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不完美媽媽 歡聚時代 心理學 木的一 2019-09-09
"

一位心理學老師說過:“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就沒有看見孩子;當你關注孩子行為後面的意圖時,你就開始看孩子了。”

反思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雖然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看見孩子。


"

一位心理學老師說過:“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就沒有看見孩子;當你關注孩子行為後面的意圖時,你就開始看孩子了。”

反思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雖然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看見孩子。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FF推了YY一下

班裡的FF在學校上了大概2個月的課,直到11月上旬的時候他開始調到新的班級,還是原來的班級,只是和不同的小朋友。

記得第一天來到教室的時候,FF高興的來到教室,當他走進門口的時候,他停住了並看了正在玩珠子的YY,YY也看見了他,走過來給了他一個珠子,他接過珠子,並看向一旁的老師,好像正在說怎麼今天的小朋友都不一樣了啊!YY又開始給他第二個珠子,而他在YY快靠近的時候,開始要用手推開對方,看起來非常的緊張,老師開始介入並提醒FF說:你不想要YY給你珠子的對嗎?如果你不要的話,你可以告訴他。當FF聽到老師的話的時候,他明顯停下並繼續看向老師和YY,而YY開始走開!

通常成人看到前面的情況有可能阻止並拉住孩子的手說:“你怎麼推弟弟呢,不能推弟弟?”成人之所以會認為孩子在推人,那是和成人的思維模式有關,此刻成人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如果我們只停留在行為層面,我們很容易會有前面的反饋。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感覺又會是什麼呢?孩子接收到的感覺是我被指責了,他真正的意圖沒有被看見,那麼他有可能生髮不合作的意識,會生氣,會有情緒又或者他會生成想法“我就要推弟弟。”等行為。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人的行為都有目的,而這個目的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然而我們成人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行為,而忽略行為背後目的。

在這裡我會特別說說FF的反應,這裡包含了我的個人感受,可能並不一定客觀,但一定要說是會和後面的內容有關。

FF之所以作出第一反應時是想要推開對方,而且當時是擔心對方會靠近,非常的警惕,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感覺。他的這些反應是和他曾經的經歷有關,後來據媽媽說,他曾經在8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哭被媽媽自己獨立關在房間裡,那段經歷造成對某些關係的建立是需要一些時間以及他會面對一個新環境會有特別的謹慎,極其沒有安全感。

"

一位心理學老師說過:“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就沒有看見孩子;當你關注孩子行為後面的意圖時,你就開始看孩子了。”

反思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雖然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看見孩子。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FF推了YY一下

班裡的FF在學校上了大概2個月的課,直到11月上旬的時候他開始調到新的班級,還是原來的班級,只是和不同的小朋友。

記得第一天來到教室的時候,FF高興的來到教室,當他走進門口的時候,他停住了並看了正在玩珠子的YY,YY也看見了他,走過來給了他一個珠子,他接過珠子,並看向一旁的老師,好像正在說怎麼今天的小朋友都不一樣了啊!YY又開始給他第二個珠子,而他在YY快靠近的時候,開始要用手推開對方,看起來非常的緊張,老師開始介入並提醒FF說:你不想要YY給你珠子的對嗎?如果你不要的話,你可以告訴他。當FF聽到老師的話的時候,他明顯停下並繼續看向老師和YY,而YY開始走開!

通常成人看到前面的情況有可能阻止並拉住孩子的手說:“你怎麼推弟弟呢,不能推弟弟?”成人之所以會認為孩子在推人,那是和成人的思維模式有關,此刻成人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如果我們只停留在行為層面,我們很容易會有前面的反饋。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感覺又會是什麼呢?孩子接收到的感覺是我被指責了,他真正的意圖沒有被看見,那麼他有可能生髮不合作的意識,會生氣,會有情緒又或者他會生成想法“我就要推弟弟。”等行為。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人的行為都有目的,而這個目的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然而我們成人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行為,而忽略行為背後目的。

在這裡我會特別說說FF的反應,這裡包含了我的個人感受,可能並不一定客觀,但一定要說是會和後面的內容有關。

FF之所以作出第一反應時是想要推開對方,而且當時是擔心對方會靠近,非常的警惕,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感覺。他的這些反應是和他曾經的經歷有關,後來據媽媽說,他曾經在8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哭被媽媽自己獨立關在房間裡,那段經歷造成對某些關係的建立是需要一些時間以及他會面對一個新環境會有特別的謹慎,極其沒有安全感。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看見”就是:“當你關心孩子意圖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時,你才能真的看見孩子。”比如孩子哭。這只是一個行為,但是這個行為背後有多少種需要和感受?

孩子哭的理由有很多種:

寫作業寫累了,但又想趕緊寫完;

對她說話太大聲;

起太早了沒睡醒……

有人說,孩子這種“哭”的毛病會越慣越壞,下次他會用“哭”來要挾家長。

其實,恰恰相反,當孩子的情緒能正常發洩出來,他的感受被“看見”了,他的情緒就會消失,他就能正確客觀的看待事物。他就不會愁腸百結,淚水漣漣了。


"

一位心理學老師說過:“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就沒有看見孩子;當你關注孩子行為後面的意圖時,你就開始看孩子了。”

反思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雖然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看見孩子。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FF推了YY一下

班裡的FF在學校上了大概2個月的課,直到11月上旬的時候他開始調到新的班級,還是原來的班級,只是和不同的小朋友。

記得第一天來到教室的時候,FF高興的來到教室,當他走進門口的時候,他停住了並看了正在玩珠子的YY,YY也看見了他,走過來給了他一個珠子,他接過珠子,並看向一旁的老師,好像正在說怎麼今天的小朋友都不一樣了啊!YY又開始給他第二個珠子,而他在YY快靠近的時候,開始要用手推開對方,看起來非常的緊張,老師開始介入並提醒FF說:你不想要YY給你珠子的對嗎?如果你不要的話,你可以告訴他。當FF聽到老師的話的時候,他明顯停下並繼續看向老師和YY,而YY開始走開!

通常成人看到前面的情況有可能阻止並拉住孩子的手說:“你怎麼推弟弟呢,不能推弟弟?”成人之所以會認為孩子在推人,那是和成人的思維模式有關,此刻成人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如果我們只停留在行為層面,我們很容易會有前面的反饋。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感覺又會是什麼呢?孩子接收到的感覺是我被指責了,他真正的意圖沒有被看見,那麼他有可能生髮不合作的意識,會生氣,會有情緒又或者他會生成想法“我就要推弟弟。”等行為。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人的行為都有目的,而這個目的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然而我們成人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行為,而忽略行為背後目的。

在這裡我會特別說說FF的反應,這裡包含了我的個人感受,可能並不一定客觀,但一定要說是會和後面的內容有關。

FF之所以作出第一反應時是想要推開對方,而且當時是擔心對方會靠近,非常的警惕,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感覺。他的這些反應是和他曾經的經歷有關,後來據媽媽說,他曾經在8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哭被媽媽自己獨立關在房間裡,那段經歷造成對某些關係的建立是需要一些時間以及他會面對一個新環境會有特別的謹慎,極其沒有安全感。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看見”就是:“當你關心孩子意圖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時,你才能真的看見孩子。”比如孩子哭。這只是一個行為,但是這個行為背後有多少種需要和感受?

孩子哭的理由有很多種:

寫作業寫累了,但又想趕緊寫完;

對她說話太大聲;

起太早了沒睡醒……

有人說,孩子這種“哭”的毛病會越慣越壞,下次他會用“哭”來要挾家長。

其實,恰恰相反,當孩子的情緒能正常發洩出來,他的感受被“看見”了,他的情緒就會消失,他就能正確客觀的看待事物。他就不會愁腸百結,淚水漣漣了。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孩子的情緒需要表達,家長的情緒也需要表達。

一種良性的溝通不僅可以讓彼此更加了解,會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也會讓我們積壓在心底的情緒得到表達和釋放。

當我們把內心的狀態表達出來了,會發現自己視角變了,我們不再是一種鬱結不發的心態,也不再有挑剔懷疑的目光,我們可以真正的做到內心平和、穩定。

這個時候,即使外在的人、事、物沒有什麼變化,我們卻變得可以接納、可以包容了。

教育是件特別浩大的工程,如果事事都和孩子糾纏,事事都對孩子進行教育,不僅會把自己累死,孩子還不會買賬。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見。

最好的教育就是透過你的心看見孩子的心,藉由你的生命看見孩子的生命,當生命與生命相遇了,愛就發生了,愛會開始在心之間自然而然的流動,喜悅而動人!

在這樣的喜悅中,孩子怎麼可能不成長為一個善良、美好的人呢?

所以,希望我們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訓教,靜下心來好好欣賞身邊這個年輕美好的生命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