去。

我國鹽湖提鋰技術國際領先 卻因成本問題躑躅於實驗室

儘管創始人已經病逝,儘管企業10年都沒有贏利,創始人的兒子錢京表示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他一定會堅持下去,而且他堅信他們的碳纖維一定會在航天和其他軍工領域發揮它的作用。軍工領域,要說最難的就是攻關新材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湯衛平博士也在進行新材料的攻關,他要從青海湖裡提取蓄電池用的鋰,但是遇到的難題同樣讓人頭疼。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碳酸鋰,是製造鋰電池所必要的原料。從鹽湖中提取鋰資源,這是全球很多科學家的夢想,因為地球上已探明的鋰資源,60到70%蘊藏在鹽湖中,卻由於提取技術難度太大而一直在沉睡之中。

最新資料顯示,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約為3978萬噸,其中中國超過540萬噸儲量,位列全球第五。中國鋰資源85%藏於鹽湖之中,開採技術一直未有突破。湯衛平博士多年在日本從事相關技術研究,直到2010年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重點引進,是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之一。

揭祕丨十年燒錢46億!這個企業為了“黑黃金”拼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副總工程師湯衛平 博士:它本身最終的產出是電池極的碳酸鋰的材料,是作為後續以電動汽車和儲能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的井噴式發展所必須要具備的一個前提條件。

回國之前,湯衛平博士研究的是海水提鋰技術,並不能直接用來進行鹽湖提鋰,研發鹽湖提鋰技術並不容易,經過千百次的試驗,湯衛平團隊才研發出了鹽湖提鋰技術,並自制設備進行了小規模生產試驗。

在陳列室裡,記者看到了湯衛平博士的產業化發展規劃:2013年,開展氯化錳離子篩鹽湖提鋰中試生產;2017年,完成每年萬噸碳酸鋰生產線,實現年產值5億元;2025年,建設20萬噸碳酸鋰每年生產線,實現年產值100億元。然而,現在已經是2017年9月,不僅每年萬噸碳酸鋰生產線是紙上談兵,就連計劃在2013年完成的鹽湖提鋰中試生產也成了空中樓閣。

原來,當湯衛平團隊在上海進行鹽湖提鋰技術研發的時候,國內另有三家企業和機構也在進行鹽湖提鋰技術研發,其中一家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在2016年達到了六七千噸的產量。不過,湯衛平團隊的鹽湖提鋰技術與另三家都不相同,提鋰效果也差別很大。

湯衛平:在我們的實驗室做的這個效率呢,可以達到95%和96%,他們產業上面的效率只有50%前後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應該是在效率上是他們這些技術的兩倍左右。

湯衛平博士說,他的團隊研發出來的鹽湖提鋰技術,正好可以與其它企業的技術互補,將湖水中的鋰資源真正吃幹榨淨。然而,自從2013年在這個實驗室完成生產小試,要工業化所必須的生產中試遲遲未能落地。

作為我國航天科技領域頂級空間電源研究所的技術帶頭人,湯衛平博士研發過嫦娥奔月計劃玉兔月球車電源系統的技術方案和很多軍工技術研發,他研發的鹽湖提鋰技術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何沉睡4年遲遲不能落地呢?

湯衛平:我們在跟企業接觸的時候最多聽到的也就是成本,我們的成本跟現有的一些技術的來比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優勢,從我們做空間電源這個角度來講呢,我們成本其實考慮得很少。

鹽湖提鋰技術4年沉睡實驗室中,讓湯衛平博士和811所的領導痛切感受到了成本控制的必要和迫切性,這是他們下一步研發的新課題。

半小時觀察

不管是錢雲寶還是湯衛平,都在攻關軍工新材料的過程中遇到了很難突破的瓶頸。軍工產品的門檻高,新材料的門檻更高。要反覆試驗才能被廣泛應用在軍工產品中,像國外兩家知名的碳纖維企業都是虧損三四十年後才開始贏利的。

信念不敗則人生不敗。錢雲寶的兒子錢京還有湯衛平博士都表示選準的路就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但這路要想越走越寬,還得藉助更多的外力,軍民融合融的是技術,更是資源,希望我們的節目播出後,對碳纖維和鋰提取感興趣的企業,可以跟他們聯繫,讓這兩種重要的材料早點廣泛應用。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編輯:畢鳳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