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就像丁一的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想過孩子不是生來為他們不如意的人生買單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彌補自己曾經的情感缺失

也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過度參與到自己孩子的生活中,是因為曾經他們自己的父母是“完全不參與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美,所以他們暗自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缺少陪伴,然而卻往往又用力過猛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就的“直升機型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都是在一點一點毀掉孩子。因為,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處理,那麼孩子將會失去很多學習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及管理他們生活的機會。

反思——你是否也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 在遊樂場幫助孩子責罵插隊的大孩子;
  • 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完成他的每一份作業;
  • 替自己15歲的兒子回答醫生的問題;
  • 替孩子選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

那麼你要警惕了,你已經徘徊在直升機的邊緣!繼續下去,只會慢慢毀掉孩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大學裡青少年的抗壓能力普遍都比較低,抑鬱症、焦慮症高發,與“直升機型父母”脫不開關係。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就像丁一的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想過孩子不是生來為他們不如意的人生買單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彌補自己曾經的情感缺失

也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過度參與到自己孩子的生活中,是因為曾經他們自己的父母是“完全不參與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美,所以他們暗自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缺少陪伴,然而卻往往又用力過猛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就的“直升機型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都是在一點一點毀掉孩子。因為,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處理,那麼孩子將會失去很多學習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及管理他們生活的機會。

反思——你是否也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 在遊樂場幫助孩子責罵插隊的大孩子;
  • 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完成他的每一份作業;
  • 替自己15歲的兒子回答醫生的問題;
  • 替孩子選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

那麼你要警惕了,你已經徘徊在直升機的邊緣!繼續下去,只會慢慢毀掉孩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大學裡青少年的抗壓能力普遍都比較低,抑鬱症、焦慮症高發,與“直升機型父母”脫不開關係。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父母之前都替孩子處理了所有問題,而大學後卻不能在孩子身邊。這些孩子以前沒有處理過的問題在大學爆發,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做不好,自然就會感到挫敗、鬱悶,時間一長,就會演變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其實,當你決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你就是在默默告訴孩子,即使他將要成為一名大學生了,你還是不相信他自己可以做好。

雖然不應該完全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哪所學校,但是至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網上查一查,有條件可以學校看一看,問問大學的招生諮詢辦公室等等,他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由父母全盤決定。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自信、墮落、抑鬱和焦慮等。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就像丁一的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想過孩子不是生來為他們不如意的人生買單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彌補自己曾經的情感缺失

也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過度參與到自己孩子的生活中,是因為曾經他們自己的父母是“完全不參與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美,所以他們暗自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缺少陪伴,然而卻往往又用力過猛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就的“直升機型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都是在一點一點毀掉孩子。因為,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處理,那麼孩子將會失去很多學習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及管理他們生活的機會。

反思——你是否也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 在遊樂場幫助孩子責罵插隊的大孩子;
  • 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完成他的每一份作業;
  • 替自己15歲的兒子回答醫生的問題;
  • 替孩子選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

那麼你要警惕了,你已經徘徊在直升機的邊緣!繼續下去,只會慢慢毀掉孩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大學裡青少年的抗壓能力普遍都比較低,抑鬱症、焦慮症高發,與“直升機型父母”脫不開關係。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父母之前都替孩子處理了所有問題,而大學後卻不能在孩子身邊。這些孩子以前沒有處理過的問題在大學爆發,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做不好,自然就會感到挫敗、鬱悶,時間一長,就會演變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其實,當你決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你就是在默默告訴孩子,即使他將要成為一名大學生了,你還是不相信他自己可以做好。

雖然不應該完全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哪所學校,但是至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網上查一查,有條件可以學校看一看,問問大學的招生諮詢辦公室等等,他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由父母全盤決定。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自信、墮落、抑鬱和焦慮等。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一項關於大學生沉迷網絡遊戲的研究指出,其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直升機型父母”。

大學要求這些年輕人能夠獨立,能夠順利地完成每門課程,能夠自己規劃好學業,更健康地成長,但是很遺憾,他們因為父母的過分干預,沒有發展出相應的自立、自律等能力,於是沉迷網絡遊戲就成了逃避現實壓力的手段。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一無所長地畢業了,毫無意外地面臨著找工作處處碰壁的結果,這時候父母又會心急如焚地埋怨孩子一事無成。

然而,在埋怨的時候,父母可有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父母知道,這些孩子在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時候甚至還有些洋洋自得,因為他們覺得“可以自己做決定!”,不用再被父母所控制了,是不是更追悔莫及?

行動——給孩子更多的獨立空間

如果能夠發現自己對孩子做得太多了,這是好事,任何時候發現錯誤並改正,都不晚。

首先認識到自己的偏離,然後慢慢後退一步,會很難,但是可以嘗試從小事先開始。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就像丁一的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想過孩子不是生來為他們不如意的人生買單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彌補自己曾經的情感缺失

也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過度參與到自己孩子的生活中,是因為曾經他們自己的父母是“完全不參與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美,所以他們暗自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缺少陪伴,然而卻往往又用力過猛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就的“直升機型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都是在一點一點毀掉孩子。因為,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處理,那麼孩子將會失去很多學習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及管理他們生活的機會。

反思——你是否也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 在遊樂場幫助孩子責罵插隊的大孩子;
  • 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完成他的每一份作業;
  • 替自己15歲的兒子回答醫生的問題;
  • 替孩子選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

那麼你要警惕了,你已經徘徊在直升機的邊緣!繼續下去,只會慢慢毀掉孩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大學裡青少年的抗壓能力普遍都比較低,抑鬱症、焦慮症高發,與“直升機型父母”脫不開關係。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父母之前都替孩子處理了所有問題,而大學後卻不能在孩子身邊。這些孩子以前沒有處理過的問題在大學爆發,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做不好,自然就會感到挫敗、鬱悶,時間一長,就會演變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其實,當你決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你就是在默默告訴孩子,即使他將要成為一名大學生了,你還是不相信他自己可以做好。

雖然不應該完全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哪所學校,但是至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網上查一查,有條件可以學校看一看,問問大學的招生諮詢辦公室等等,他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由父母全盤決定。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自信、墮落、抑鬱和焦慮等。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一項關於大學生沉迷網絡遊戲的研究指出,其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直升機型父母”。

大學要求這些年輕人能夠獨立,能夠順利地完成每門課程,能夠自己規劃好學業,更健康地成長,但是很遺憾,他們因為父母的過分干預,沒有發展出相應的自立、自律等能力,於是沉迷網絡遊戲就成了逃避現實壓力的手段。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一無所長地畢業了,毫無意外地面臨著找工作處處碰壁的結果,這時候父母又會心急如焚地埋怨孩子一事無成。

然而,在埋怨的時候,父母可有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父母知道,這些孩子在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時候甚至還有些洋洋自得,因為他們覺得“可以自己做決定!”,不用再被父母所控制了,是不是更追悔莫及?

行動——給孩子更多的獨立空間

如果能夠發現自己對孩子做得太多了,這是好事,任何時候發現錯誤並改正,都不晚。

首先認識到自己的偏離,然後慢慢後退一步,會很難,但是可以嘗試從小事先開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比如,你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完成家庭作業,而不是父母替他來把書拿出來,告訴孩子今天應該完成的是哪些。

父母可以解答孩子的疑問,但是解答完之後就走開,不要一直在旁邊盯著,告訴他還有哪些作業沒有做,孩子應該自己記清楚這些並安排好時間。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讓他自己去跟老師說明情況,這是必須的訓練,千萬不要心軟。

開始退後並對孩子放手,對於已經形成過度參與的父母來說,將會異常艱難。但是,請牢記,一直沒有學會走路的孩子永遠不會知道跑步是多麼美妙。

剛開始,父母可能會有一種失去控制的挫敗感,但是,當你看到孩子在沒有你的監督下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也能選擇出最理想的高校時,這種挫敗感很快就會被滿足感代替。

父母的過度參與減少了,直升機的陰影也逐漸消失了,孩子逐漸知道自己每天該做什麼,他們也會因此而感到滿足和快樂。

"

熱播劇《小歡喜》前兩天剛剛大結局了,劇中的每位主角都引起了一輪又一輪廣泛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現實了!

而我在大結局的時候,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一點小歡喜,卻是丁一和英子兩個孩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兩個無比懂事且成績優異的孩子,結局並沒有很歡喜。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丁一從小家境清寒,父母靠著擺攤兒供他讀書,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丁一也很懂事,從小成績優異,最後不負眾望,考入清華,並且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更實用、能賺錢的金融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地質。

儘管如此,他也曾經選擇自殺,還在牆上寫下“我恨!”

英子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離異,英子與母親一起生活。單親媽媽的不易,英子都看在眼裡。她知道她是母親的全部希望,所以她會在與媽媽鬧不愉快的時候,早早起床為媽媽做愛心早餐;她會在考第二名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跟媽媽保證,我下次一定考好。

最終,英子得了抑鬱症,差點去跳海。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丁一、英子這樣的孩子。他們也由於源自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經受著抑鬱症、焦慮症的折磨,他們可能像丁一、英子一樣優秀,也可能表現得自暴自棄、沉淪墮落,但是無一例外,他們沒有自救的能力。

而本應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父母,卻正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還能怎麼辦呢?

丁一的選擇,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他完全沒有了自我,活得太痛苦;

英子的抑鬱,是因為母親宋倩方方面面的控制和情感綁架,不堪忍受卻又無處可逃。在他們父母的眼中,孩子既不是獨立的個體,也無法自己做好事情,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由他們來掌控全局。

直升機型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通過多年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如果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催生孩子心中的焦慮,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傾向更大,雖然他們都成績優異,上了大學,但是情感卻是殘疾的。

心理學將這種過度參與型的父母稱之為“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又叫微觀管理型父母,是指那些控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每個細節,從而給家庭投下黑暗的陰影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不停地在孩子上空盤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直升機型父母”呢?

  • 過度的緊張和焦慮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和保護,孩子就可能做不好、走彎路或者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精心安排孩子生活的每個細節,從孩子吃什麼、在遊樂場玩什麼,到孩子和誰交朋友等等,事無鉅細。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正如英子的媽媽宋倩。宋倩的生活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喬英子弄吃的,另一件是給喬英子做試卷。她對英子從生活到學習沒有不管的,事無鉅細,算無遺策。甚至達到了“為了你,我朋友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了自我!”的程度。

這樣微觀管理的風險顯而易見——英子得了抑鬱症。研究表明,被焦慮的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他們揮霍無度、學習成績差、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都會比他人更高。

  •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代品

還有一類父母,之所以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通過孩子重新度過自己的年少青春,以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

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成功,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孩子實現或者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就像丁一的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想過孩子不是生來為他們不如意的人生買單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彌補自己曾經的情感缺失

也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過度參與到自己孩子的生活中,是因為曾經他們自己的父母是“完全不參與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美,所以他們暗自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缺少陪伴,然而卻往往又用力過猛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就的“直升機型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都是在一點一點毀掉孩子。因為,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處理,那麼孩子將會失去很多學習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及管理他們生活的機會。

反思——你是否也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 在遊樂場幫助孩子責罵插隊的大孩子;
  • 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完成他的每一份作業;
  • 替自己15歲的兒子回答醫生的問題;
  • 替孩子選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

那麼你要警惕了,你已經徘徊在直升機的邊緣!繼續下去,只會慢慢毀掉孩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大學裡青少年的抗壓能力普遍都比較低,抑鬱症、焦慮症高發,與“直升機型父母”脫不開關係。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父母之前都替孩子處理了所有問題,而大學後卻不能在孩子身邊。這些孩子以前沒有處理過的問題在大學爆發,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做不好,自然就會感到挫敗、鬱悶,時間一長,就會演變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其實,當你決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你就是在默默告訴孩子,即使他將要成為一名大學生了,你還是不相信他自己可以做好。

雖然不應該完全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哪所學校,但是至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網上查一查,有條件可以學校看一看,問問大學的招生諮詢辦公室等等,他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由父母全盤決定。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自信、墮落、抑鬱和焦慮等。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一項關於大學生沉迷網絡遊戲的研究指出,其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直升機型父母”。

大學要求這些年輕人能夠獨立,能夠順利地完成每門課程,能夠自己規劃好學業,更健康地成長,但是很遺憾,他們因為父母的過分干預,沒有發展出相應的自立、自律等能力,於是沉迷網絡遊戲就成了逃避現實壓力的手段。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一無所長地畢業了,毫無意外地面臨著找工作處處碰壁的結果,這時候父母又會心急如焚地埋怨孩子一事無成。

然而,在埋怨的時候,父母可有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給孩子投下太多陰影?

如果父母知道,這些孩子在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時候甚至還有些洋洋自得,因為他們覺得“可以自己做決定!”,不用再被父母所控制了,是不是更追悔莫及?

行動——給孩子更多的獨立空間

如果能夠發現自己對孩子做得太多了,這是好事,任何時候發現錯誤並改正,都不晚。

首先認識到自己的偏離,然後慢慢後退一步,會很難,但是可以嘗試從小事先開始。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比如,你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完成家庭作業,而不是父母替他來把書拿出來,告訴孩子今天應該完成的是哪些。

父母可以解答孩子的疑問,但是解答完之後就走開,不要一直在旁邊盯著,告訴他還有哪些作業沒有做,孩子應該自己記清楚這些並安排好時間。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讓他自己去跟老師說明情況,這是必須的訓練,千萬不要心軟。

開始退後並對孩子放手,對於已經形成過度參與的父母來說,將會異常艱難。但是,請牢記,一直沒有學會走路的孩子永遠不會知道跑步是多麼美妙。

剛開始,父母可能會有一種失去控制的挫敗感,但是,當你看到孩子在沒有你的監督下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也能選擇出最理想的高校時,這種挫敗感很快就會被滿足感代替。

父母的過度參與減少了,直升機的陰影也逐漸消失了,孩子逐漸知道自己每天該做什麼,他們也會因此而感到滿足和快樂。

你越關心,孩子越焦慮、抑鬱!聰明的父母都用這兩招,簡單有效

試圖控制孩子各個方面的“直升機型父母”,基本上都會使孩子“精神癱瘓”,這些孩子更容易抑鬱、焦慮或者放縱自己,正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都是“為孩子做”,“幫孩子做”。

正如丁一和英子的青春期­­——小歡喜無幾,徒留一生悲。

父母應當反思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過度參與,然後慢慢開始放手,做到這兩件事,就可以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別讓自己的孩子也活在直升機的陰影下,他們應該沐浴在大好的陽光下,成長為更自信、更獨立的人,享受更美好、充實的人生!

“不是你為孩子做事情,而是你教會他們自己做事情,才能使他們成為成功的人。”——美國作家安·蘭德斯(Ann Landers)

我是森蘭姐姐,從事教育行業,和大家一起分享教育知識、育兒經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