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TA,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TA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TA的想法;

孩子明白你是間接地幫助TA,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TA解決所有問題。

這裡你要說“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TA出氣。

讓孩子明白: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家長其實可以鼓勵TA自己和老師去溝通,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TA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TA,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TA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TA的想法;

孩子明白你是間接地幫助TA,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TA解決所有問題。

這裡你要說“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TA出氣。

讓孩子明白: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家長其實可以鼓勵TA自己和老師去溝通,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TA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拒絕扣帽子,與老師正面溝通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和老師談談,那麼可以和老師約一個非上下學的時間,引起老師的重視。

記住,溝通的目的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向老師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覺得孩子不可能犯錯,就會直接說:“我孩子說你XXXX了。”但他們忘記了,有時候孩子說的,並不是實情,而只是片面的看法。

更明智的溝通方式是:

開頭先說,“我這次拜訪的是因為有一個難題。希望您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孩子會擔心您不喜歡TA。”

然後再告訴老師,孩子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越具體越好,儘量用孩子原話複述。

這樣的表述方式沒有攻擊性,會讓老師卸下心防,認為你是支持TA的工作的,並願意一起尋找答案。

所以一定要反覆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孩子、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在溝通之前,提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能憑著孩子回家後的一面之詞,就認為老師或學校處理不當。畢竟孩子還小,很多真正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不能完全理解。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TA,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TA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TA的想法;

孩子明白你是間接地幫助TA,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TA解決所有問題。

這裡你要說“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TA出氣。

讓孩子明白: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家長其實可以鼓勵TA自己和老師去溝通,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TA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拒絕扣帽子,與老師正面溝通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和老師談談,那麼可以和老師約一個非上下學的時間,引起老師的重視。

記住,溝通的目的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向老師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覺得孩子不可能犯錯,就會直接說:“我孩子說你XXXX了。”但他們忘記了,有時候孩子說的,並不是實情,而只是片面的看法。

更明智的溝通方式是:

開頭先說,“我這次拜訪的是因為有一個難題。希望您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孩子會擔心您不喜歡TA。”

然後再告訴老師,孩子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越具體越好,儘量用孩子原話複述。

這樣的表述方式沒有攻擊性,會讓老師卸下心防,認為你是支持TA的工作的,並願意一起尋找答案。

所以一定要反覆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孩子、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在溝通之前,提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能憑著孩子回家後的一面之詞,就認為老師或學校處理不當。畢竟孩子還小,很多真正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不能完全理解。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也有很大的可能,對於老師來說,所謂的“不喜歡”,其實就是重視。

孩子被批評,其實是值得開心的事,說明了老師重視孩子,希望自己的嚴格,能夠換來孩子的更好成長。

在老師眼中,不同孩子就如同不同的璞玉,需要不同程度的雕琢。

底子越好的“璞玉”,往往會得到更精心的雕琢,因為老師希望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TA,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TA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TA的想法;

孩子明白你是間接地幫助TA,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TA解決所有問題。

這裡你要說“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TA出氣。

讓孩子明白: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家長其實可以鼓勵TA自己和老師去溝通,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TA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拒絕扣帽子,與老師正面溝通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和老師談談,那麼可以和老師約一個非上下學的時間,引起老師的重視。

記住,溝通的目的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向老師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覺得孩子不可能犯錯,就會直接說:“我孩子說你XXXX了。”但他們忘記了,有時候孩子說的,並不是實情,而只是片面的看法。

更明智的溝通方式是:

開頭先說,“我這次拜訪的是因為有一個難題。希望您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孩子會擔心您不喜歡TA。”

然後再告訴老師,孩子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越具體越好,儘量用孩子原話複述。

這樣的表述方式沒有攻擊性,會讓老師卸下心防,認為你是支持TA的工作的,並願意一起尋找答案。

所以一定要反覆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孩子、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在溝通之前,提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能憑著孩子回家後的一面之詞,就認為老師或學校處理不當。畢竟孩子還小,很多真正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不能完全理解。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也有很大的可能,對於老師來說,所謂的“不喜歡”,其實就是重視。

孩子被批評,其實是值得開心的事,說明了老師重視孩子,希望自己的嚴格,能夠換來孩子的更好成長。

在老師眼中,不同孩子就如同不同的璞玉,需要不同程度的雕琢。

底子越好的“璞玉”,往往會得到更精心的雕琢,因為老師希望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當孩子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時,不妨當做一個教育契機。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沒有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在徵求孩子的意見後,孩子也不需要父母干涉,那麼便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衝突,因為這也是在鍛鍊一種交際技能。

也希望每天晚上,除了輔導作業的“吼”,家長們可以花上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吧,瞭解他的內心想法,才有機會站在他的身邊幫他跨過困難呀。

"

“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新學期已經開始,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寶爸寶媽們可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回家問到:“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該怎麼回答呢?

1

如果不喜歡只是情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多想獲得老師的喜歡和肯定,但我們也該承認,老師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慾,會有自己的情感喜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偏好問題,我們不妨試著幫孩子做一下分析:

1.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學,你對他們也不是一樣喜歡,有些更喜歡,有些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她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師們都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是不會因此而區別對待學生的。

2. 可以爭取讓老師喜歡你

那老師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從教20多年的資深小學老師們坦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學習認真、成績好的;

上課專注聽講、作業認真完成;

能和同學好好相處;

穿著乾淨整潔;

喜歡和老師交流,但不要太狂;

能接受老師的勸說,不耍無賴;

......

其實老師們大多是喜歡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真的做到隨心、隨性就好。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3. 實在不喜歡,也沒關係

“如果我做到了,老師還是不喜歡我,怎麼辦?”孩子可能會追問。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老師真的不那麼喜歡你,也沒關係。因為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自己傷心難過。所以,更不要為了獲得別人喜歡,做一些自己不願意、自己認為錯的、甚至傷害自己的事情。

2

如果不喜歡變成行為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作為一個教師,這樣的行為違反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她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你並不會由於某人說你是壞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壞孩子......你是怎樣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怎樣評價你而改變。你就是你,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我們的好女兒。”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經過和女兒商量,他鼓勵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找老師談一談。

“你要告訴她你沉默、文靜,但並非軟弱可欺。你不可能讓她喜歡你,但是你會迫使她尊重你。”

這個小姑娘果然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3

可能不喜歡還是個誤會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聊多一些,會發現孩子口中的“不喜歡”,可能還是個小小的誤會。

當孩子說“老師不喜歡我”時,我們千萬不可以也著急得不行,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甚至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獨獨針對自己的孩子?

比質問更重要的,是耐心去全面瞭解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瞭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TA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TA,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TA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TA的想法;

孩子明白你是間接地幫助TA,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TA解決所有問題。

這裡你要說“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TA出氣。

讓孩子明白: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家長其實可以鼓勵TA自己和老師去溝通,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TA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三步:拒絕扣帽子,與老師正面溝通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和老師談談,那麼可以和老師約一個非上下學的時間,引起老師的重視。

記住,溝通的目的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向老師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覺得孩子不可能犯錯,就會直接說:“我孩子說你XXXX了。”但他們忘記了,有時候孩子說的,並不是實情,而只是片面的看法。

更明智的溝通方式是:

開頭先說,“我這次拜訪的是因為有一個難題。希望您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孩子會擔心您不喜歡TA。”

然後再告訴老師,孩子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越具體越好,儘量用孩子原話複述。

這樣的表述方式沒有攻擊性,會讓老師卸下心防,認為你是支持TA的工作的,並願意一起尋找答案。

所以一定要反覆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孩子、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在溝通之前,提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能憑著孩子回家後的一面之詞,就認為老師或學校處理不當。畢竟孩子還小,很多真正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不能完全理解。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也有很大的可能,對於老師來說,所謂的“不喜歡”,其實就是重視。

孩子被批評,其實是值得開心的事,說明了老師重視孩子,希望自己的嚴格,能夠換來孩子的更好成長。

在老師眼中,不同孩子就如同不同的璞玉,需要不同程度的雕琢。

底子越好的“璞玉”,往往會得到更精心的雕琢,因為老師希望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最後,當孩子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時,不妨當做一個教育契機。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沒有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在徵求孩子的意見後,孩子也不需要父母干涉,那麼便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衝突,因為這也是在鍛鍊一種交際技能。

也希望每天晚上,除了輔導作業的“吼”,家長們可以花上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吧,瞭解他的內心想法,才有機會站在他的身邊幫他跨過困難呀。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你的回答讓孩子重拾自信

轉自:首都教育 部分素材來源:根據微信公眾號“教師E家”“ 中國教育新聞網”“ mom看世界”相關文章內容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